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液体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8735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液体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化工生产领域中悬浮剂、水乳剂、悬乳剂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由于这些产品是由固体或液体 的微小颗粒悬浮在水或有机溶剂中,因而是一个热力学不稳定体系,这些微小颗粒会以一定的速度往下沉降;如果物料存放在贮罐中,会造成一段时间后贮罐上部和下部的物料的各项理化指标会存在差异,12小时以后,上下含量可以相差2%,24小时后含量相差到5%,如果就这样进行灌装生产,会造成产品质量存在差异,导致产品不合格;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解决农药生产过程中因为存放造成的贮罐中上下部物料理化性质存在的差异,提供一种能够在灌装前将物料混合均匀,质量稳定的带搅拌装置的农药制剂贮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的液体出料装置。

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的液体出料装置,包括贮罐、设于贮罐内的搅拌器和设于贮罐底部的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转台、中空转轴和电机,所述出料转台位于贮罐内,所述中空转轴一端与出料转台内的出料管道相通连接,所述中空转轴另一端穿出贮罐底部后连接有放料管,所述电机位于贮罐底部下方的中空转轴一侧,所述电机通过驱动装置与中空转轴连接;

所述出料管道包括多个第一出料端、多个第二出料端,所述第一出料端与出料转台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出料端入料口延伸至出料转台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出料端与出料转台的轴线垂直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出料端的入料口延伸至出料转台的圆周侧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出料转台的圆周侧面上还间隔对称设有搅拌棒,所述搅拌棒沿出料转台圆周侧面水平方向向上斜置延伸;所述搅拌棒的上端面位于所述搅拌器的下方。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出料转台的轴线高度h最多为所述搅拌棒的垂直高度H的4/5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搅拌棒与所述出料转台圆周侧面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出料端入料口的下方。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提供一种高效的液体出料装置,液体搅拌过程中在涡旋力和重力的双重做用下进入出料管道通过中空转轴流入放料管,可以在悬浮剂、水乳剂、悬乳剂等热力学不稳定产品的灌装生产前,将物料充分混合均匀,从而使产品质量均匀稳定;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液体出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效的液体出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贮罐1、设于贮罐1内的搅拌器2和设于贮罐1底部的出料装置3,出料装置3包括出料转台4、中空转轴5和电机6,出料转台4位于贮罐1内,中空转轴5一端与出料转台4内的出料管道7相通连接,中空转轴5另一端穿出贮罐1底部后连接有放料管8,电机6位于贮罐1底部下方的中空转轴5一侧,电机6通过驱动装置与中空转轴5连接;出料管道7包括多个第一出料端9、多个第二出料端10,第一出料端9与出料转台4的轴线对称设置,第一出料端9入料口延伸至出料转台4的上端面;第二出料端10与出料转台4的轴线垂直对称设置,第二出料端10的入料口延伸至出料转台4的圆周侧面上;出料转台4的圆周侧面上还间隔对称设有搅拌棒11,搅拌棒11沿出料转台4圆周侧面水平方向向上斜置延伸;搅拌棒11的上端面位于搅拌器2的下方;出料转台4的轴线高度h为搅拌棒11的垂直高度H的4/5倍;搅拌棒11与出料转台4圆周侧面连接处位于第二出料端10入料口的下方。

液体在搅拌过程中在涡旋力和重力的双重做用下进入出料管道通过中空转轴流入放料管,可以在悬浮剂、水乳剂、悬乳剂等热力学不稳定产品的灌装生产前,将物料充分混合均匀,从而使产品质量均匀稳定;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有益效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