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玻璃钢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8409发布日期:2020-04-28 21:26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玻璃钢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钢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玻璃钢沉淀池。



背景技术:

玻璃钢沉淀池是一种框架主体结构采用玻璃钢(frp,纤维强化塑料)的沉淀池;该设备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沉淀池的基本原理是:沉淀前需先在水中加入药剂,在混合区经过一定时间的混合反应将污水中的悬浮物絮凝到一起,然后进入沉淀区形成平流沉淀,絮凝到一起的悬浮物沉淀下来形成污泥排出,沉淀干净的水溢出流走。一般混合需要用搅拌机将污水和药剂充分混合,这需要在消耗大量能源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理想的混合程度。另外常规沉淀池的沉淀效率还有待提高。因此提供一种消耗能源小、沉淀效果好的沉淀池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消耗能源小、沉淀效果好的沉淀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新型玻璃钢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混合池、主体池、出水池、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混合池相连通,所述混合池与主体池通过第一流通管相连通,所述主体池与出水池通过第二流通管相连通,所述出水池与出水管相连通;所述主体池由下向上设置集泥槽、分离管层、集水槽;所述第一流通管在主体池的开口位于集泥槽与分离管层之间,所述第二流通管在主体池的开口与集水槽相连通;

所述分离管层由若干竖直设置的分离管、固定分离管的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底部的若干振动器组成;所述分离管的管道呈盘旋状;所述振动器和主体池池壁固定连接,所述框架和主体池池壁可活动的连接,框架可沿主体池池壁上下运动;所述混合池设置若干将混合池横向隔断的玻璃钢格栅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离管顶部均设置冲洗管。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冲洗管与外界冲洗设备相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集泥槽底部设置排泥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离管层上下设置两层,位于下层的分离管层的分离管径向截面面积大于上层的分离管层的分离管径向截面面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玻璃钢格栅板包括第一格栅板和第二格栅板,两者交替设置;所述第一格栅板的镂空部和第二格栅板的镂空部的尺寸和排布方式不相同。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格栅板的镂空部为长方形,其长边沿纵向延伸,若干所述第一格栅板的镂空部沿横向排列;所述第二格栅板的镂空部为长方形,其长边沿横向延伸,若干所述第二格栅板的镂空部沿纵向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主要在于:提供了一种消耗能源小、沉淀效果好的沉淀池。

(1)本实用新型混合池中格栅板的设置使混有处理药剂的废水每通过一块格栅板,流速都会被加速,而被加速的废水在流出格栅板后会与周围流速不同的废水产生对流,从而增加了混有处理药剂的废水内部的流动性,提高了废水与处理药剂的混合度;相邻格栅板其镂空部的尺寸和排列方式均不相同,可以使废水内部流动方向和流动速度的变化更加频繁、状态更加多样,从而增加了废水内部的对流,有利于提高废水与处理药剂的混合均匀度。同时该设置不需要额外的搅动设备,从而节省了能源。

(2)本实用新型主体池中采用盘旋结构的分离管。污水从分离管底部入口进入后做盘旋上升的运动。既能如同常规的斜管沉淀池,缩短了颗粒沉降距离、增加了沉淀面积,又可以增加废水在运动中的离心作用,从而加快了废水中污泥的分离速度,提高了沉淀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未含分离管层)。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玻璃钢格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分离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玻璃钢沉淀池,包括进水管1、混合池2、主体池3、出水池4、出水管5;进水管1与混合池2相连通,混合池2与主体池3通过第一流通管6相连通,主体池3与出水池4通过第二流通管7相连通,出水池4与出水管5相连通。

混合池2设置若干将混合池2横向隔断的玻璃钢格栅板;玻璃钢格栅板包括第一格栅板21和第二格栅板22,两者交替设置;第一格栅板21的镂空部211和第二格栅板22的镂空部221的尺寸不相同;且第一格栅板镂空部211为长方形,其长边沿纵向延伸,若干个第一格栅板镂空部211沿横向排列;第二格栅板镂空部221也为长方形,但是其长边沿横向延伸,若干个第二格栅板镂空部221沿纵向排列;第一流通管6在混合池2的开口位于混合池2侧壁的底部,最下面一块玻璃钢格栅板的下方。

主体池3由下向上设置集泥槽31、第一分离管层32、第二分离管层33、集水槽34、出水堰35;第一流通管6在主体池3的开口位于集泥槽31与第一分离管层32之间,第二流通管7在主体池3的开口与集水槽34相连通;集泥槽31底部设置排泥管311;出水堰35设置在集水槽34的侧壁上。

第一分离管层32由若干竖直设置的分离管321、固定分离管321的框架322以及设置在框架322底部的若干振动器323组成;分离管321的管道呈盘旋向上状,管道投影在水平面上为椭圆形或者圆形,分离管321的管道径向截面为六边形;振动器323和主体池池壁36固定连接(如振动器323底部与两端与池壁36固接的支架固定连接),框架322和主体池池壁36可活动的连接(可以设置导轨和导靴的方式或者其他常规方式实现活动连接),框架322可沿主体池池壁36上下运动;框架322可通过上下振动加速分离管321中的污泥排出,减少污泥堆积;同时振动器323带动框架322振动,从而使每根分离管321以相同的程度同时振动,避免了分离管321的不均衡性。

第二分离管层33与第一分离管层32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分离管层32的分离管321径向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分离管层33的分离管331径向截面面积;这样第一分离管层32承担大颗粒悬浮物地去除,第二分离管层33承担更小粒径的颗粒悬浮物的去除,从而使水中污染物去除率增大;同时第二分离管层33中沉积下来的污泥颗粒,滑入第一分离管层32时,会与其内污水流携带的小颗粒物相互碰撞,更容易形成大的颗粒而下沉。另外分离管(321,331)顶部均设置冲洗管37,利于在保养时进行冲洗,将分离管(321,331)中的污泥洗刷到集泥槽31中;冲洗管37与外界的冲洗设备38相连通。

本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1)废水和处理药剂一同通过进水管1进入混合池2,通过层层玻璃钢格栅板后从第一流通管6进入主体池3;格栅板的设置使混有处理药剂的废水每通过一块格栅板,流速都会被加速,而被加速的废水在流出格栅板后会与周围流速不同的废水产生对流,从而增加了混有处理药剂的废水内部的流动性,提高了废水与处理药剂的混合度;相邻格栅板其镂空部(211、221)的尺寸和排列方式均不相同,可以使废水内部流动方向和流动速度的变化更加频繁、状态更加多样,从而增加了废水内部的对流,有利于提高废水与处理药剂的混合均匀度;同时该设置不需要额外的搅动设备,从而节省了能源;

(2)废水进入主体池3后,已形成的污泥沉入集泥槽31中,废水上升进入第一分离管层32盘旋向上;废水在向上运动时产生污泥并从分离管321滑落,沉入集泥槽31中;分离管321盘旋向上的设置,使废水在运动中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加快了废水中污泥的分离速度,加快了污泥的产生;同时在振动器323的作用下框架322间歇性地做上下振动,可加快污泥的排出;被净化的废水则继续上升流出第一分离管层32的分离管321,进入第二分离管层33,再一次沉淀;被净化的废水经过出水堰35流入集水槽34中,最后流入出水池4,检测合格后排出。

保养时,冲洗管37启动冲洗,将分离管(321,331)中残存的污泥排出。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