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刮板的除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455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刮板的除雾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分离气体中液滴和细小固体颗粒物的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除雾器通常由两部分组成:除雾器本体和冲洗装置。除雾器本体是由外形曲折的叶片以一定的间距通过卡具、支架等组装而成,叶片之间形成若干偏折的烟气通道。当烟气流过时,由于流线的偏折,惯性大的液滴撞在叶片上而被截留下来,气体惯性较小,可以相对比较顺畅地从弯曲的烟道中流过。气体流速应高低适宜,流速过低,液滴的惯性力较小,除雾效果下降;流速过高则会引起水分的二次夹带,同样降低除雾效果。除雾器冲洗装置的作用是定期冲洗除雾器叶片上的污垢,保持叶片表面清洁,防止叶片结垢和堵塞,维持系统正常运行。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除雾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即使保证了正常的冲洗,在除雾器本体上的堵塞结垢情况仍旧会比较严重,造成脱硫系统阻力增大,烟囱排烟携带过量浆液的不良后果。这是因为传统的除雾器叶片一般是对称的,沿烟气方向分别是烟气导入段、折流段和烟气导出段。烟气的导入导出段一般和烟气流向相同,对液滴的捕集主要依靠中间的折流段。在除雾器的前后都布置有冲洗装置,定期对污垢进行冲洗。由于除雾器后的冲洗水与烟气方向相反,部分冲洗水被烟气直接带走,剩余的冲洗水的力量也被削弱,加之除雾器的折流部分角度很大,冲洗水很难到达,如此种种使得冲洗效果被减弱,得不到及时冲洗的污垢日积月累最终会形成严重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刮板的除雾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具有刮板的除雾器,包括间隔设置的多组导流叶片,在所述导流叶片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固定支架和下固定支架,所述上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导流叶片上端的两侧,所述下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导流叶片下端的两侧,所述导流叶片包括相互铰接的导流板,各组导流板铰接处设置扭簧以使得导流板之间的角度被限定,在所述上固定支架上滑动设置有刮板座,在所述刮板座上设置有滑槽,在所述滑槽中滑动设置刮板,在所述刮板上设置有齿条,在所述刮板座上设置有啮合所述齿条的齿轮,所述齿轮由电机驱动,在所述上固定支架的两端设置有钢绳卷收座,在所述钢绳卷收座之间张紧有钢绳,所述刮板座固定在所述钢绳上,所述钢绳卷收座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在所述上固定支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导流叶片上端设置有配合所述滑槽的轴部,所述轴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各个所述导流叶片的轴部通过一连接件连接,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接件,所述导流叶片的下端与所述下固定支架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需要对导流叶片之间形成的通道进行清理时,首先通过气缸推动连接件使得各组导流叶片向同一侧方向滑动,各组导流叶片由原先的波纹形结构变为倾斜的直线形结构,此时齿轮驱动刮板下行,直接刮去位于导流板通道壁上附着的污垢,本实用新型的除雾器可以少用甚至不使用清洁液,大大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着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导流叶片由曲线形变为斜线形时除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流叶片由曲线形变为直线形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4,一种具有刮板的除雾器,包括间隔设置的多组导流叶片2,所述导流叶片2包括相互铰接的导流板20,各组导流板20铰接处设置扭簧(附图未示出),所述扭簧的两端(也即两个引脚)之间所呈角度预先设置为定值(该定值根据导流板20之间所需要的角度预先计算得到),以使得在扭簧在被安装至导流板之间时,相互间的导流板20之间的角度被限定,在所述导流叶片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固定支架3和下固定支架4,所述上固定支架3设置在所述导流叶片2上端的两侧,所述下固定支架4设置在所述导流叶片2下端的两侧。在所述上固定支架3上设置有滑槽30,所述导流叶片2上端设置有配合所述滑槽30的轴部21,所述轴部21设置于所述滑槽30内,各个所述导流叶片2的轴部21通过一连接件31连接,还包括气缸1,所述气缸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接件31,所述导流叶片2的下端与所述下固定支架4固定。通过气缸1推动连接件使得各组导流叶片向同一侧方向滑动,各组导流叶片由原先的波纹形结构变为斜线形结构。

在所述上固定支架3上滑动设置有刮板座6,两个刮板座6位置相对,在所述刮板座6上设置有刮板座滑槽60,所述刮板座滑槽60倾斜设置(与导流叶片的倾斜角度相同),在所述刮板座滑槽60中滑动设置刮板7,在所述刮板7上设置有齿条70,在所述刮板座6上设置有啮合所述齿条70的齿轮8,所述齿轮8由电机(附图未示出)驱动。

在所述上固定支架3的两端设置有钢绳卷收座9,在所述钢绳卷收座9之间张紧有钢绳10,所述刮板座6固定在所述钢绳10上,所述钢绳卷收座9通过伺服电机驱动(附图未示出)。由于通过钢绳卷收座来驱动刮板座在上固定支架上横行滑移,因此几乎不会占用整个除雾器横向上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在需要清理位于导流叶片2间的污垢时,通过气缸推动连接件使得各组导流叶片向同一侧方向滑动,各组导流叶片由原先的波纹形结构变为倾斜的直线形结构。此时在通过伺服电机驱动钢绳卷收座转动,从而将刮板座6推动至导流板2之间的位置,此时位于刮板座6内的刮板在齿轮的带动下下行,刮板抵靠导流板壁,从而将附着于导流板壁上的污垢刮除。在污垢全部挂除后,气缸推动连接件31复位,此时导流叶片2位于上固定支架3和下固定支架4之间且导流叶片2保持具有如图2中设定的弧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