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门涂装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9117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门涂装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门涂装的夹具。
【背景技术】
[0002]在汽车的涂装工艺中,白车身要经过前处理电泳工段和面漆工段,在前处理电泳工段,车门内板需要相对于侧围钣金打开一定的角度,而在面漆工段,车门关闭,使得车门内板与侧围钣金尽量组成平整的车身,以保证面漆质量。
[0003]基于上述加工要求,传统技术中,在前处理电泳工段,需要采用一套车门夹具实现车门内板与侧围钣金之间的定位,以保证车门内板与侧围钣金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而在面漆工段,则采用另一套车门夹具,使得车门内板相对于侧围钣金关闭。然而,采用上述的两套车门夹具后,车门夹具本身具有一定的成本,而切换两套车门夹具也增加了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直接导致整个涂装工艺的成本过高。
[0004]因此,如何缓解汽车的涂装工艺成本过高这一问题,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门涂装的夹具,该夹具能够降低涂装工艺的成本。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车门涂装的夹具,包括车门定位部以及与所述车门定位部相连的第一侧围定位部和第二侧围定位部,所述第一侧围定位部中具有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二侧围定位部中具有第二夹持槽,在前处理电泳工段,所述车门定位部与车门内板定位连接,侧围钣金卡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槽中,以使所述车门内板相对于所述侧围钣金具有预设打开角度,在面漆工段,所述车门定位部与所述车门内板定位连接,所述侧围钣金卡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槽内。
[0008]优选地,在上述夹具中,所述第一侧围定位部包括与所述车门定位部连接的连接杆以及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端部的U形杆,所述第一夹持槽为所述U形杆的内槽。
[0009]优选地,在上述夹具中,所述第二侧围定位部包括与所述车门定位部连接的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所述第一夹持杆和所述第二夹持杆之间具有预设间隙,以形成所述第二夹持槽。
[0010]优选地,在上述夹具中,所述第一夹持杆相对于所述车门定位部固定,且所述第一夹持杆位于所述侧围钣金的外侧,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第二夹持杆固定连接,且两者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杆转动连接,以形成夹具打开位置。
[0011]优选地,在上述夹具中,所述第一夹持杆上靠近所述侧围钣金的一侧固设限位部,所述第二夹持杆或所述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挡杆,在所述夹具打开位置,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挡杆随所述第二夹持杆运动所形成的转动行程之外,在所述前处理电泳工段和所述面漆工段,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挡杆随所述第二夹持杆运动所形成的转动行程上。
[0012]优选地,在上述夹具中,所述限位部为弯折杆,所述弯折杆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夹持杆固定,所述弯折杆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夹持杆之间固设基杆,所述第二夹持杆和所述连接杆均通过套筒与所述基杆转动连接。
[0013]优选地,在上述夹具中,所述第一夹持杆上固设安装套,所述挡杆包括安装段以及与所述安装段相固定的第一挡接段,所述安装段活动套装于所述安装套内部,在所述前处理电泳工段和所述面漆工段,所述第一挡接段伸向所述弯折杆的内侧,且所述第一挡接段位于所述弯折杆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持杆和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弯折杆的另一侧。
[0014]优选地,在上述夹具中,所述挡杆还包括第二挡接段,所述第一挡接段和所述第二挡接段分别固定于所述安装段的两端,且所述第二挡接段与所述安装套的端面相挡接。
[0015]优选地,在上述夹具中,所述挡杆还包括操作段,所述操作段与所述第一挡接段或所述第二挡接段固定连接,且所述操作段外伸于所述第二夹持杆与所述连接杆构成的平面。
