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取样检测的减水剂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7265发布日期:2020-05-26 18:3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取样检测的减水剂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加工设备领域,用于从减水剂反应釜中进行取样,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取样检测的减水剂反应釜。



背景技术:

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大多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等。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或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

减水剂根据其外观形态分为水剂和粉剂。水剂含固量一般有20%,40%(又称母液),60%,粉剂含固量一般为98%。根据减水剂减水及增强能力,分为普通减水剂(又称塑化剂,减水率不小于8%,以木质素磺酸盐类为代表)、高效减水剂(又称超塑化剂,减水率不小于14%,包括禁系、密胶系、氨基磺酸盐系、脂肪族系等)和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不小于25%,以聚羧酸系减水剂为代表),并又分别分为早强型、标准型和缓凝型。按组成材料分为:(1)木质素磺酸盐类;(2)多环芳香族盐类;(3)水溶性树脂磺酸盐类。萘系高效减水剂,脂肪族高效减水剂,氨基高效减水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等。按化学成分组成通常分为: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类,禁系高效减水剂类,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类,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类,脂肪酸系高减水剂类,聚羧酸盐系高效减水剂类。

而减水剂反应过程中往往需要对进行取样检测,现有的反应釜的取样繁琐不易操作,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取样检测的减水剂反应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反应釜取样繁琐不易操作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取样检测的减水剂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取样检测的减水剂反应釜,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顶端设有入料口,所述反应釜本体内设有搅拌组件,所述反应釜本体顶部还设有清洗组件,所述反应釜本体侧壁的底端还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外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外设有四通接头,所述四通接头包括出口a、出口b和出口c,所述出口a通过软管a连接有取样检测组件,出口b通过软管b连接有集料组件,出口c通过软管c和外界的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穿过设置在反应釜本体上的通孔伸入反应釜本体内,所述搅拌杆和支架、反应釜本体均通过轴承坐连接,位于反应釜本体内的搅拌杆上沿搅拌杆轴线方向均匀均设多片搅拌片。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组件包括均匀布设在反应釜本体顶部上的多个喷水头,所述喷水头喷水的一侧朝向反应釜本体内,所述喷水头外界水源的一侧和通过软管d和外部水源接通。

进一步地,所述取样检测组件包括样品存储瓶,所述样品存储瓶的底部通过软管a和出口a连通,所述样品存储瓶的顶部设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出口通过软管d和样品存储瓶连通,所述样品存储瓶的底部设有取液口,所述取液口上设有水龙头。

进一步地,所述集料组件包括集液槽,所述集液槽通过软管b和出口b连通,所述软管b上设有动力泵。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釜本体上开设有呈l形的观察窗,所述观察窗可观察到反应釜本体的最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管、软管a、软管b和软管c上均设有开关阀。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釜本体包括内层釜体和外层釜体,所述内层釜体的底面呈倾斜设置,设有出料口的那一端位于反应釜体底面的最低点。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关闭出料管上的开关阀,通过反应釜本体顶端的入料口向反应釜本体内加入制备减水剂的原料,待将所有所需原料均加入后,接通驱动电机的电源,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固接在其上的搅拌杆转动,转动的搅拌杆带动设置在其上的搅拌片转动,转动的搅拌片不断和制备减水剂的原料摩擦,带动不同的原料相互混合,水剂类型的减水剂中含固量一般有20%、40%(又称母液)或60%,通过均匀布设在搅拌片上的通孔可改变反应釜本体内不同位置水剂的受力,从而加速减水剂的混合,混合一段时间后,通过观察口肉眼观察反应釜本体内的减水剂各原料的混合情况,待肉眼观察到减水剂的各种原料基本混合均匀后,关闭水龙头,开启真空泵的开关,使得真空泵开始工作,待一段时间后,开启位于软管a、出料管上的开关阀,由于压力差反应釜本体中的减水剂原料混合物到达样本存储瓶中,待样本量足够后关闭真空泵,关闭软管a、出料管上的开关阀,重复以上操作直至减水剂原料混合均匀满足要求为止,待混合完毕后开启出料管、软管b上的开关阀,并接通动力泵电源使动力泵开始工作,直至将反应釜中的减水剂全部抽出至集液槽中,待抽出完毕后,关闭动力泵和软管b上的开关阀,开启软管c上的开关阀,然后给位于反应釜本体顶部的喷水头接通水源,并通过观察窗观察反应釜本体内的清洗情况,清洗反应釜本体后的废水通过出料管并经软管c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首先关闭出料管上的开关阀,通过反应釜本体顶端的入料口向反应釜本体内加入制备减水剂的原料,待将所有所需原料均加入后,接通驱动电机的电源,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固接在其上的搅拌杆转动,转动的搅拌杆带动设置在其上的搅拌片转动,转动的搅拌片不断和制备减水剂的原料摩擦,带动不同的原料相互混合,水剂类型的减水剂中含固量一般有20%、40%(又称母液)或60%,通过均匀布设在搅拌片上的通孔可改变反应釜本体内不同位置水剂的受力,从而加速减水剂的混合,混合一段时间后,通过观察口肉眼观察反应釜本体内的减水剂各原料的混合情况,待肉眼观察到减水剂的各种原料基本混合均匀后,关闭水龙头,开启真空泵的开关,使得真空泵开始工作,待一段时间后,开启位于软管a、出料管上的开关阀,由于压力差反应釜本体中的减水剂原料混合物到达样本存储瓶中,待样本量足够后关闭真空泵,关闭软管a、出料管上的开关阀,重复以上操作直至减水剂原料混合均匀满足要求为止,待混合完毕后开启出料管、软管b上的开关阀,并接通动力泵电源使动力泵开始工作,直至将反应釜中的减水剂全部抽出至集液槽中,待抽出完毕后,关闭动力泵和软管b上的开关阀,开启软管c上的开关阀,然后给位于反应釜本体顶部的喷水头接通水源,并通过观察窗观察反应釜本体内的清洗情况,清洗反应釜本体后的废水通过出料管并经软管c流出。

