一种压滤机上用于移动板框的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9201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滤机上用于移动板框的机械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滤机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滤机上用于移动板框的机械手。



背景技术:

压滤机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冶金、染料、食品、酿造、陶瓷以及环保等行业。压滤机是一种间歇性的过滤设备,在过滤完成后,需要将滤板拉开并将滤板中间的固体物料卸下,才能进行下次过滤。为了节省人力、提高效率,所以用机械拉板代替了人工拉板,即电动机带动拉板机械手在导轨上移动进行拉板,现有的拉板机械手种类很多,样式也比较繁杂。

授权公告号为CN204582653U的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压滤机用拉板机械手载体,该机械手载体包括主架、加固钢板和滑动钢板,主架是由聚丙烯塑料注塑成的,主架中央设有开口向左的凹槽,凹槽的底面上设有链条连接板,加固钢板设置在链条连接板的侧面,链条连接板与加固钢板的两端均设有半径相同的同轴通孔,同轴通孔用于安装链条,滑动钢板有两块,两块滑动钢板设置在凹槽的上表面,加固钢板和滑动钢板是与主架一桶注塑成型的,主架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连接孔。该机械手载体可以提高拉板机械手的运行稳定性,防止链条被滤液腐蚀。

授权公告号为CN203899229U的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拉板机械手,该机械手包括下端面中间设有开口的C型导轨和安装在C型导轨上的拉板支座。拉板支座下端为带开口的C型架,C型架内设置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上滑轮组位于C型导轨上端面,下滑轮组位于C型导轨下端面;C型架下端设置限位板,限位板位于C型导轨开口内,限位板两端连接活动链条;拉板支座上端设置取板手和推扳手,取板手和推扳手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安装在拉板支座的轴座上且嵌入扭簧,取板手和推扳手另一端位置等高且位置相对;取板手后侧设置退位销。该机械手能够避免工作环境内各种粉尘和废液的污染,同时保证机构的稳定性。

授权公告号为CN202497749U的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压滤机拉板机械手,该机械手包括机械主板及机械手安装底座,机械手安装底座呈凹槽形,内腔的底部设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上方安装有滚轮滑行装置,滚轮滑行装置的底端卡于链条上,且导论卡于链条运行槽的槽板上随链条移动,机械主板固定于机械手安装底座的上方,并与机械手安装座内腔的开口相对;机械主板与机械手安装底座相对的主板面上左右部位分别设有拉爪及挡爪,且拉爪与挡爪间距分布在同一轴线上,并由拉伸弹簧将拉爪与挡爪连接,挂爪位于拉爪右侧的下方,挂爪与拉爪的弯折顶部相匹配。该机械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置部件较多,动作繁琐、稳定性不高的问题,该机械手通用性好,降低了生产成本。

上述装置虽然能够机械手提高运行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但机械手的运行流畅性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滤机上用于移动板框的机械手,该装置能够实现机械手的收合和复位,避免了传统复位结构复位不流畅、易损坏机械手的问题,提高机械手的运行流畅性。

一种压滤机上用于移动板框的机械手,包括与压滤机滑轨相配合的基座以及固定在基座上的拨爪和挡爪,所述拨爪和挡爪分别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与基座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均套设有驱使拨爪和挡爪回复的扭簧,所述第一转轴为D型轴,所述拨爪的一侧设有阻止拨爪回复的制动板,所述制动板穿套在第一转轴的一端,其上设有与第一转轴相配合的通孔以及与所述通孔连通沿基座滑行方向设置的槽口,所述槽口的宽度介于D型轴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之间。

在拨爪的收合过程中,扭簧带动D型轴旋转,D型轴由通孔进入槽口内,实现拨爪的收合和固定。优选地,所述制动板背离所述通孔的一端具有作为推动部的折边,用于与压滤机滑轨上的撞块接触,推动制动板的移动。

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有固定拨爪和挡爪的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固定转轴的轴座,基板靠近制动板一侧设有作为轴座的翻边,用于固定转轴,并为制动板提供支撑平面。

优选地,所述翻边上固定有水平穿过槽口并与槽口相配合的限位杆,使转轴在槽口内的移动处于水平状态,利于拨爪复位的顺畅性。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轴与轴座之间设有轴承,利于第二转轴的旋转,降低摩擦阻力。

为了使基座不会两侧晃动,能够沿运行方向在压滤机滑轨上稳定运行;优选地,所述基座为横截面呈长方形的型材,型材内腔底面设有竖直的导向板。

避开固定滑轨的固定部件,优选地,所述型材的内侧设有避让槽。

优选地,所述型材的内腔顶面设有垫板,减小底座与滑轨之间、固定螺栓与滑轨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机械手的运行流畅性。

