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卧式回转波浪床煤气化生产工艺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96999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L型卧式回转波浪床煤气化生产工艺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炭气化的生产方法及其专用煤炭气化设备系统,具体涉及一种 日气化煤量多产气量大、碳转化率高、冷煤气效率高、耗能低、可以气化劣质煤炭的L型卧 式回转波浪床煤气化生产工艺及其专用煤气化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煤资源过快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日益加大。中国、美国、印度等80 %的电力 来自于直接燃煤。迅速改变燃煤电厂(锅炉直接燃煤蒸汽间接做功)的传统落后工艺是节能 减排、遏制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突破点。传统的煤气化固定床、流化床、喷流 床的技术工艺的主要性能数据在下表中列举了出来
权利要求
一种L型卧式回转波浪床煤气化生产工艺,其特征是至少包括以下步骤A.煤炭分级气化(1)煤炭粉碎后,加入到一立式气化炉中,在压力8 11公斤、温度400 550℃下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应完成第一次气化,将煤炭中的易挥发物质气化析出; (2)煤炭从上述立式气化炉中流出进入另一立式气化炉,在压力13 16公斤、温度500 690℃下进行第二次气化,将煤炭中的焦油析出;(3)煤炭从步骤(2)的立式气化炉流出进入一卧式回转炉,该卧式回转炉的耐火衬为波浪形,在回转炉的运动下,煤炭不停地呈波浪形从顶部向低部翻腾移动,完成第三次气化;炉内压力为23 25公斤,温度为700 1110℃;B.气体净化将步骤(1)、(2)和(3)产生的气体分别同时进行以下处理,然后再将处理后的气体混合,进行综合脱硫处理,得到洁净气体b1.将步骤(1)产生的气体进行除尘处理;b2.将步骤(2)产生的气体进行捕焦处理;b3.将步骤(3)产生的气体进行脱硫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煤炭的流量为40-140吨/小时;一级 气化炉中氧气流量为4000-8000 m3/h,水蒸气流量为3-6吨/小时;二级气化炉中氧气流量 为4000-8000 m3/h,水蒸气流量为3-6吨/小时;三级气化炉中氧气流量为8000-16000 m3/ h,水蒸气流量为6-12吨/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煤炭的日气化煤量为1000-3000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煤碳粉碎后的粒径为0.l-6mm,粉 碎的煤炭中煤末的含量在20%-3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三级气化炉的回转速度为2-20转/分。
6.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L型卧式回转波浪床煤气化生产工艺的生产 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三个气化炉,其特征是一级气化炉(1)为立式气化炉,用于气化煤 炭中的挥发分,二级气化炉(2)为立式气化炉,用于析出煤炭中的焦油,三级气化炉(3)为 卧式回转炉,用于煤炭的充分气化;其中,一级气化炉的底部与二级气化炉的顶部相连,二 级气化炉的底部与三级气化炉的顶部相连;所述三级气化炉的顶部高于底部,三级气化炉 内设有波浪形耐火衬(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一级气化炉的上部设有一级出气 口(5),二级气化炉的上部设有二级出气口(6),三级气化炉的上部设有三级出气口(7);所 述一级、二级和三级气化炉的下部均设有氧气喷入口(8)和水蒸气喷入口(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净化系统,净化系统包括对各 级气化炉中产生的气体进行单独净化的分级净化系统和对气体进行综合脱硫处理的综合 净化系统(13),其中分级净化系统包括各自独立的除尘设施(10)、捕焦设施(11)和脱硫设 施(12),所述除尘设施的一端与一级出气口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综合净化系统相连,捕 焦设施的一端与二级出气口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综合净化系统相连,脱硫设施的一端 与三级出气口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综合净化系统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是一级、二级和三级气化炉的顶部和底部 均设有压力锁(14),用于气化炉之间的连接和煤流量的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是三级气化炉与地面成5° -25°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型卧式回转波浪床煤气化生产工艺,步骤包括煤炭粉碎,加入到一立式气化炉中,析出易挥发物质;煤炭进入下一气化炉,析出焦油;煤炭进入卧式回转炉进行充分气化;将各个气化炉中产生的气体先进行分别净化,然后综合脱硫处理,得洁净气体。本发明的工艺大幅度提高了煤炭利用效率、碳转化率、冷媒气效率等性能指标,适合于联合循环发电、城市居民燃气、工业燃气及交通供应燃气供应等行业。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工艺所用的生产系统,本系统吸收了固定床流化床喷流床工艺的优势,它具备了运行稳定,能耗低和日气化煤量多,产气量大且对煤种要求极为宽泛的优势,大大降低了煤气化生产系统的建设造价和运行成本。
文档编号C10J3/84GK101955801SQ201010509269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5日
发明者张长东 申请人:山东联合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