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混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927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气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一气体穿过而溶解于一液体中的溶解气体膜;

一气体溶解腔体,具有一气体入口、一气体出口、一液体入口与一液体出口,该溶解气体膜设置于该气体溶解腔体中以形成一气体空间与一液体空间,该气体入口与该气体出口连通于该气体空间,该液体入口与该液体出口连通于该液体空间,该气体入口用以自一气体源引入该气体;

一第一液体管,连通于该液体入口,该第一液体管用以自一液体源引入该液体;

一第二液体管,连通于该液体出口;

一第三液体管,连通该第二液体管,该第三液体管用以导入该液体至该第二液体管;

一侦测器,设置于该第二液体管,且该第三液体管连通该第二液体管的位置位于该液体出口与该侦测器之间,该侦测器用以侦测该气体于该液体中的一气体分子浓度;以及

一液体流量控制阀,位于该第三液体管,且该液体流量控制阀通信连接于所述侦测器,该液体流量控制阀用以根据所述气体分子浓度控制所述第三液体管内的一液体流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液体管连通该第一液体管与该第二液体管,该第三液体管用以自该第一液体管导入该液体至该第二液体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液体排放管,连通于该第二液体管,且该侦测器位于该液体排放管与该第二液体管连通的位置以及该液体出口之间;以及

一液体排放控制阀,设置于该液体排放管,该液体排放控制阀用以开启与关闭该液体排放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气体管,该气体管连通该气体源与该气体入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该气体流量控制器设置于该气体管,且该气体流量控制器用以控制该气体的流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气体管包括一主气体供给管与一辅助气体管,该主气体供给管连通该气体源与该气体入口,该辅助气体管经由该主气体供给管连通于该气体入口,该气体流量控制器设置于该辅助气体管与该主气体供给管连通处以及该气体入口之间,该辅助气体管用以自一辅助气体源引入一辅助气体。

7.如权利要求6项所述的气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辅助气体为氮气或氩气,该辅助气体源为氮气体源或氩气体源。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气体流量控制器通信连接于该侦测器,该气体流量控制器根据该气体分子浓度控制该气体的流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侦测器侦测溶解有该气体的该液体的一电阻值,以得到该气体于该液体中的该气体分子浓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气体入口与该液体入口之间的距离大于该气体出口与该液体入口之间的距离。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混合器,设置于该第二液体管,且该混合器位于该第三液体管连通该第二液体管的位置与该侦测器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液体管于该第三液体管连通该第二液体管的位置至该侦测器之间的长度小于等于80厘米。

13.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溶解气体膜为纤维膜。

14.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液体为去离子水或纯水,该液体源为去离子水源或纯水源。

15.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或氨,该气体源为二氧化碳气体源或氨气体源。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