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粒机制粒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0125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陶粒机制粒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粒造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粒机制粒设备。



背景技术:

陶粒,即陶质的颗粒。陶粒的外观特征大部分呈圆形或椭圆形球体,但也有一些仿碎石陶粒不是圆形或椭圆形球体,而呈不规则碎石状,陶粒形状因工艺不同而各异,它的表面是一层坚硬的外壳,这层外壳呈陶质或釉质,具有隔水保气作用,并且赋予陶粒较高的强度。现有的陶粒大多为粘土陶粒,要开采大量的农田土地,并且还要用火烧制,污染环境。而制粒过程多是经过破碎、配料、粉磨、制球、煅烧、冷却、筛分等多道工序制成,工序复杂,成本高,制粒过程慢,而且存在制粒不匀、容易粘结等多种多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陶粒制粒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陶粒机制粒设备,该设备结构设计简单,操作简便,工序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制粒均匀,制粒颗粒不粘结,制粒质量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陶粒机制粒设备,包括陶粒机、输送机一及输送机二,所述陶粒机包括电机、减速机、搅拌主轴、成型腔及接料斗,所述成型腔设置在减速机下端,接料斗设置在成型腔下端,电机通过联轴器一连接减速机输入轴,减速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二连接搅拌主轴,搅拌主轴伸入到成型腔内,在成型腔侧面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进料口与输送机一输出端对接,在成型腔底面设置有输出模具,所述搅拌主轴两端安装有轴承组件,轴承组件处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搅拌主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搅拌主轴下端伸入到输出模具内腔,在搅拌主轴下端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挤压器和切割刀片,所述搅拌轴下端即为搅拌轴出料端,在所述挤压器下端设置有孔,在切割刀片下端设置有挤出器,接料斗安装在挤出器下侧,所述输送机二输入端与接料斗输出端对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防止经挤出器挤出的颗粒之间相互粘结,进一步优选,接料斗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无底容器,接料斗大口端与成型腔下端用螺栓连接,在接料斗大口端的内侧边沿焊合一周细筛网,在细筛网上盛放有粉状物料。半成品在落入输送机二之前,被筛网落下的粉末包裹一层,可有效防止颗粒之间粘结。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进料斗为上端宽下端渐变收缩变窄的喇叭型进料斗,位于进料斗下端的出口端水平设置,且出口端伸入到成型腔底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机二与接料斗对应的输入端的两侧边设置有挡沿,设置挡沿在接料时阻挡物料洒落到别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成型腔内腔上部横向设置有轴承支撑板,所述搅拌主轴上端的轴承组件固定在轴承支撑板上,搅拌主轴下端的轴承组件固定在输出模具上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陶粒机经过搅拌叶片及切割刀片的双重配合,原料进入陶粒机后从条状到颗粒状一气呵成,整个工序衔接流畅,接料斗筛网的设计,可有效解决颗粒的粘结问题。该设备可取代传统的制粒方法,整体结构设计简单,操作简便,工序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制粒均匀,制粒颗粒不粘结,制粒质量高。相对于现有的烧制工艺,本实用新型采用工业废料,不需要烧制成型,既环保又废物利用。本实用新型比现有技术陶粒机简化了成型工艺过程,实现了在一个机体内同时多级连续挤压的工艺。不仅增大生产效率,还减少了各种设备和辅助设备的数量,缩小占用空间,降低能耗,减少投资和维护费用,给用户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另外,整体设计造型美观、结构紧凑,易损件少,维修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陶粒机制粒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陶粒机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电机,2为减速机支架,3为联轴器一,4为减速机,5为减速机支撑板;6为联轴器二,7为进料斗,8为搅拌主轴,9为下支架,10为成型腔;11为切割刀片,12为输出模具,13为下支撑板,14为轴承一,15为密封垫;16为轴承室,17为轴承支撑板,18为轴承二,19为轴承盖,20为输送机一,21为接料斗,22为输送机二,23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陶粒机制粒设备,参见图1,包括陶粒机、输送机一20及输送机二22,陶粒机包括电机1、减速机4、搅拌主轴8、成型腔10及接料斗21,成型腔10设置在减速机下端,接料斗21设置在成型腔10下端,电机通过联轴器一连接减速机4输入轴,带动减速机4,减速机4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二6连接搅拌主轴8,搅拌主轴8伸入到成型腔10内,在成型腔侧面设置有进料斗7,所述进料斗的进料口与输送机一输出端对接,为方便进料、出料,进料斗为上端宽下端渐变收缩变窄的喇叭型进料口,位于进料斗下端的出口端水平设置,且出口端伸入到成型腔内腔。进料时,由于是喇叭口,原料不容易撒出,越往下口越小,在重力作用下,原料集中下落,不容易堵料,而出口端水平设置且伸入到成型腔内腔,保证了原料进入成型腔的端口为封闭式结构,送料时不会出现漏料、撒料问题,同时也保证了成型腔的整体密封性。

在成型腔底部设置有输出模具12,搅拌主轴两端安装有轴承,并在轴承处设置有密封垫,搅拌主轴下端伸入到输出模具内腔,具体的:在成型腔内腔上部横向设置有轴承支撑板17,搅拌主轴上端的轴承组件(轴承室16、轴承二18、轴承盖19)固定在轴承支撑板17上,搅拌主轴下端的轴承一14固定在输出模具上壁。搅拌主轴8上设置有螺旋叶片,在搅拌主轴下端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挤压器和切割刀片11,搅拌轴下端即为搅拌轴出料端,在所述挤压器下端设置有孔,在切割刀片下端设置有挤出器,接料斗21安装在挤出器下侧,输送机二输入端与接料斗21输出端对接。为便于接料,所述接料斗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无底容器,接料斗大口端与成型腔下端用螺栓连接,在输送机二输入端的两侧边设置有挡沿,设置挡沿在接料时可有效阻挡物料洒落到别处。

实施例2:陶粒机制粒设备,本实施例内容与实施例1内容基本相同,相同部分内容不再重述,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为了防止经挤出器挤出的颗粒之间相互粘结,本实施例中接料斗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无底容器,接料斗大口端与成型腔下端用螺栓连接,在接料斗大口端的内侧边沿焊合一周细筛网,在细筛网上盛放细的粉状物料。细的粉状物料为干的挤压成型前的物料,挤出的陶粒胚料在下落的过程中,筛网将细料落下,遇胚料后,将胚料裹上细料,即半成品(陶粒胚料)在落入输送机二之前,被筛网落下的粉末包裹一层,可有效防止颗粒之间粘结。

上述实施例工作过程如下:陶粒机工作过程为:搅拌好的物料由输送机一送入进料斗,进入成型腔内,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减速机入轴,经减速机减速后,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搅拌主轴,搅拌主轴螺旋叶片通过旋转对物料挤压,经挤压器挤出,切割刀片随主轴旋转将挤出的条状物料切割成颗粒状的半成品,挤出器的下方安装有带筛网的接料斗,筛网设有储料斗,储料斗内装有粉状的原材料,半成品在落入输送机二之前,被筛网落下的粉末包裹一层,以防止颗粒之间粘结,最后由输送机二送入下一道工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