[0016]优选地,在上述夹具中,所述车门定位部包括弹簧夹、卡板和固定杆,所述弹簧夹通过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第一夹持杆固定连接,所述卡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持杆上,所述弹簧夹的端部具有与所述车门内板上的防盗支架安装孔插装的插杆,所述卡板上具有与车门内板的上沿相卡置的卡槽。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门涂装的夹具,其包括车门定位部以及与所述车门定位部相连的第一侧围定位部和第二侧围定位部,第一侧围定位部中具有第一夹持槽,第二侧围定位部中具有第二夹持槽。在前处理电泳工段,车门定位部与车门内板定位连接,侧围钣金卡置于第一夹持槽中,以使车门内板相对于侧围钣金具有预设打开角度,即可进行电泳操作;在面漆工段,侧围钣金与第一夹持槽脱离,关闭车门内板,此时车门定位部与车门内板仍然定位连接,侧围钣金则卡置于第二夹持槽内,以保证车门内板相对于侧围钣金关闭,以便于面漆操作的进行。
[0018]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夹具在前处理电泳工段和面漆工段均能对车门内板进行定位,使得车门内板在两种状态下相对于侧围钣金保持不同的状态,以便于前处理电泳操作和面漆操作可靠地进行。显然,相比于传统技术中必须采用两套夹具的工作方式,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夹具的数量,进而降低夹具本身的成本、切换夹具的人力成本和夹具的管理成本,进而降低涂装工艺的总体成本。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具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具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具的第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具的第二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具的第三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挡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弹簧夹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具在前处理电泳工段的配合示意图;
[0028]图9为图8所示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具在面漆工段的配合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1-车门内板,12-侧围钣金,21-U形杆,22-连接杆,31-第一夹持杆,32-第二夹持杆,33-限位部,34-挡杆,341-安装段,342-第一挡接段,343-第二挡接段,344-操作段,35-基杆,36-套筒,37-安装套,41-弹簧夹,42-卡板,43-固定杆,44-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33]如图1-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车门涂装的夹具,其包括车门定位部、第一侧围定位部和第二侧围定位部,其中:
[0034]车门定位部用于与车门内板11定位连接,具体可借助车门内板11上的已有结构实现定位,例如孔位、槽位、板类结构等等,在前处理电泳工段和面漆工段,车门定位部始终与车门内板11定位连接;
[0035]第一侧围定位部与车门定位部相连,其用于在前处理电泳工段与侧围钣金12定位连接,其上具有第一夹持槽,在前处理电泳工段,侧围钣金12卡置于该第一夹持槽中,以使车门内板11相对于侧围钣金12具有预设打开角度,该第一侧围定位部具体可采用板件结构;
[0036]第二侧围定位部与车门定位部相连,其用于在面漆工段与侧围钣金12定位连接,其上具有第二夹持槽,在面漆工段,侧围钣金12卡置于第二夹持槽内。
[0037]采用上述夹具后,在前处理电泳工段,车门定位部与车门内板11定位连接,侧围钣金12卡置于第一夹持槽中,以使车门内板11相对于侧围钣金12具有预设打开角度,即可进行电泳操作;在面漆工段,侧围钣金12与第一夹持槽脱离,关闭车门内板11,此时车门定位部与车门内板11仍然定位连接,侧围钣金12则卡置于第二夹持槽内,以保证车门内板11相对于侧围钣金12关闭,以便于面漆操作的进行。
[0038]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具在前处理电泳工段和面漆工段均能对车门内板11进行定位,使得车门内板11在两种状态下相对于侧围钣金12保持不同的状态,以便于前处理电泳操作和面漆操作可靠地进行。显然,相比于传统技术中必须采用两套夹具的方式,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夹具的数量,进而降低夹具本身的成本、切换夹具的人力成本和夹具的管理成本,进而降低涂装工艺的总体成本。
[0039]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侧围定位部包括与车门定位部连接的连接杆22以及固定于连接杆22的端部的U形杆21,第一夹持槽为U形杆21的内槽,即第一夹持槽为U形槽。当侧围钣金12卡置于U形杆21的内槽中后,一旦车门内板11出现转动趋势,U形杆21的两个侧杆将阻挡车门内板11的转动,进而达到定位的作用。此种第一侧围定位部采用结构比较简单的杆件组成,进而简化整个夹具的结构。
[0040]进一步地,上述第二侧围定位部可包括与车门定位部连接的第一夹持杆31和第二夹持杆32,第一夹持杆31和第二夹持杆32之间具有预设间隙,以形成第二夹持槽。该第二夹持槽比第一夹持槽更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