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装置中的中温变换催化剂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914814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氢装置中的中温变换催化剂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制氢装置中。一氧化碳加水蒸汽的制氢过程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利用废一氧化碳中温变换催化剂中的铬铁组份制备该中温变换催化剂,其主相Fe3-xCr2O4。
一氧化碳中温变换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合成氨工业及其它制氢装置中的一氧化碳加水蒸汽的催化制氢过程。通常从一氧化碳变换炉卸出的废催化剂作为废弃物而丢弃,既降低了金属利用率,又污染了环境。
一氧化碳中温变换催化剂的常规生产方法是以硫酸亚铁、铬酸等为原料,经还原、中和、热煮,热水冲洗和高温煅烧等工艺过程而制成。原料价格较高,能量消耗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废催化剂制备一氧化碳中温变换催化剂的方法。使废催化剂得到回收利用,提高金属利用率、降低原料和能量的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叙述如下将含有65~80%的Fe′2O3和8~12%的Cr2O3的废催化剂粉碎。粉碎度为-100目>45%。用适量的90℃以上的热水使粉碎后的废催化剂湿润,再加入浓度为98%的浓硫酸进行酸溶,尔后向其中投入刨花铁屑,提高铁比,要求Fe2+/Fe3+为1.0~2.0,之后用90℃以上的热水稀释。使Fe2O3含量控制在80~200g/l。完成酸溶调制过程。将调制后的铬铁液注入浓度为20%的氨水中进行中和反应,中和母液PH>7,中和结束后,静置5~20分钟,加水稀释,澄清,排出上层母液。再加入浓度为30%的烧碱进行陈化,陈化时间>2.5小时,陈化母液PH>9。随后用冷水冲洗,洗后的料浆经过滤后,在120~140℃温度下烘干,配入少量的苛性钾碳和、造粒,再在120~140℃温度下干燥,拌入0.6~1.0%的石墨、压片成型,即得成品。
浓硫酸的稀释热为废催化剂的酸溶热源,酸溶过程为液固相化学置换过程,两相接触面积对酸溶反应的正常进行关系很大,因而需确保粉料的细度和湿润均匀性。酸溶前应用适量热水湿润,再将浓硫酸迅速注入予热了的湿料中。废催化剂∶热水∶浓硫酸(重量比)=100∶35~55∶110~140。
酸溶调制是形成特定沉淀物的必需准备。调制过程包括溶液浓度的调节和铁比控制。溶液浓度调节是以热水为介质,使溶液稀释至规定指标,铁比(Fe2+/Fe3+)的控制是通过加刨花铁屑实现的,Fe+2Fe3+((H+))/() 3Fe2+,刨花铁屑的加入增加了Fe2+的含量,提高铁比,同时降低了游离酸的含量。刨花铁屑的用量约为废催化剂重量的5~9%。
为确保铬铁共沉淀主相,拟采用中和法,以工业氨水为沉淀剂,进行铬铁组份的共沉淀,中和过程是变速反应,为保持其高pH值,故采用分步中和法,即将铬铁液分多次加入,废催化剂与氨水的重量比为1∶2~3,为避免中和生成物水解,导致PH下降,中和后应将中和母液与沉淀物分离,并用废催化剂重量3~5%的烧碱陈化沉淀物,在常温、高PH值条件下生成Fe〔(Fe、Cr)O2〕2·XH2O类水合物沉淀。该沉淀物在常温下即能失水,故本发明免除了高温煅烧工序。
本发明所制得的催化剂其活性组分为Fe3O4化学组成为Fe2O3-75~85%,Cr2O3-9~11%。活性温度为350℃。在530℃,空速2000hr-1条件下耐热15小时后,350℃温度下所测定的一氧化碳转化率≥40%,压碎强度≥196.0N/cm,低强度百分率≤10%。成品的表面铬原子分布均匀,表面与体相上,铬铁分布一致,铬元素进入氧化铁晶格,形成扭曲、歧变、晶格破坏温度达654℃。比B113型中温变换催化剂高54℃。
本发明由于回收了废催化剂中的有效成份。所用的其它原料也便宜易得、工艺简单,并省略了催化剂常规生产中的热煮,高温煅烧等工序。原料成本和能量消耗大大降低。生产过程中自始至终没有Cr6+这种致癌物质出现,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加以详细介绍。
实例一将100kg废催化剂粉碎成一定的细度后盛入吊桶,加入化铁桶中,为来自高位槽的55kg90℃的热水湿润。借助真空,将酸坛中的浓度为98%的浓硫酸吸入硫酸高位槽。放经计量桶后,加入化铁桶中与桶内予热了的湿料反应,浓硫酸用量为110kg,再投入刨花铁屑6kg,反应完毕,加热水稀释、使溶液中Fe2O3含量为80~200g/l。由铁液泵将所得铬铁液分几次注入已存有200kg工业氨水的中和桶内,中和结束、静置10分钟左右,加水稀释、澄清、排出上层母液,加入4.5kg烧碱陈化2.5小时。随后放入冲洗池用冷水冲洗,洗后料浆送入料浆桶,经吸滤机过滤后转上烘台,在120℃温度下烘干,再加入0.5kg苛性钾碾和、造粒。再在120℃下烘干,配以0.7kg的石墨拌匀,经压片成型,即可得95kg成品催化剂。