优选地,所述型材的两端设有阻挡垫板的挡板,防止垫板从型材两侧滑出,进一步固定垫板。

本实用新型机械手通过在拨爪一侧设置制动板,将第一转轴设置为D型轴,使得机械手的运行能够更加流畅,实现了机械手的快速收合和复位,避免了传统复位结构复位不流畅、易损坏机械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械手在压滤机滑轨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械手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压滤机上用于移动板框的机械手,包括:基座1以及固定在基座1上的拨爪2和挡爪3。

其中,基座1由基板4和底座6组成;底座6为横截面呈长方形的型材,用于与压滤机滑轨5进行配合;底座6的内腔顶面设有尼龙垫板7,减小底座6与滑轨5之间的摩擦力;底座6的内腔底面设有竖直向上的导向板8,导向板8卡扣于压滤机滑轨5的凹槽内,使底座6不会两侧晃动,能够沿运行方向在压滤机滑轨5上稳定运行。底座6靠近压滤机滑轨5基部的内侧设有避让槽9,可避开用于固定滑轨的固定部件,以确保底座6顺利运行,进而保障机械手的通常运行。

基板4和底座6的两端均开有相互连通的固定孔10,每一端开有两个固定孔,用于固定螺栓11的安装;与此同时通过固定孔10,基板4的两端还安装有挡板12,挡板12上也开有与基板4和底座6的固定孔10连通的小孔;挡板12用于进一步固定基板4和底座6,并且用于阻挡垫板7,实现垫板7的固定。垫板7的设置能够防止固定螺栓11与滑轨5摩擦,影响机械手的运行流畅性。

基板4用于固定拨爪2和挡爪3,其上设有轴座;拨爪2通过第一转轴13与基板4上的第一轴座14转动连接,而挡爪3通过第二转轴15与基板4上的第二轴座16转动连接。第一转轴13和第二转轴15上均套设有驱使拨爪2和挡爪3回复的第一扭簧17和第二扭簧18。第二转轴15与第二轴座16之间设有轴承26,利于第二转轴15的旋转,降低摩擦阻力。

为了便于第一转轴13和第二转轴15的固定,基板的一侧设有作为轴座的翻边19,翻边19上开有通孔20,通孔20与扭簧和另一轴座固定边上的通孔连通,用于分别穿套第一转轴13和第二转轴15。

第一转轴13为D型轴,在拨爪2的一侧设有阻止拨爪回复的制动板21,制动板21上设有与第一转轴相配合的通孔22以及与所述通孔连通沿基座滑行方向设置的槽口23,所述槽口的宽度介于D型轴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之间。制动板21背离通孔22的一端具有作为推动部的折边24。制动板21通过通孔22穿套在第一转轴13的一端,穿过翻边19上的通孔20与第二轴座16以及第二扭簧18连通;且在翻边19上固定有水平穿过槽口23并与槽口23相配合的限位杆25。

如图2所示,拨爪2贴近基板4一侧的底部开有用于放置第一扭簧17的凹槽26,顶部有与压滤机手柄接触的接触面27;另一侧呈弧状,便于拨爪2顺利穿过压滤机手柄的底部。挡爪3贴近基板4一侧的底部也开有用于放置第二扭簧18的凹槽,顶部有抵挡压滤机手柄挡面;另一侧呈弯折状,顶部水平,便于挡爪3顺利穿过压滤机手柄的底部。

上述压滤机上用于移动板框的机械手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压滤机完成压滤过程后,采用机械手沿滑轨拉动压滤机滤板的手柄。

首先,机械手前进至手柄处,并从手柄的下方穿过,在此过程中,手柄底部与拨爪背离基板的侧面接触,拨爪受力后通过扭簧向下弯曲,并在完全通过手柄后再通过扭簧恢复,此时挡爪的挡面与手柄接触,阻止了机械手的运行。在电机或者液压系统的控制下,机械手按原路返回,将滤板拉至压紧板处,滤板之间的泥饼在滤板后退过程中掉落。

然后,机械手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将压滤机所有滤板的手柄全部移动至压紧板处。

最后,移动完所有手柄后,机械手仍继续前行至滑轨顶端,滑轨顶端处设有压杆和撞块, 在机械手拨爪刚位于压杆下方时,机械手制动板的折边正好与撞块接触,在机械手继续前进过程中,拨爪受压杆作用,通过扭簧向下弯曲,在扭簧扭动过程中,D型轴也随着转动,与此同时,撞块与折边接触过程中会将制动板向转轴方向推进,使得D型轴进入制动板槽口内,进而使拨爪与基板贴近并进行定位,无法恢复与基板垂直的状态,保证机械手能够顺利穿过所有手柄下方,回到滑轨的另一端。

而在滑轨的另一端,设有拨片,机械手在经过拨片时,制动板的折边与拨片接触,使得制动板沿远离转轴的方向移动,此时,位于槽口内的D型轴也逐渐进入制动板的通孔内,拨爪得以恢复初始的与基板垂直的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