2、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架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穿过设置在反应釜本体上的通孔伸入反应釜本体内,所述搅拌杆和支架、反应釜本体均通过轴承坐连接,位于反应釜本体内的搅拌杆上沿搅拌杆轴线方向均匀均设多片搅拌片,所述搅拌片呈圆角矩形,所述搅拌片表面均匀布设有通孔,通过搅拌组件和搅拌片上通孔的加设减水剂原料的混合,提高减水剂的制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所述清洗组件包括均匀布设在反应釜本体顶部上的多个喷水头,所述喷水头喷水的一侧朝向反应釜本体内,所述喷水头外界水源的一侧和通过软管d和外部水源接通,通过清洗组件的设置,便于清洗减水剂反应釜本体,以便制备不同类型的减水剂时原料相互干扰影响制得的减水剂的品质。

4、本实用新型所述取样检测组件包括样品存储瓶,所述样品存储瓶的底部通过软管a和出口a连通,所述样品存储瓶的顶部设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出口通过软管d和样品存储瓶连通,所述样品存储瓶的底部设有取液口,所述取液口上设有水龙头,通过在出料口处增设取样检测组件,可有效避免更改反应釜本体的结构,节约成本,同时该取样检测组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的成本均较低。

5、本实用新型所述集料组件包括集液槽,所述集液槽通过软管b和出口b连通,所述软管b上设有动力泵,通过集料组件的设置便于将制得的减水剂从反应釜本体中取出。

6、本实用新型所述反应釜本体上开设有呈l形的观察窗,所述观察窗可观察到反应釜本体的最底部,通过在反应釜本体上开设l形的观察窗,可通过肉眼观察反应釜本体内部的反应情况,便于取样时间的把控,同时通过将使得观察窗可观察到反应釜本体的最底部,可便于观察反应釜本体内的出料情况。

7、本实用新型所述出料管、软管a、软管b和软管c上均设有开关阀,通过在出料口、软管a软管b和软管c上设置开关阀可便于对反应釜本体内所出料的把控。

8、本实用新型所述反应釜本体包括内层釜体和外层釜体,所述内层釜体的底面呈倾斜设置,设有出料口的那一端位于反应釜体底面的最低点,通过反应釜本体的内层釜体倾斜设置同时位于出料口处的那一端的反应釜体位于底面的最低点,可便于反应釜本体内的减水剂或清洗水从反应釜本体内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取样检测的减水剂反应釜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搅拌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架、2-反应釜本体、2.1-外层釜体、2.2-内层釜体、3-入料口、4-搅拌杆、5-搅拌片、6-驱动电机、7-喷水头、8-软管d、9-出料管、10-四通接头、11-软管c、12-软管a、13-样品存储瓶、14-真空泵、15-水龙头、16-软管b、17-动力泵、18-集料槽、19-开关阀、20-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便于取样检测的减水剂反应釜,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有反应釜本体2,所述反应釜本体2顶端设有入料口3,所述反应釜本体2内设有搅拌组件,所述反应釜本体2顶部还设有清洗组件,所述反应釜本体2侧壁的底端还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外连接有出料管9,所述出料管9外设有四通接头10,所述四通接头10包括出口a、出口b和出口c,所述出口a通过软管a12连接有取样检测组件,出口b通过软管b16连接有集料组件,出口c通过软管c11和外界的连通。