实例二将100kg废催化剂粉碎至一定的细度后盛入吊桶,加入化铁桶中,用来自高位槽的45kg95℃的热水湿润,借助真空,将酸坛中的浓硫酸吸入高位槽,经计量桶计量,将120kg浓硫酸加入化铁桶与桶内湿料反应,再投入5kg刨花铁屑,反应完毕,加热水稀释,使其中Fe2O3含量为80~200g/l。由铁液泵将所得铬铁液分多次注入已存有230kg氨水的中和桶内进行中和反应,中和后静置15分钟,加水稀释、澄清,排出上层母液,加3kg烧碱陈化3小时,随后放入冲洗池用冷水冲洗,洗后料浆送入料浆桶,经吸滤机过滤后转上烘台,在130℃温度下烘干,加入约0.8kg的苛性钾碾和、造粒,再在135℃温度下烘干,配以0.6kg的石墨粉拌匀,经压片成型,可得94kg的成品催化剂。
实例三将100kg废催化剂粉碎至一定的细度后盛入吊桶,加入化铁桶中,用来自高位槽的40kg100℃的热水湿润,借助真空,将酸坛中的浓度为98%的浓硫酸吸入高位槽中,放经计量桶,使130kg浓硫酸加入盛有废催化剂的化铁桶中进行酸溶,再投入7kg的刨花铁屑,反应完毕后,加热水稀释,用铁液泵将所得铬铁液分多次注入已盛入270kg的中和桶中,中和反应后,静置10分钟左右,加水稀释、澄清,排出上层母液,再加入4kg30%的烧碱陈化3.2小时,随后放入冲洗池用冷水冲洗,洗后料浆送入料浆桶,经吸滤机过滤后转上烘台,在140℃温度下烘干,加入0.9kg苛性钾碾和、造粒,再在135℃下烘干,又配以0.7kg石墨粉拌匀,经压片成型,即得96kg的成品催化剂。
实例四100kg废催化剂经粉碎至一定细度后盛入吊桶。加入化铁桶内,加35kg100℃的热水湿润,高位槽中的浓硫酸经计量桶计量,将140kg浓硫酸加入盛有废催化剂的化铁桶中,接着投入8kg的刨花铁屑。调节铁比,之后用热水稀释。由铁液泵将所得稀释液分多次注入存有290kg的工业氨水的中和桶中。中和完毕,静置,加水稀释,澄清,排出上层母液后,加入5kg烧碱陈化3小时以上,随后在冲洗池中用冷水冲洗,洗后料浆送入料浆桶,经吸滤机过滤后,在135℃温度下烘干,再加入1kg苛性钾碾和,造粒,再在140℃温度下烘干,之后配以1kg石墨粉拌匀,经压片成型,即得97kg的成品催化剂。
实例五将100kg废催化剂粉碎,加入化铁桶中,用40kg95℃的热水湿润,经计量的140kg浓硫酸注入化铁桶中对废催化剂进行酸溶,再投入9kg刨花铁屑调节铁比,之后用热水稀释,使其中Fe2O3含量为80-200g/l。用铁液泵将所得的稀释液分多次注入存有300kg的工业氨水的中和桶内,中和结束,静置,加水稀释,澄清,排出上层母液,再加入4.5kg烧碱陈化2.5小时以上,随后在冲洗池中用水冲洗,洗后料浆送入料浆桶,经过滤机过滤后,在125℃下烘干,再加入0.7kg苛性钾碾和,造粒,再在125℃温度下烘干,之后配以0.9kg石墨粉拌匀,经压片成型,即得95kg的成品催化剂。
权利要求
1.一种一氧化碳中温变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回收含有65~80%的Fe2O3和8~12%的Cr2O3的废中温变换催化剂中的铬铁组份制备该一氧化碳中温变换催化剂,其中包括中和陈化后的沉淀物经冷水冲洗后,进行过滤、干燥,再加入废催化剂重量0.5~1.0%的苛性钾碾和、造粒,再在120~140℃温度下干燥后加废催化剂重量0.6~1.0%的石墨拌和,压片成型等,本发明的特征在于a将废催化剂粉碎后b用热水湿润,再c加入浓度为98%的浓硫酸进行酸溶,之后d加入刨花铁屑调节铁比,然后e用热水稀释,将稀释液分多次f注入浓度为20%的工业氨水中,中和后分离得到沉淀物。在沉淀物中g加入浓度为30%的烧碱陈化,尔后h用水冲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废催化剂∶热水∶浓硫酸∶刨花铁屑∶氨水∶烧碱(重量比)=100∶35~55∶110~140∶5~9∶200~300∶3~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废催化剂粉碎度为-100目>4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热水温度≥9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刨花铁屑后,使Fe2+/Fe3+=1~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热水稀释后,溶液中Fe2O3含量为80~200g/l。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烧碱陈化时间大于2.5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回收废中温变换催化剂中的铬铁组分制备一种适用于合成氨工业和其它制氢装置中的一氧化碳加水蒸汽的制氢过程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废催化剂进行粉碎、热水湿润、浓硫酸酸溶、铁比调节、氨水和烧碱的中和陈化等工艺过程制成该催化剂。运用本发明,免除了该催化剂常规生产中的六价铬、硫酸亚铁等原料和热煮、高温煅烧等工艺过程,既降低了原料消耗和能耗,又简化了工艺,还减轻了废催化剂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文档编号B01J38/00GK1062330SQ90109829
公开日1992年7月1日 申请日期1990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11日
发明者谢存智 申请人:衢州化学工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