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过滤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733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再生领域,具体涉及润滑油过滤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润滑系统渗漏、密封不严、油液长期处于热负荷、开放式储油等原因空气中的水分、气体渗入油液中,导致润滑油中含水、含气体。由于润滑系统渗漏,空气中的颗粒尘埃进入或系统磨损粉尘脱落、润滑油液长期在高温、含水下工作必然导致部份油液裂解变质析出胶状物质。

润滑油液中含水、含气、含杂质会使油液迅速氧化变质生成酸性物质,腐蚀金属接触面;油液中添加剂沉淀失效,油液润滑膜厚度减小,机械接触面磨损加剧;油液润滑、冷却、流动性能降低,加速金属表面疲劳;低温下形成的冰晶使元件阻塞;用油系统响应缓慢并伴有不规则动作,传导性能降低;使输油泵及动力设备气蚀而损坏。因此,对润滑油进行过滤是十分必要的。

申请号为CN201410394943.7,名称为润滑油过滤系统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润滑油过滤系统,用于过滤并产生高清洁润滑油,其通过综合考量其过滤装置中润滑油滤芯的纳污量、击穿压差和过滤面积作为其滤材选型的标准,以使所述润滑油滤芯的进出流量的递减范围控制在5%-60%,减少了润滑油在进行过滤时其速度的损失,使润滑油滤芯的过滤效果及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

上述现有技术无法有效除去除去润滑油中的灰分,机油中的灰分会致使润滑油性能下降,因此低灰分对润滑油的研究和配比便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润滑油过滤分离装置,实现了既能够对润滑油进行过滤,又能够除去润滑油中灰分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润滑油过滤分离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储油罐、油泵、过滤装置和后储油罐,其特征在于:在过滤装置和后储油罐两者之间连接有灰分处理装置;所述灰分处理装置包括离心池和吸附池;所述离心池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旋转罐和收集罐,旋转罐沿着纵向设置的中心轴为中心360°旋转;所述中心轴上凹凸不平;收集罐的底部靠近中心轴处设置通管连接吸附池;所述吸附持池的内部四壁和底部均设置有加热装置,顶部设置有上下起伏的加压塞;加压塞的表面设置有大孔树脂板。

所述加压塞连接气缸。

所述中心轴上位于离心池的部分设置有搅拌桨。

所述搅拌桨为锚式。

所述加热装置为平行排列的电加热管。

所述前储油罐、油泵和过滤装置三者之间的连接管均为两层;最里层的连接管内部设置有多个圆环状的突起部。

所述旋转罐和收集罐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旋转罐的底面直径大于收集罐的底面直径且不超过收集罐底面直径的1/10。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有:

1、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灰分处理装置对润滑油中的灰分进行处理,减少润滑油中灰分的含量。润滑油经过过滤后进入旋转罐中旋转,通过离心力将润滑油中的部分灰分吸附在中心轴上,除去大部分灰分的润滑油进入到收集罐中,再通过收集罐中的通管进入吸附池中。在吸附池内进行加热,同时加压塞上下起伏进行加压,加热后润滑油中的灰分挥发,被加压塞上的大孔树脂板吸附。通过过滤装置除去了大部分的杂质,再通过两次灰分的处理和吸附,大大降低了润滑油中的灰分。大孔树脂板为板状的大孔树脂。

2、本实用新型的加压塞连接气缸,通过气缸给加压塞动力,让加压塞上下起伏对吸附池进行加压。

3、本实用新型的中心轴上有搅拌桨,在旋转的时候对润滑油进行混合,加快灰分的吸附。

4、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桨为锚式,增大了搅拌的接触面积,让更多的灰分被吸附。

5、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加热管进行加热,电加热管平行排列,受热均匀,防止热量不均有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局部温度太低不能蒸发灰分。

6、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管为两层,防止连接管破损。保证了体系的密封性。最里层的连接管内部设置的圆环状的突起部能够增大接触面姐,吸附灰分和杂质,而能够让润滑油顺利通过。

7、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罐和收集罐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相对应的中心轴为一个,这样防止旋转力度过大而造成收集罐的不稳定。

8、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罐底面直径大于收集罐的底面直径,太大会使旋转罐重心不稳,太小不能让润滑油充分的被旋转,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前储油罐,2、油泵,3、过滤装置,4、后储油罐, 7、吸附池,8、旋转罐,9、收集罐,10、中心轴,11、加热装置,12、加压塞,13、搅拌桨,14、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润滑油过滤分离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储油罐1、油泵2、过滤装置3和后储油罐4,其特征在于:在过滤装置3和后储油罐4两者之间连接有灰分处理装置;所述灰分处理装置包括离心池和吸附池7;所述离心池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旋转罐8和收集罐9,旋转罐8沿着纵向设置的中心轴10为中心360°旋转;所述中心轴10上凹凸不平;收集罐9的底部靠近中心轴10处设置通管连接吸附池7;所述吸附持池的内部四壁和底部均设置有加热装置11,顶部设置有上下起伏的加压塞12;加压塞12的表面设置有大孔树脂板。旋转罐8和收集罐9之间为一层滤布。

实施例2

润滑油过滤分离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储油罐1、油泵2、过滤装置3和后储油罐4,其特征在于:在过滤装置3和后储油罐4两者之间连接有灰分处理装置;所述灰分处理装置包括离心池和吸附池7;所述离心池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旋转罐8和收集罐9,旋转罐8沿着纵向设置的中心轴10为中心360°旋转;所述中心轴10上凹凸不平;收集罐9的底部靠近中心轴10处设置通管连接吸附池7;所述吸附持池的内部四壁和底部均设置有加热装置11,顶部设置有上下起伏的加压塞12;加压塞12的表面设置有大孔树脂板。

