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周边传动浓密机圆形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0641发布日期:2018-07-17 22:28阅读:7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布药便捷且均匀、节省药剂的周边传动浓密机圆形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浓密机是一种连续工作的浓缩和澄清设备,主要用于湿式选矿作业中精、尾矿浆的脱水;也广泛用于煤炭、钢铁、化工、建材、水源,污水处理等含固料浆的浓缩和净化。浓密机按传动型式可以分为中心传动式和周边传动式。

周边传动式浓密机主要由圆形浓缩池和耙式刮泥机两大部分组成,浓缩池里悬浮于矿浆中的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沉降,上部则成为澄清水,使固液得以分离。沉积于浓缩池底部的矿泥由耙式刮泥机连续地刮集到池底中心排矿口排出,而澄清水则由浓缩池上沿溢出。周边传动式浓密机适用于选矿厂的精矿和尾矿脱水处理,把20~30%的矿浆提高到40~70%左右。现代高效浓密机主要是通过添加絮凝剂来促使物料快速沉降浓缩,而现有技术中的浓密机内的进料装置则起着混合絮凝剂、分散矿浆的作用,被认为是浓密机的关键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周边传动浓密机运行时,中心位置静止,浓密机桥架随着滚轮围绕中心筒作圆周运动,矿物从中心筒进入浓缩池中,在浓密机内自由沉降,粗颗粒矿先沉降至浓密机底部,通过浓密机副耙刮至浓密机中心位置,进而进入过滤系统。由于加药切入点一般设置于中心筒的进料管内,而进料管内没有紊流装置,矿浆在管内做直线流体运动,在进料管上端加入絮凝剂后矿浆和絮凝剂没有得到充分混合。即便矿浆落到浓密池内翻滚使矿浆和絮凝剂达到混合,也由于在下落矿浆的冲击力打击下把絮团打散,从而细粒级矿物后于粗粒级矿物沉降,亦既通过浓密机副耙刮至浓密机中心位置,但由于存在时间间隔,导致进入过滤机矿浆存在粗细间隔现象,从而过滤机工艺参数调整,进而影响精矿过滤水分。为了解决浓密机底流出料不均匀的问题,一般采用加大药剂投入量或采用增加机械搅拌等办法,但加大药剂投入量成本高,而增加机械搅拌的方法又存在能耗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布药便捷且均匀、节省药剂的周边传动浓密机圆形加药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药槽、主加药管、辅助加药管,所述药槽为上开口环形槽并与周边传动浓密机的中心筒同轴且固定设置于周边传动浓密机的桥架,所述药槽上方设置主加药管,所述药槽底部设置固定于桥架的辅助加药管,所述辅助加药管沿桥架水平延伸并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布药口。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浓密机中心筒外围同轴设置固定于桥架的上开口环形药槽,通过中心筒侧上方固定设置主加药管给环形药槽加药,而在药槽底部设置固定于桥架的辅助加药管,辅助加药管沿桥架水平延伸设置若干布药口,从而在周边传动浓密机桥架转动时通过若干布药口形成多层次圆形加药轨迹,实现药剂在最大程度与矿浆的接触,快速实现药剂与细粒级矿浆的作用,加速细粒级矿浆矿物沉淀,使得浓密机底流出料均匀,从而减弱乃至避免进入过滤机的矿浆出现粗细间隔现象,而且在实现同样沉降量的同时药剂用量较少。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布药便捷且均匀、节省药剂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之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之半圆环形药槽轴测图;

图中:1-药槽,2-主加药管,3-辅助加药管,4-中心筒,5-桥架,6-二次辅助加药管,7-支架,8-扇形喷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药槽1、主加药管2、辅助加药管3,所述药槽1为上开口环形槽并与周边传动浓密机的中心筒4同轴且固定设置于周边传动浓密机的桥架5,所述药槽1上方设置主加药管2,所述药槽1底部设置固定于桥架5的辅助加药管3,所述辅助加药管3沿桥架5水平延伸并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布药口。

所述辅助加药管3的布药口固定连接有出口面向浓密机池面的二次辅助加药管6。

所述二次辅助加药管6与周边传动浓密机之桥架5的转动方向切线成30~60°夹角布置。

所述辅助加药管3沿桥架5水平延伸方向连接的二次辅助加药管6之间与桥架5的转动方向切线成交叉布置。

所述二次辅助加药管6的出口断面成扇形喷口8结构。

所述二次辅助加药管6的扇形喷口8与桥架5的转动方向切线垂直。

所述药槽1的内圆周面与中心筒4的外圆周面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药槽1由两个半圆环形药槽通过端面相互连接而成。

所述药槽1通过底部支架7与周边传动浓密机的桥架5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浓密机中心筒外围同轴设置固定于桥架的上开口环形药槽,通过中心筒侧上方固定设置主加药管给环形药槽加药,而在药槽底部设置固定于桥架的辅助加药管,辅助加药管沿桥架水平延伸设置若干布药口,从而在周边传动浓密机桥架转动时通过若干布药口形成多层次圆形加药轨迹,实现药剂在最大程度与矿浆的接触,快速实现药剂与细粒级矿浆的作用,加速细粒级矿浆矿物沉淀,使得浓密机底流出料均匀,从而减弱乃至避免进入过滤机的矿浆出现粗细间隔现象,而且在实现同样沉降量的同时药剂用量较少。进一步,辅助加药管的布药口固定连接有出口面向浓密机池面的二次辅助加药管,通过在布药口设置二次辅助加药管,可以对药剂的注入进行导向,从而可提高药剂与矿浆的混合均匀性。更进一步,二次辅助加药管与周边传动浓密机之桥架的转动方向切线成30~60°夹角布置,辅助加药管沿桥架延伸方向连接的二次辅助加药管之间与桥架的转动方向切线成交叉布置;通过将二次辅助加药管设置成与桥架的转动方向切线成30~60°夹角布置,可以使得注入药剂成斜角注入矿浆中,药剂在矿浆中与矿浆形成双向运动,从而增强矿浆与药剂的混合效果;而二次辅助加药管之间沿桥架方向交叉布置,从而使得药剂注入矿浆在运动方向上形成前后间隔关系,从而对矿浆形成搅动,也能有效提高药剂与矿浆的混匀性。再进一步,二次辅助加药管的出口断面成扇形结构,二次辅助加药管的扇形结构出口断面与桥架的转动方向切线垂直;通过将二次辅助加药管的出口断面设置成扇形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注入药剂与矿浆的接触面,从而提高药剂注入的均匀性;而扇形结构出口断面与桥架的转动方向切线垂直,也能使注入的药剂与转动方向切线垂直,从而不会形成药剂注入面重叠而造成局部药剂分布过高的问题,也能进一步提高布药的均匀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布药便捷且均匀、节省药剂的特点。

如图1、2和3所示,周边传动浓密机工作时,矿浆自入料口注入中心筒4中并导流进入浓缩池中,絮凝剂通过主加药管2自中心筒4一侧注入固定设置于桥架5的支架7上的环形药槽1中,然后进药槽1底部的辅助加药管3下流并沿桥架5流动,分别进入辅助加药管3上的二次辅助加药管6中,自二次辅助加药管6的扇形喷口8注入浓缩池的矿浆中。絮凝剂与矿浆充分混合,粗颗粒矿自然沉降至浓密机底部,而细粒矿在絮凝剂的作用下形成絮团也沉降至浓密机底部,通过浓密机副耙刮至浓密机中心位置,进而进入过滤系统,从而完成圆形加药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