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割平台除尘器滤筒快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3020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割平台除尘器滤筒快装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割平台除尘器滤筒快装机构。



背景技术:

空气等离子切割不仅具有切割速度高,耗电少,热变形小,使用和维护简单等优点,而且使用空气作为切割气体,极易获得,因而在小型企业和个体企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使用等离子切割时产生的烟尘量大大超过了国家允许的标准,严重影响操作者和周围人员的健康。针对这一情况,对一些切割量较大且切割地点固定的场合,提出了局部抽风和全面换气的方法来减少或消除等离子切割产生的烟尘。切割平台除尘器中的滤筒体积和重量均较大,滤筒与除尘器隔板之间常用的安装方式包括螺栓安装和卡盘安装,其中卡盘安装的卡爪具体可设置在滤筒的开口顶端或开口凸环外缘,螺栓安装方式稳定性好,但需要配合设置滤筒支承装置,以保证滤筒安装到预定位置上;卡盘安装的结构稳定性差,安装过程比较快捷方便。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滤筒安装机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且安装过程快捷方便的切割平台除尘器滤筒快装机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切割平台除尘器滤筒快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对称或并排设置的快装单元,快装单元包括轴件、两托块、驱动手柄和限位块,轴件的两端部芯轴段横截面为圆形,托块的顶端凹槽与端部芯轴段相配合,两端部芯轴段之间的支承段用于与滤筒开口端外缘凸环的底面相贴合,支承段的横截面为凸轮状,所述限位块配合设置在轴件的至少一侧,驱动手柄与轴件的一端连接。

为了避免驱动手柄与轴件间的安装繁琐,同时便于安装滤筒时受力稳定,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驱动手柄与轴件之间为一体连接或可拆卸式连接。

为了简化驱动手柄与轴件之间的配合可拆卸式连接结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轴件的驱动端设置有棱柱配合段,驱动手柄上设置有棱柱状的通孔,所述棱柱配合段与通孔相配合。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轴件的支承段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或为端角圆滑过渡的三角形。椭圆形的中心点至长轴端点之间的距离较长,同样的,端角圆滑过渡的三角形的中心点至端角顶端的距离较长,因此可使驱动装置带动滤筒运动的行程较长,避免安装行程短影响滤筒开口端密封环与除尘器之间密封连接的效果。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为,轴件由相平行的中心圆钢和偏心圆钢段固定连接而成,中心圆钢突出于偏心圆钢段的两端为端部芯轴段。中心圆钢和偏心圆钢段组合成轴件的支承段,以中心圆钢为中心轴转动,偏心圆钢段的顶端与滤筒安装隔板之间的间距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该切割平台除尘器滤筒快装机构结构合理简单,制作成本低,通过两端的端部芯轴段手动旋转,改变支承段顶面与除尘器净气室和含尘室之间的隔板之间的距离,利用凸轮结构,可使滤芯与除尘器之间的安装结构操作方便,滤筒夹紧安装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切割平台除尘器滤筒快装机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切割平台除尘器滤筒快装机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滤筒快装机构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例3中快装机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中快装机构死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中快装机构过死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件;1-1、端部芯轴段;1-2、支承段;1-3、棱柱配合段;11、中心圆钢;12、偏心圆钢段;2、托块;3、驱动手柄;4、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切割平台除尘器滤筒快装机构,包括两对称或并排设置的快装单元,快装单元包括轴件1、两托块2、驱动手柄3和限位块4,轴件1的两端部芯轴段1-1横截面为圆形,托块2的顶端凹槽与端部芯轴段1-1相配合,两端部芯轴段1-1之间的支承段1-2用于与滤筒开口端外缘凸环的底面相贴合,支承段1-2的横截面为凸轮状,限位块4配合设置在轴件1的至少一侧,驱动手柄3与轴件1的一端连接。

驱动手柄3与轴件1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实施例1可拆卸式连接的方式为在端部芯轴段设置通孔,驱动手柄的一端与通孔相配合。

轴件1的驱动端设置有棱柱配合段1-3,驱动手柄3上设置有棱柱状的通孔,棱柱配合段1-3与通孔相配合。

实施例1中,轴件1的支承段1-2横截面为椭圆形。椭圆形的中心点至长轴端点之间的距离较长且表面平滑,可减少旋转轴件所需克服的托块与端部芯轴段之间的动摩擦力,使夹紧操作更省力。

实施例2

如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轴件1的支承段1-2横截面为端角圆滑过渡的三角形。同样的,端角圆滑过渡的三角形的中心点至端角顶端的距离较长,因此可使驱动装置带动滤筒运动的行程较长,与滤筒开口端一定高度的密封环相适应。

实施例3

如图4至图6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轴件1由相平行的中心圆钢11和偏心圆钢段12固定连接而成,中心圆钢11突出于偏心圆钢段12的两端为端部芯轴段。驱动手柄3与中心圆钢11的驱动端连接。

实施例1-3中的托块和限位件均与除尘器的内表面或除尘器内的支架固定连接。

图1和图2中,滤芯快装机构与均处于过死点位置。

安装滤筒前,旋转驱动手柄使支承段与隔板的间距达最大值,将滤筒平推送入箱体中,旋转驱动手柄,使支承段与隔板的间距达最小值,此时支承段与滤筒开口端外缘安装环的接触线为死点位置,此时滤芯顶端的密封环处于压紧状态,沿与上述相同的旋转方向小角度旋转驱动手柄,使支承段的外缘与限位件相贴合,此时支承段与隔板的间距略大于上述最小值,支承段与滤筒开口端外缘的安装环的接触线为过死点位置。隔板与密封胶条之间的摩擦力、轴件与定位块之间的摩擦力、轴件自重、滤筒自重等因素决定了风机运行箱体振动条件下滤筒连接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