所述加压塞12连接气缸。

实施例3

润滑油过滤分离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储油罐1、油泵2、过滤装置3和后储油罐4,其特征在于:在过滤装置3和后储油罐4两者之间连接有灰分处理装置;所述灰分处理装置包括离心池和吸附池7;所述离心池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旋转罐8和收集罐9,旋转罐8沿着纵向设置的中心轴10为中心360°旋转;所述中心轴10上凹凸不平;收集罐9的底部靠近中心轴10处设置通管连接吸附池7;所述吸附持池的内部四壁和底部均设置有加热装置11,顶部设置有上下起伏的加压塞12;加压塞12的表面设置有大孔树脂板。

所述中心轴10上位于离心池的部分设置有搅拌桨13。

实施例4

润滑油过滤分离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储油罐1、油泵2、过滤装置3和后储油罐4,其特征在于:在过滤装置3和后储油罐4两者之间连接有灰分处理装置;所述灰分处理装置包括离心池和吸附池7;所述离心池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旋转罐8和收集罐9,旋转罐8沿着纵向设置的中心轴10为中心360°旋转;所述中心轴10上凹凸不平;收集罐9的底部靠近中心轴10处设置通管连接吸附池7;所述吸附持池的内部四壁和底部均设置有加热装置11,顶部设置有上下起伏的加压塞12;加压塞12的表面设置有大孔树脂板。

所述中心轴10上位于离心池的部分设置有搅拌桨13。

所述搅拌桨13为锚式。

实施例5

润滑油过滤分离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储油罐1、油泵2、过滤装置3和后储油罐4,其特征在于:在过滤装置3和后储油罐4两者之间连接有灰分处理装置;所述灰分处理装置包括离心池和吸附池7;所述离心池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旋转罐8和收集罐9,旋转罐8沿着纵向设置的中心轴10为中心360°旋转;所述中心轴10上凹凸不平;收集罐9的底部靠近中心轴10处设置通管连接吸附池7;所述吸附持池的内部四壁和底部均设置有加热装置11,顶部设置有上下起伏的加压塞12;加压塞12的表面设置有大孔树脂板。

所述加热装置11为平行排列的电加热管。

实施例6

润滑油过滤分离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储油罐1、油泵2、过滤装置3和后储油罐4,其特征在于:在过滤装置3和后储油罐4两者之间连接有灰分处理装置;所述灰分处理装置包括离心池和吸附池7;所述离心池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旋转罐8和收集罐9,旋转罐8沿着纵向设置的中心轴10为中心360°旋转;所述中心轴10上凹凸不平;收集罐9的底部靠近中心轴10处设置通管连接吸附池7;所述吸附持池的内部四壁和底部均设置有加热装置11,顶部设置有上下起伏的加压塞12;加压塞12的表面设置有大孔树脂板。

所述前储油罐1、油泵2和过滤装置3三者之间的连接管14均为两层;最里层的连接管14内部设置有多个圆环状的突起部。

实施例7

润滑油过滤分离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储油罐1、油泵2、过滤装置3和后储油罐4,其特征在于:在过滤装置3和后储油罐4两者之间连接有灰分处理装置;所述灰分处理装置包括离心池和吸附池7;所述离心池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旋转罐8和收集罐9,旋转罐8沿着纵向设置的中心轴10为中心360°旋转;所述中心轴10上凹凸不平;收集罐9的底部靠近中心轴10处设置通管连接吸附池7;所述吸附持池的内部四壁和底部均设置有加热装置11,顶部设置有上下起伏的加压塞12;加压塞12的表面设置有大孔树脂板。

所述旋转罐8和收集罐9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实施例8

润滑油过滤分离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储油罐1、油泵2、过滤装置3和后储油罐4,其特征在于:在过滤装置3和后储油罐4两者之间连接有灰分处理装置;所述灰分处理装置包括离心池和吸附池7;所述离心池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旋转罐8和收集罐9,旋转罐8沿着纵向设置的中心轴10为中心360°旋转;所述中心轴10上凹凸不平;收集罐9的底部靠近中心轴10处设置通管连接吸附池7;所述吸附持池的内部四壁和底部均设置有加热装置11,顶部设置有上下起伏的加压塞12;加压塞12的表面设置有大孔树脂板。

所述旋转罐8的底面直径大于收集罐9的底面直径且不超过收集罐9底面直径的1/10。

实施例9

润滑油过滤分离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储油罐1、油泵2、过滤装置3和后储油罐4,其特征在于:在过滤装置3和后储油罐4两者之间连接有灰分处理装置;所述灰分处理装置包括离心池和吸附池7;所述离心池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旋转罐8和收集罐9,旋转罐8沿着纵向设置的中心轴10为中心360°旋转;所述中心轴10上凹凸不平;收集罐9的底部靠近中心轴10处设置通管连接吸附池7;所述吸附持池的内部四壁和底部均设置有加热装置11,顶部设置有上下起伏的加压塞12;加压塞12的表面设置有大孔树脂板。

所述加压塞12连接气缸。

所述中心轴10上位于离心池的部分设置有搅拌桨13。

所述搅拌桨13为锚式。

所述加热装置11为平行排列的电加热管。

所述前储油罐1、油泵2和过滤装置3三者之间的连接管14均为两层;最里层的连接管14内部设置有多个圆环状的突起部。

所述旋转罐8和收集罐9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旋转罐8的底面直径大于收集罐9的底面直径且不超过收集罐9底面直径的1/1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