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砖瓦窑炉烟气脱硫除尘的净化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80166阅读:来源:国知局
10—PM2.5之间的微尘及颗粒物。
[0046]2.对经第一次除尘处理后的烟气进行循环脱硫处理:
[0047]2.1脱硫过程:
[0048]通过碱栗12将钠碱罐11中的Na2C03输送至浆液池9中作为脱硫剂,再通过吸收塔浆液循环栗10将浆液池9中的脱硫剂输送至脱硫剂喷淋腔室8 ;同时将经一次除尘处理后的烟气输送至脱硫塔中部的脱硫剂喷淋腔室8,脱硫剂喷淋腔室8内设有数道脱硫液喷淋装置,该喷淋装置向烟气喷洒由浆液池9输送来的脱硫剂,脱硫剂与烟气产生化学反应,起到对烟气的脱硫作用。
[0049]该脱硫过程的化学反应如下:
[0050]Na2C03+S02<—?.Na 2S03+C02,
[0051 ] 2Na0H+S02<- Na 2S03+H20,
[0052]Na2S03+S02+H20 <- 2NaHS03,
[0053]其中,脱硫剂的成分为Na2C0#P NaOH, Na 2C03是由钠碱罐提供,NaOH是由碱液池13提供的,烟气中含有S02,脱硫反应后生成的浆液为包括Na2C03、Na2S03^P NaHSO 3的混合溶液。
[0054]2.2再生脱硫剂过程:烟气经脱硫剂喷淋腔室8进行完脱硫处理后,会产生浆液,将浆液收集至脱硫塔底部的浆液池9,然后再将该浆液输送至再生氧化池6中与Ca (0H) 2进行氧化反应,即生成再生脱硫剂NaOH和Na2S03;
[0055]再生过程的化学反应如下:
[0056]2NaHS03+Ca (0H) 2<- Na 2S03+CaS03 J, +2H 20,
[0057]Na2S03+Ca (OH) 2<- 2Na0H+CaS0 3 J,。
[0058]2.3循环脱硫处理过程:将上述制得的再生脱硫剂通过沉淀池15和回流栗16输送至浆液池9,浆液池9通过吸收塔浆液循环栗10将再生脱硫剂输送至脱硫剂喷淋腔室8,作为脱硫剂继续使用,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循环脱硫处理过程。
[0059]同时,在浆液池9中的浆液碱性较弱时,可以通过碱液池13向浆液池9补充NaOH。
[0060]3.对经脱硫处理后的烟气进行二次除尘:
[0061]将经脱硫处理后得到的烟气输送至脱硫塔顶部的雾化喷淋腔室7,雾化喷淋腔室7顶部设置有若干道超声波雾化水浴喷淋装置,超声波雾化水浴喷淋装置将工艺水转换成超细的干雾状态,以对其内的烟气进行二次除尘处理,可以去除当量直径小于PM2.5的细微颗粒物,最后通过雾化喷淋腔室7的输出管道排出符合标准的清洁烟气。
[0062]超声波雾化水浴喷淋装置可产生颗粒直径为1 μ m?100 μ m的超细干雾,超细干雾颗粒非常细密,充分增加了其与烟气中剩余细颗粒物的接触面积,干雾颗粒与细颗粒物碰撞并凝聚,形成团聚物,团聚物不断变大变重,直至最后自然沉降至脱硫塔下方的浆液池9,达到消除细颗粒物的目的。超声波雾化水浴喷淋装置所产生的干雾颗粒40%左右的粒径在2.5 μπι以下,对去除烟气中残留的当量直径为PM2.5以下的细微颗粒物作用明显。
[0063]4.在再生氧化池6中进行完脱硫剂的再生反应后,会产生沉淀CaS03,将沉淀收集至沉淀池15,在沉淀池15内对沉淀CaS03进行氧化反应并生成石膏,将石膏依次通过石膏栗14和脱硫渣处理系统17排放出去,将沉淀转化为石膏后再将其排放出去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0064]生成石膏的氧化反应如下:
[0065]3/2H20+CaS03.l/2H20+l/202— CaSO 4.2Η20 J,。
[0066]本发明的一种对砖瓦窑炉烟气脱硫除尘的净化装置,设计了脱硫剂循环再生系统,使得脱硫剂可以循环利用,脱硫除尘效率高,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运行费用,而且该脱硫剂循环再生系统的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0067]本发明的一种对砖瓦窑炉烟气脱硫除尘的净化装置,首先选用布袋除尘器1搭配新型的聚酰亚胺纤维或玻璃纤维材质的滤袋对烟气进行第一次除尘,可有效去除当量直径为ΡΜ10—ΡΜ2.5的微尘及颗粒物。打破了本行业中不能使用布袋除尘器对烟气进行除尘的偏见,同时解决了现有使用旋风除尘器除尘时,对当量直径为ΡΜ10—ΡΜ2.5之间的颗粒物过滤效果差的问题。
[0068]本发明的一种对砖瓦窑炉烟气脱硫除尘的净化装置,采用超声波雾化水浴喷淋装置对烟气进行第二次除尘。选用可产生颗粒直径为1 μπι?100 μm的超细干雾超声波雾化水浴喷淋装置,超细干雾颗粒非常细密,充分增加了其与烟气中剩余细颗粒物的接触面积,干雾颗粒与细颗粒物碰撞并凝聚,形成团聚物,团聚物不断变大变重,直至最后自然沉降至脱硫塔下方的浆液池9,达到消除细颗粒物的目的,对去除烟气中当量直径小于PM2.5的微尘及颗粒物的作用明显。同时,依次采用布袋除尘器和超声波雾化水浴喷淋装置对烟气进行两次除尘,使得烟气的净化效果更佳。
【主权项】