本实施例中,首先关闭出料管9上的开关阀19,通过反应釜本体2顶端的入料口3向反应釜本体2内加入制备减水剂的原料,待将所有所需原料均加入后,接通驱动电机6的电源,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带动固接在其上的搅拌杆4转动,转动的搅拌杆4带动设置在其上的搅拌片5转动,转动的搅拌片5不断和制备减水剂的原料摩擦,带动不同的原料相互混合,水剂类型的减水剂中含固量一般有20%、40%(又称母液)或60%,通过均匀布设在搅拌片5上的通孔可改变反应釜本体2内不同位置水剂的受力,从而加速减水剂的混合,混合一段时间后,通过观察口肉眼观察反应釜本体2内的减水剂各原料的混合情况,待肉眼观察到减水剂的各种原料基本混合均匀后,关闭水龙头15,开启真空泵14的开关,使得真空泵14开始工作,待一段时间后,开启位于软管a12、出料管9上的开关阀19,由于压力差反应釜本体2中的减水剂原料混合物到达样本存储瓶中,待样本量足够后关闭真空泵14,关闭软管a12、出料管9上的开关阀19,重复以上操作直至减水剂原料混合均匀满足要求为止,待混合完毕后开启出料管9、软管b16上的开关阀19,并接通动力泵17电源使动力泵17开始工作,直至将反应釜中的减水剂全部抽出至集液槽中,待抽出完毕后,关闭动力泵17和软管b16上的开关阀19,开启软管c11上的开关阀19,然后给位于反应釜本体2顶部的喷水头7接通水源,并通过观察窗20观察反应釜本体2内的清洗情况,清洗反应釜本体2后的废水通过出料管9并经软管c11流出。

实施例2

如图图2-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1上设有驱动电机6,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4,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上固接有搅拌杆4,所述搅拌杆4穿过设置在反应釜本体2上的通孔伸入反应釜本体2内,所述搅拌杆4和支架1、反应釜本体2均通过轴承坐连接,位于反应釜本体2内的搅拌杆4上沿搅拌杆4轴线方向均匀均设多片搅拌片5。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上设有驱动电机6,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4,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上固接有搅拌杆4,所述搅拌杆4穿过设置在反应釜本体2上的通孔伸入反应釜本体2内,所述搅拌杆4和支架1、反应釜本体2均通过轴承坐连接,位于反应釜本体2内的搅拌杆4上沿搅拌杆4轴线方向均匀均设多片搅拌片5,所述搅拌片5呈圆角矩形,所述搅拌片5表面均匀布设有通孔,通过搅拌组件和搅拌片5上通孔的加设减水剂原料的混合,提高减水剂的制作效率。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洗组件包括均匀布设在反应釜本体2顶部上的多个喷水头7,所述喷水头7喷水的一侧朝向反应釜本体2内,所述喷水头7外界水源的一侧和通过软管d8和外部水源接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洗组件包括均匀布设在反应釜本体2顶部上的多个喷水头7,所述喷水头7喷水的一侧朝向反应釜本体2内,所述喷水头7外界水源的一侧和通过软管d8和外部水源接通,通过清洗组件的设置,便于清洗减水剂反应釜本体2,以便制备不同类型的减水剂时原料相互干扰影响制得的减水剂的品质。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所述取样检测组件包括样品存储瓶13,所述样品存储瓶13由玻璃、透明塑料等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样品存储瓶13的底部通过软管a12和出口a连通,所述样品存储瓶13的顶部设有真空泵14,所述真空泵14的出口通过软管d8和样品存储瓶13连通,所述样品存储瓶13的底部设有取液口,所述取液口上设有水龙头15。

本实施例中,所述取样检测组件包括样品存储瓶13,所述样品存储瓶13的底部通过软管a12和出口a连通,所述样品存储瓶13的顶部设有真空泵14,所述真空泵14的出口通过软管d8和样品存储瓶13连通,所述样品存储瓶13的底部设有取液口,所述取液口上设有水龙头15,通过在出料口处增设取样检测组件,可有效避免更改反应釜本体2的结构,节约成本,同时该取样检测组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的成本均较低。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料组件包括集液槽,所述集液槽通过软管b16和出口b连通,所述软管b16上设有动力泵17。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料组件包括集液槽,所述集液槽通过软管b16和出口b连通,所述软管b16上设有动力泵17,通过集料组件的设置便于将制得的减水剂从反应釜本体2中取出。

优选地,所述反应釜本体2上开设有呈l形的观察窗20,所述观察窗20可观察到反应釜本体2的最底部,通过在反应釜本体2上开设l形的观察窗20,可通过肉眼观察反应釜本体2内部的反应情况,便于取样时间的把控,同时通过将使得观察窗20可观察到反应釜本体2的最底部,可便于观察反应釜本体2内的出料情况。

优选地,所述出料管9、软管a12、软管b16和软管c11上均设有开关阀19,通过在出料口、软管a12软管b16和软管c11上设置开关阀19可便于对反应釜本体2内所出料的把控。

优选地,所述反应釜本体2包括内层釜体2.2和外层釜体2.1,所述外层釜体2.1和内层釜体2.2相互焊接为一体,所述内层釜体2.2的底面呈倾斜设置,设有出料口的那一端位于反应釜体底面的最低点,通过反应釜本体2的内层釜体2.2倾斜设置同时位于出料口处的那一端的反应釜体位于底面的最低点,可便于反应釜本体2内的减水剂或清洗水从反应釜本体2内排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