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框压滤机拉板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7219阅读:67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框压滤机拉板小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框压滤机拉板小车。



背景技术:

拉板小车是压滤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其安装在压滤机主梁两侧导轨上,用于将滤板逐次拉开,卸除滤板中的滤饼。现有压滤机在实际使用时因单组带滑轮支撑座,移动运行时易重心不稳发生偏摆、脱钩等现象,且销轴尺寸偏小,机械强度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断轴现象频繁发生,每天累计故障次数有将近十次,且维修工时较长,每次维修时间约1.5小时,每批次卸泥时间也增加一倍以上,严重影响生产连续性及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框压滤机拉板小车,以克服上述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板框压滤机拉板小车,包括拉板小车主体支架,拉板小车主体支架的两侧板设有两组带滑轮9的支撑座,两侧板上从中间往两端均依次设有链条固定轴孔7、导向腰形孔和固定销孔,两侧板之间设有两个轴套8,轴套8套在链条固定轴上。

所述导向腰形孔包括推动钩导向腰形孔3和倒钩器导向腰形孔5,所述固定销孔包括推动钩固定销孔4和倒钩器固定销孔6。

所述拉板小车主体支架还包括嵌入式架在两侧板上的横板。

所述两组带滑轮的支撑座分为推动钩导向腰形孔下方的第一支撑座1和倒钩器导向腰形孔下方的第二支撑座2,第一支撑座1为倒立的瓶颈形,第二支撑座2为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增强稳定性,有效改善拉板小车移动运行时易发生偏摆、脱钩等现象,大大减少了故障发生的概率和设备维修工时,由原来的日均十次维修量到改造后可数个月内没有维修记录;2、可有效缩短每批次的卸料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底朝上)。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第一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3-推动钩导向腰形孔,4-推动钩固定销孔,5-倒钩器导向腰形孔,6-倒钩器固定销孔,7-链条固定轴孔,8-轴套,9-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框压滤机拉板小车包括拉板小车主体支架,拉板小车主体支架的两侧板设有两组带滑轮9的支撑座,增强稳定性,有效改善板框压滤机拉板小车运行支撑点不够,移动运行时易发生偏摆、脱钩等现象,两支撑座同高,静止时与地面或压滤机导轨平行。

两侧板上从中间往两端均依次设有链条固定轴孔7、导向腰形孔和固定销孔,两侧板之间设有两个轴套8,轴套8套在链条固定轴上。轴套8的内径为9mm,外径为13mm,保护拉板小车与链条固定的长销轴,减少长销轴的频繁断裂。

所述导向腰形孔包括推动钩导向腰形孔3和倒钩器导向腰形孔5,所述固定销孔包括推动钩固定销孔4和倒钩器固定销孔6。推动钩固定销孔4和倒钩器固定销孔6直径均为12mm。

所述拉板小车主体支架还包括嵌入式架在两侧板上的横板。

所述两组带滑轮的支撑座分为推动钩导向腰形孔下方的第一支撑座1和倒钩器导向腰形孔下方的第二支撑座2,第一支撑座1为倒立的瓶颈形,减轻小车重量的的同时,方便链条和轴套的拆装,第二支撑座2为三角形,增强小车在运行时推拉滤片所需的支撑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