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料混合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86792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浆料混合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浆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当前的造纸行业的制浆系统中,浆料混合基本上是简单的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混合浆池中,通过混合浆池的搅拌器进行混合,达到混合效果。
[0003]这种混合方式对不同的浆种进行混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浆料混合的混合不均匀,浆料混合程度的不稳定,需要浆池搅拌器长期搅拌才能达到工艺要求,增加了制浆系统的能耗。
[0004]中国专利201020134071.8,公开一种浆料混合设备,包括浆料搅拌装置和与浆料搅拌装置循环连通的浆料容器,所述浆料容器外周分布有至少一组超声波分散装置。其结构所带来的效果相对不佳,导致使用性能相对较弱。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性能更加出色的浆料混合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0007]—种浆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所述的混合筒中设有套筒,所述的套筒的外壁、混合筒的内壁分别设有均匀分布的半圆突点,所述的混合筒的上端分别设有与混合筒相连通的上混合进口管和下混合进口管,所述的上混合进口管与下混合进口管呈上下同侧分布;
[0008]所述的套筒的外壁、混合筒的内壁、半圆突点的表面分别设有抛光层,所述的混合筒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的宽度从上端至下端逐渐缩小。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混合筒的度为为1000mm。
[0010]在进混合池的管道上面安装一套浆料混合装置,在浆料进入混合池前通过浆料混合器预先对两种浆料进行有效均匀的混合,浆料在进入混合浆池后,基本已经达到了均匀的混合效果,浆池搅拌器只需保持日常的正常工作,无需对浆料的混合做过多的搅拌。
[0011]浆料混合装置大大提高了浆料混合的效率,降低了制浆系统的能耗。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浆料混合装置,结构紧凑,提高使用性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6]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浆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1,所述的混合筒1中设有套筒2,所述的套筒2的外壁、混合筒1的内壁分别设有均匀分布的半圆突点3,所述的混合筒3的上端分别设有与混合筒1相连通的上混合进口管4和下混合进口管5,所述的上混合进口管4与下混合进口管5呈上下同侧分布;
[0017]所述的套筒2的外壁、混合筒1的内壁、半圆突点的表面分别设有抛光层,所述的混合筒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6,所述的出料口 6的宽度从上端至下端逐渐缩小。
[0018]所述的混合筒1的度为为1000mm。
【主权项】
1.一种浆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筒(1),所述的混合筒(1)中设有套筒(2),所述的套筒(2)的外壁、混合筒(1)的内壁分别设有均匀分布的半圆突点(3),所述的混合筒(3)的上端分别设有与混合筒(1)相连通的上混合进口管(4)和下混合进口管(5),所述的上混合进口管(4)与下混合进口管(5)呈上下同侧分布; 所述的套筒(2)的外壁、混合筒(1)的内壁、半圆突点的表面分别设有抛光层,所述的混合筒(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6),所述的出料口(6)的宽度从上端至下端逐渐缩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筒(1)的度为为1000mmo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浆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所述的混合筒中设有套筒,所述的套筒的外壁、混合筒的内壁分别设有均匀分布的半圆突点,所述的混合筒的上端分别设有与混合筒相连通的上混合进口管和下混合进口管,所述的上混合进口管与下混合进口管呈上下同侧分布。浆料混合装置结构紧凑,提高使用性能,可靠性高。
【IPC分类】B01F3/20, B01F5/00
【公开号】CN204996346
【申请号】CN201520725485
【发明人】张亮
【申请人】杭州大路装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