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降尘用轨道式行走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98882发布日期:2020-11-20 10:42阅读:48来源:国知局
喷雾降尘用轨道式行走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喷雾降尘用轨道式行走行车。



背景技术:

雾炮机喷射的水雾颗粒极为细小,达到微米级,常被用在建筑工地、港口进行液雾降尘、分解淡化空气中的颗粒浓度、能有效分解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尘埃等。雾炮机在使用过程中,为扩大喷雾范围通常在雾炮机的底座上增加轮子以使雾炮机可以移动,对于大面积的降尘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因此急需一种用于安装雾炮机的行走支架以用于雾炮机沿线性轨道行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喷雾降尘用轨道式行走行车,通过设置行走平台,并设置第一行走轮和行走机构,使行走平台沿设定的轨道行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移动雾炮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喷雾降尘用轨道式行走行车,其包括行走平台,所述行走平台包括承载台和设置在承载台底部四角以用于支撑承载台的四个支撑架,其中两个支撑架底部分别可转动的连接一个第一行走轮且另外两个支撑架底部分别安装有一个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架底部的连接座、设置在连接座上的驱动组件和至少两个可转动的连接在连接座上的第二行走轮,所述驱动组件驱动其中至少一个第二行走轮转动以使行走平台沿设定的轨道行进。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行走平台,其包括承载台和支撑承载台的四个支撑架,在支撑架底部分别设置第一行走轮和至少两个第二行走轮,还包括驱动组件,其驱动至少一个第二行走轮转动,通过将第二行走轮和第一行走轮放置在导轨上,被驱动组件驱动的第二行走轮转动带动行走平台沿导轨行进,第一行走轮和未被驱动组件驱动的第二行走轮做被动转动,装置行走平稳,通过将雾炮机安装在承载台上,即可使雾炮机移动,不仅增大了喷雾范围,而且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行走平台1、承载台10、支撑架11、第一行走轮2、行走机构3、连接座30、驱动组件31、第二行走轮32、转轴33、驱动齿轮34、电机35、减速器36、传动齿轮37、惰轮38、防撞机构4、支撑板40、撞杆41、压板42、弹簧43、导向轮44、防护栏5、爬梯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喷雾降尘用轨道式行走行车,其包括行走平台1,所述行走平台1包括承载台10和设置在承载台10底部四角以用于支撑承载台10的四个支撑架11,沿行走平台1移动方向相对布置的其中两个支撑架11底部分别可转动的连接一个第一行走轮2且另外两个支撑架11底部分别安装有一个行走机构3,所述行走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架11底部的连接座30、设置在连接座30上的驱动组件31和至少两个可转动的连接在连接座30上的第二行走轮32,所述驱动组件31驱动至少其中一个第二行走轮32转动以使行走平台1沿设定的轨道行进。

具体的,所述第二行走轮32通过转轴33和轴承可转动的固定安装在连接座30上。其中一个转轴33上还连接有驱动齿轮34,所述驱动组件31包括电机35、与电机35输出轴连接的减速器36,减速器36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传动齿轮37,所述传动齿轮37与可转动的连接在连接座30上的惰轮38啮合且所述惰轮38与所述驱动齿轮34啮合。

本方案通过设置行走平台1,其包括承载台10和支撑在承载台10底部四角的四个支撑架11,行走平台1滑动设置在导轨上,其中沿导轨延伸方向相对布置的两个支撑架11底部分别可转动的连接一个第一行走轮2,第一行走轮2可滑动的设置在导轨上,另外两个支撑架11底部分别安装一个连接座30,连接座30上并列设置两个转轴33,转轴33两端均套设轴承,轴承外套设轴承座且轴承座固定安装在连接座30上以使转轴33可转动,转轴33中部均套设第二行走轮32,其中一个转轴33上还设有驱动齿轮34,连接座30上还连接有电机35,电机3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器36的输入轴,减速器36的输出轴上设置传动齿轮37,连接座30上还可转动的设置有惰轴,惰轴上设置惰轮38,惰轮38与传动齿轮37啮合且惰轮38还与驱动齿轮34啮合,由此将动力传递给其中一个第二行走轮32,第二行走轮32沿着导轨行进,从而使得行走平台1沿着导轨行进,安装在行走平台1上的雾炮机也随之移动,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

为避免行走平台1在行进过程中发生碰撞,沿行走平台1移动方向的两侧支撑架11上还分别设置有防撞机构4。所述防撞机构4包括两个间隔放置的支撑板40、可移动的设置在支撑板40上的撞杆41,撞杆41两端分别从支撑板40伸出且撞杆41中部固接压板42,压板42和靠近支撑架11一端的支撑板40之间套设弹簧43。通过设置撞杆41和弹簧43,当撞杆41前端碰到其他装置时,撞杆41向靠近支撑架11的一端移动,从而压板42对弹簧43进行压缩,弹簧43对撞杆41产生反作用力,进而起到缓冲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为进一步保证防撞机构4的可靠性,从靠近支撑架11的一端伸出的撞杆41底部还设置有导向轮44,所述导向轮44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撑架11上且所述导向轮44与撞杆41相切。通过设置导向轮44,撞杆41移动时始终与导向轮44相切,使得撞杆41沿特定的路径移动,避免因产生扭矩造成撞杆41断裂。

为有效保证装置的安全性,所述承载台10四周设有防护栏5,并安装有从地面延伸至承载台10的爬梯6。在承载台10四周设置防护栏5并设置爬梯6为操作人员在承载台10上的操作提供安全保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喷雾降尘用轨道式行走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平台,所述行走平台包括承载台和设置在承载台底部四角以用于支撑承载台的四个支撑架,其中两个支撑架底部分别可转动的连接一个第一行走轮,另外两个支撑架底部分别安装有一个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架底部的连接座、设置在连接座上的驱动组件和至少两个可转动的连接在连接座上的第二行走轮,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至少其中一个第二行走轮转动以使行走平台沿设定的轨道行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降尘用轨道式行走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走轮通过转轴和轴承可转动的固定安装在连接座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降尘用轨道式行走行车,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转轴上还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可转动的连接在连接座上的惰轮啮合且所述惰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喷雾降尘用轨道式行走行车,其特征在于:沿行走平台移动方向的两侧支撑架上还分别设置有防撞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雾降尘用轨道式行走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包括两个间隔放置的支撑板、可移动的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撞杆,撞杆两端分别从支撑板伸出且撞杆中部固接压板,压板和靠近支撑架一端的支撑板之间套设弹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雾降尘用轨道式行走行车,其特征在于:从靠近支撑架的一端伸出的撞杆底部还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撑架上且所述导向轮与撞杆相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降尘用轨道式行走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四周设有防护栏,并安装有从地面延伸至承载台的爬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喷雾降尘用轨道式行走行车,其包括行走平台,所述行走平台包括承载台和设置在承载台底部四角以用于支撑承载台的四个支撑架,其中两个支撑架底部分别可转动一个第一行走轮,另外两个支撑架底部分别安装有一个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架底部的连接座、设置在连接座上的驱动组件和至少两个可转动的连接在连接座上的第二行走轮,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至少其中一个第二行走轮转动以使行走平台沿设定的轨道行进。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设置行走平台,并设置第一行走轮和行走机构,使行走平台沿设定的轨道行进,使得安装在行走平台上的雾炮机的喷雾范围增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周林;刘国洲;陈文;秦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昌市凯诺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2
技术公布日:2020.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