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8421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油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润滑油的制备中常用到的设备为反应釜,反应釜是化工厂常用的一种反应设备,传统的反应釜主要由反应釜罐体、设置于反应釜罐体中的加热装置以及设置于反应釜罐体中并通过电机带动其转动的搅拌轴组成,润滑油制备的传统方法大多为:将原料直接注入反应釜中,通过反应釜的加热装置加热和通过搅拌轴来搅拌反应物使其充分反应以获得所需要的物质。反应釜通过加热的方式实现长时间恒温保温,来促进反应的进行,当反应釜中的反应结束后,反应釜中还会有较高的温度,传统的处理方式基本上都是直接让反应釜冷却而未将这部分热能加以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能、高效的润滑油制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润滑油制备装置,它包括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预热罐、底部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反应釜以及冷却预热组件,所述预热罐的出料口与反应釜的进料口之间通过一带泵A的管道连通;

所述的冷却预热组件包括设于反应釜外壁面上的冷却夹套、设于预热罐外壁面上的预热保温夹套以及蓄水罐,所述的冷却夹套、预热保温夹套以及蓄水罐通过管道依次连通形成闭合回路,连接于冷却夹套与蓄水罐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泵B。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该润滑油制备装置将反应釜反应结束后的余热收集,用于对预热罐中的原料预加热,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时提高了反应效率,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节能、高效的优点。

2.该润滑油制备装置的冷却预热组件包括形成闭合回路的冷却夹套、预热保温夹套以及蓄水罐,它具有省水的优点。

3.反应釜釜壁的截面以及预热罐罐壁的截面均呈波浪形,增大了与冷却夹套、预热保温夹套的接触面积,加快了热交换速率。

4.预热罐包括带有搅拌桨的搅拌轴,能够使预热罐中的物料受热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预热罐、2反应釜、3泵A、4冷却夹套、5预热保温夹套、6蓄水罐、7泵B、8搅拌轴、9搅拌桨、10三通阀、11支流管、12补水口、13阀门、14加热线圈、15进水口A15、16出水口A、17进水口B、18出水口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要素:
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润滑油制备装置,它包括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预热罐1、底部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反应釜2以及冷却预热组件,所述预热罐1的出料口与反应釜2的进料口之间通过一带有泵的管道连通;

所述的冷却预热组件包括设于反应釜2外壁面上的冷却夹套4、设于预热罐1外壁面上的预热保温夹套5以及蓄水罐6,所述的冷却夹套4、预热保温夹套5以及蓄水罐6通过管道依次连通形成闭合回路,连接于冷却夹套4与蓄水罐6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泵B7。

所述的预热罐1包括预热罐1壳体以及设置预热罐1壳体内并通过电机控制转动的搅拌轴8,所述搅拌轴8上设有搅拌桨9。搅拌轴8的设置能够使预热罐1中的物料受热均匀。

所述的冷却预热组件还包括三通阀10和支流管11,所述支流管11的一端与连接于冷却夹套4和预热保温夹套5之间的管道连通,支流管11的另一端与蓄水罐6连通,所述三通阀10设在支流管11与管道的连接点处。当反应釜2中的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时,如果继续连续不断的对预热保温夹套5通水有可能会使得预热罐1中的物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又降温,而三通阀10和支流管11的设置可以使反应釜2继续降温,同时阻止水一直流入预热保温夹套5而使预热罐1降温。

如图1可知,反应釜2依靠位于反应釜2釜体中的加热线圈14加热,待反应结束后,通过水作为导热介质,将反应釜2中的余热充分利用,传导给预热罐1,让位于预热罐1中的原料先预加热,之后预热好的物料再注入反应釜2中进行加热反应。预热之后的物料反应更迅速更高效,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油制备装置能够提高反应的效率和能源利用率的优点。

所述冷却夹套4的底部和上部分别设有进水口A15和出水口A16,预热保温夹套5的底部和上部分别设有进水口B17和出水口B18,所述冷却夹套4的进水口A15和出水口A16分别与蓄水罐6和预热保温夹套5的进水口B17通过管道连通,预热保温夹套5的出水口B18与蓄水罐6通过管道连通。这种结构能够保证预热保温夹套5和冷却夹套4中的水保持下进上出的状态,让整个预热保温夹套5和冷却夹套4中能充满水。

所述蓄水罐6的底部设有补水口12,且补水口12处设有阀门13。因为该润滑油制备装置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冷却预热组件中的水会有一定的损耗,这时可以通过补水口12进行水的补给。

所述反应釜2上冷却夹套4覆盖区域的釜壁截面呈波浪形,冷却夹套4内壁截面的形状与反应釜2釜壁相匹配,即冷却夹套4内壁截面也呈波浪形;反应釜2釜壁以及冷却夹套4内壁的截面呈波浪形,增大了反应釜2釜壁与冷却夹套4内壁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冷热交换速度。

所述预热罐1上预热保温夹套5覆盖区域的罐壁截面呈波浪形,预热保温夹套5内壁截面的形状与预热罐1罐壁相匹配,即预热保温夹套5内壁截面也呈波浪形。预热罐1罐壁截面以及预热保温夹套5内壁截面呈波浪形,增大了预热罐1罐壁与预热保温夹套5内壁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冷热交换速度,大大提高了整套装置的工作效率。

该润滑油制备装置的使用方法大致如下:将事先准备好的原料经预热罐1的进料口注入预热罐1中搅拌混合,然后开启泵A3,将预热罐1中的物料泵入反应釜2中反应,关闭泵A3,同时给预热罐1进行原料补给;

当反应釜2中的反应结束后,开启泵B7并把三通阀10转向将冷却夹套4和预热保温夹套5连通的状态,让蓄水罐6中的水流经冷却夹套4、预热保温夹套5后重回蓄水罐6,形成一个水循环,将反应釜2反应结束后的余能通过水这种介质传导给预热罐1,给预热罐1中的物料预热,待反应釜2中的温度降低到大约40-45℃后,把三通阀10转向将冷却夹套4直接与蓄水罐6连通的状态,这样水不再经过预热保温夹套5中,让预热保温夹套5中的水温处于恒定状态,同时反应釜2继续冷却,当反应釜2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釜2中的物料经反应釜2的出料口放出,之后开启泵A3,将预热罐1中的预热好的物料泵入反应釜2中反应,由此循环往复的运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