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体投料的除尘与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7075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体投料设备,具体是一种粉体投料的除尘与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粉体是由许许多多小颗粒物质组成的集合体。其共同的特征是:具有许多不连续的面,比表面积大,由许多小颗粒物质组成。粉体技术可以指粉状物质的加工处理思路软件和相关设备硬件的总成。自从人类社会的发端开始,粉体技术就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只不过是每个人是否明确清晰地感觉到和识别出来而已。粉体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技术,就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从原始人学会制造石器粉碎食物开始,就出现了粉碎技术的雏形。

随着粉体技术的不断提高与积累以及微颗粒、超微颗粒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粉体技术实现了超细化,相关理论也逐渐系统化;由于微颗粒、超微颗粒的行为与颗粒的行为差异较大,从而微颗粒、超微颗粒成为粉体科学重要的研究对象。20世纪90年代显微测试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纳米粉体技术的诞生,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又赋予粉体工程新的挑战和用武领域。21世纪颗粒微细化以及颗粒功能化与复合化的发展,为粉体技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应用中开辟了新天地:例如便于服用和可控溶解的缓释药物、延展性好不易脱落的化妆品、高生物利用度的超微粉体食品、高精度抛光的研磨粉、高纯材料制备的电子元件和各类能源材料,为高性能粉体的使用开拓了广阔的市场。

在很多工业生产中都需要对粉体进行投料,粉体投料之前需要进行除尘,现有的粉体投料设备在除尘的时候会使部分物料遗留在设备内,造成浪费。投料设备内部难以清洗。粉体投料之前往往需要进行混合,这就需要另外安装物料混合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体投料的除尘与回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粉体投料的除尘与回收系统,包括除尘室,所述除尘室固定在地面上,地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投料口,投料口内设有隔板,隔板两端与投料口的内壁接触;除尘室为一边开口的正方体形状,除尘室的开口侧与抽风机的进风口连通;除尘室内安装有滤袋固定支架,滤袋固定支架上安装有多个平行排列的滤袋;除尘室位于滤袋下方的部位与投料口连接;投料口内安装有粉体混合装置,物料输送带一端位于粉体混合装置的出口下方,另一端与物料加工设备的进料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袋为圆柱形滤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袋外侧套设有环形振动发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物料输送带为混编有钢丝的帆布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尘室与投料口连接的部位呈60°斜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免去一般的除尘室还需要再次清理的麻烦。不仅可以省去购买投料设备,而且方便人工进行投料口的清扫工作,避免以往投料设备内部难以清洗的问题。可以满足不同物料在进入输送带之前,就可以很好地在地面凹槽处混合均匀,免去安装另外的混合设备。既可以直接在地面凹槽处混合不同物料,产生的粉尘又能够被回收,节约了物料;还能消除粉尘导致的视线不好,而影响生产效率的不高的问题;还能提高操作车间的安全性与降低环境粉尘污染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滤袋固定支架,2-振动发生器,3-滤袋,4-粉体混合装置,5-隔板,6-物料输送带,7-物料加工设备,8-抽风机,9-地面,10-投料口,11-除尘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粉体投料的除尘与回收系统,包括除尘室11,所述除尘室11固定在地面9上,地面9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投料口10,投料口10内设有隔板5,隔板5两端与投料口10的内壁接触;除尘室11为一边开口的正方体形状,除尘室11的开口侧与抽风机8的进风口连通;除尘室11内安装有滤袋固定支架1,滤袋固定支架1上安装有多个平行排列的滤袋3;除尘室11位于滤袋3下方的部位与投料口10连接;投料口10内安装有粉体混合装置4,物料输送带6一端位于粉体混合装置4的出口下方,另一端与物料加工设备7的进料口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滤袋3为圆柱形滤袋。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滤袋3外侧套设有环形振动发生器2。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物料输送带6为混编有钢丝的帆布带,结实耐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除尘室11与投料口10连接的部位呈60°斜坡。

本实用新型外部用木板搭建长方体的空间,一侧开口作为工人进去投料的门。整个除尘室11后面与抽风机8相通,用来吸附物料产生的粉尘。在生产中,隔板5关闭,此时工人进入木板搭建的空间内,将不同的物料先后投入投料口10中,此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启动的抽风机8可以将产生的粉尘吸收过去,粉尘通过滤袋3后,会在滤袋3内表面沉积。同时,滤袋3四周的振动发生器2会定时的发出振动,将滤袋3内表面的物料振动下来,振动下来的物料通过斜坡,会自动进入投料口10,可以免去一般的除尘室还需要再次清理的麻烦。不同的粉体物料投入至投料口10后,启动粉体混合装置4对物料进行搅拌,混合一定的时间后,打开隔板5,此时物料输送带6启动,将混合物料运输至物料加工设备7中,进行物料加工操作。

本实用新型直接在地面上用木板围成一个投料室,且在地面造出一个凹槽作为投料口。这种设置,不仅可以省去购买投料设备,而且方便人工进行投料口的清扫工作,避免以往投料设备内部难以清洗的问题。

直接在地面凹槽处安装粉体混合装置,可以满足不同物料在进入输送带之前,就可以很好地在地面凹槽处混合均匀,免去安装另外的混合设备。

通过该系统投放粉体物料时,既可以直接在地面凹槽处混合不同物料,产生的粉尘又能够被回收,节约了物料;还能消除粉尘导致的视线不好,而影响生产效率的不高的问题;还能提高操作车间的安全性与降低环境粉尘污染的作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