1.一种对砖瓦窑炉烟气脱硫除尘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烟气进行一次除尘的袋式除尘器(1)、吸收塔以及脱硫剂循环再生系统,所述的吸收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为:用于对烟气进行二次除尘处理的雾化喷淋腔室(7)、用于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脱硫剂喷淋腔室(8)和用于储存脱硫剂的浆液池(9); 其中,所述的袋式除尘器(1)包括耐高温材质的除尘袋,所述的袋式除尘器(1)上设有用于接收待净化砖瓦窑炉烟气的进气管道;所述袋式除尘器(1)的排气管通过引风机(2)连通至所述脱硫剂喷淋腔室(8)的进气管道,所述脱硫剂喷淋腔室(8)上方设有排气管道并连通至所述雾化喷淋腔室(7),所述雾化喷淋腔室(7)上设有用于排出净化烟气的排气口 ;所述的浆液池(9)通过吸收塔浆液循环栗(10)连通至脱硫剂喷淋腔室(8),所述的吸收塔浆液循环栗(10)用于将浆液池(9)中的脱硫剂输送至脱硫剂喷淋腔室(8);所述的雾化喷淋腔室(7)和脱硫剂喷淋腔室(8)均通过浆液管道连通至所述的浆液池(9),所述的浆液池(9)用于收集雾化喷淋腔室(7)和脱硫剂喷淋腔室(8)产生的浆液;所述脱硫剂循环再生系统与所述的浆液池(9)连通并为其提供脱硫剂和再生脱硫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喷淋腔室(7)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道用于形成超细干雾的超声波雾化水浴喷淋装置,所述的超声波雾化水浴喷淋装置形成的超细干雾的颗粒直径为1 μπι?100 μπι。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剂喷淋腔室(8)内沿竖直方向并列设置有三排或三排以上的喷淋组,所述的每排喷淋组包括若干个喷淋头,每个所述的喷淋头均通过所述的吸收塔浆液循环栗(10)与所述的浆液池(9)连通。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硫剂循环再生系统包括脱硫剂配比系统、氧化剂配比系统和再生氧化池6 ; 所述脱硫剂配比系统连通至所述浆液池(9),所述脱硫剂配比系统用于为浆液池(9)提供脱硫剂; 所述氧化剂配比系统连通至再生氧化池6,所述氧化剂配比系统用于向再生氧化池6输送脱硫剂再生过程需要的氧化剂,再生氧化池6用于提供再生脱硫剂的化学反应场所; 所述再生氧化池6与所述浆液池(9)双向连通,所述浆液池(9)通过浆液输送管道将浆液输送至所述再生氧化池6,并与所述氧化剂反应生成再生脱硫剂;所述再生氧化池6通过再生脱硫剂输送管道将制备的再生脱硫剂输送至所述浆液池(9)。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硫剂配比系统,包括与所述浆液池(9)连通且用于提供Na2C0j^钠碱罐(11),还包括与所述浆液池(9)连通且用于提供工艺水的工艺水箱(3)。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剂配比系统包括工艺水箱(3)和石灰石粉储仓4,所述工艺水箱(3)和石灰石粉储仓4均连接至石灰石浆液箱(5)并在石灰石浆液箱(5)中生成氧化剂Ca(0H)2,所述的石灰石浆液箱(5)连通至再生氧化池(6)用于向再生氧化池(6)输送氧化剂。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氧化池6的再生脱硫剂输送管道上设有用于收集沉淀物的沉淀池(15),沉淀池(15)通过回流栗(16)连接至所述浆液池(9)0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15)通过沉淀输出管道依次连接有石膏栗(14)和脱硫渣处理系统(17),所述的沉淀池(15)用于将沉淀生成石膏并通过脱硫渣处理系统(17)排出。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脱硫剂输送管道连接有为所述浆液池(9)补充碱液的碱液池(13)。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的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袋式除尘器对砖瓦窑炉烟气进行一次除尘,去除烟气中当量直径为PM10—PM2.5的细微颗粒物; 步骤2、对经一次除尘处理后的烟气喷淋脱硫剂,完成对烟气的脱硫过程,将喷淋后产生的浆液与Ca(0H)2反应生成再生脱硫剂,然后使用再生脱硫剂对烟气进行喷淋,实现了脱硫剂的循环处理过程; 步骤3、通过超声波雾化水浴喷淋装置对经步骤2脱硫处理后的烟气进行二次除尘,去除烟气中当量直径小于PM2.5的细微颗粒物,最后排出符合标准的清洁烟气。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公开了一种对砖瓦窑炉烟气脱硫除尘的净化装置,包括用于对烟气进行一次除尘的袋式除尘器、吸收塔以及脱硫剂循环再生系统,吸收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为:用于对烟气进行二次除尘处理的雾化喷淋腔室、用于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脱硫剂喷淋腔室和用于储存脱硫剂的浆液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窑炉尾气除尘脱硫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IPC分类】B01D53/80, B01D53/48, B01D53/96, B01D50/00
【公开号】CN105233604
【申请号】CN201510683262
【发明人】权宗刚, 张一博, 杨思宇, 浮广明
【申请人】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