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油模型化合物中酚、醛的转化方法

文档序号:5121076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油模型化合物中酚、醛的转化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一种生物油模型化合物中酚、醛的转化方法,先称取生物油、甲醇、水、催化剂,将生物油模型化合物、甲醇、水及催化剂投入高压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达到1.5~3.0MPa,搅拌速度260~300r/min,在120~200℃下反应6~10h,待反应结束后,冷却,收集产物。生物油模型化合物在雷尼镍催化剂的作用下,甲醇水相重整制氢反应产生的氢气原位地应用于酚、醛的液相加氢合成醇的反应,从而实现了将生物油不稳定、易腐蚀的组分酚和醛转化为稳定、易燃的组分醇和酮,整个反应不需要外部提供氢源,操作条件温和,成本低。酚的转化率可达93.1%,醛的转化率可达97.9%,醇、酮的总选择性可达92.6%。
【专利说明】一种生物油模型化合物中酚、醛的转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油的改性方法,具体来说是一种生物油 模型化合物中酚、醛的转化方法。
[0002]

【背景技术】
[0003]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质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取高品位、 易储存、易运输、能量密度高且使用方便的液体燃料(生物油),这种液体燃料不仅可以直 接用于燃烧,而且可通过进一步加工改性为柴油或汽油用作动力燃料,此外还可以从中提 取具有商业价值的化工产品。生物油与碳氢燃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别很大,它的高含水量、 高含氧量、高黏度、低热值等性质大大阻碍了其作为碳氢燃料的广泛使用,因此对生物质油 的改性研究成为主要研究热点。
[0004] 生物油是高度氧化的混合物,有300多种含氧组分。生物油的含氧量则高达35? 40wt%。高的含氧量造成了生物油热值(16?19 MJ/kg)的严重降低,通常不到重质燃料油 热值(40 MJ/kg)的一半。含氧量高是生物油与燃料油性质差别较大的主要原因,含氧量过 高使生物油的能量密度比通常所用的燃料油低50%左右,另外,有机氧含量高致使生物油 的性质极不稳定。
[0005] 尽管生产原料不同,但生物油的主要成分种类却比较接近。都含有酸类、酚类、醛 类、酮类、酯类、醇类、醚类以及糖类等物质。其中醛类物质容易发生缩合聚合反应,使生物 油不稳定;酚类物质在生物油中含量也较高,酚类物质的存在降低了生物油的热值,有的化 合物如邻甲氧基苯酚还会降低生物油的稳定性。
[0006] 生物油改性的核心是脱氧,大部分的改性研究都是局限于催化加氢、催化裂解和 催化酯化等方面。催化加氢能够显著降低生物油中的含氧量,提高热值,但是高压加氢条件 苛刻、设备复杂、成本较高;催化裂解的热解油产率低,处理成本较高,催化剂易失活,难以 推广使用;催化酯化不仅提高了生物油PH值,降低了生物油的腐蚀性,但酯化生成了大量 的水,这对本来就含水量高的生物油来说是不利的。
[0007]


【发明内容】

[0008]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生物油模型化合物中酚、醛 的转化方法,所述的这种生物油模型化合物中酚、醛的转化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物油 改性过程中成本高、会产生大量水的技术问题。
[0009] 本发明一种生物油模型化合物中酚、醛的转化方法,先称取生物油、甲醇、水、催化 齐U,所述的生物油模型化合物、甲醇、水、催化剂的质量体积比为3?5g:15?35ml:15? 30ml :0. 5?I. 5g,将生物油模型化合物、甲醇、水及催化剂投入高压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达 到1. 5?3. OMPa,同时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26(T300r /min,在120?200°C下反应6? l〇h,待反应结束后,冷却,收集产物。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物油模型化合物中苯酚、糠醛的质量比为15:10。
[0011] 进一步的,所述的催化剂为Raney Ni催化剂,规格为20?40目。
[0012] 进一步的,所述的反应容器为任何能够耐受高压的密闭容器,优选间歇性高压反 应釜。
[0013] 本发明大胆提出生物油提质不以降低含氧量为目标,而以得到稳定而易燃的含氧 有机物为目标的设想。生物油本身是由碳链长短不一的酚、酸、醛、酮、酸及其各种衍生物 组成的复杂含氧混合物,如果对这些复杂组分进行重整、还原、酯化、异构化,使其生成稳定 的简单含氧衍生物,如醇、醚、酯、酮等,即可达到提升生物油品位的目的。因为这些结构简 单的含氧有机物本身就是很好的燃料,也可作为添加剂添加到石油燃料中以增加辛烷值或 十六烷值,提高燃烧性能。
[0014] 本发明通过原位液相加氢转化生物油模型化合物酚、醛的方法,在雷尼镍催化剂 的作用下,甲醇水相重整制氢反应产生的氢气原位地应用于酚、醛的液相加氢合成醇的反 应,从而实现了将生物油不稳定、易腐蚀的组分(酚、醛)转化为稳定、易燃的组分(醇、酮), 整个反应是在液相中进行,不需要外部提供氢源,操作条件温和,成本低。
[0015] 本发明中分析用气质联用定性,用气相色谱定量。
[0016] 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的定义如下: 转化率:反应物的转化量与反应物的初始量之比; 选择性:产物的生成量与已转化的原料量的比; 收率:反应产物的生成量和原料中某一组分加入量之比; 收率=转化率*选择性。
[0017] 本发明的整个反应是在液相中进行,更有效地实现几种反应的归并耦合。本发明 采用原位加氢,不需要外部提供氢源,消除了传统方法中需要专门的氢气制备、存储和输送 等环节,简化了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这种耦合实现了甲醇水相重整制氢产生的活化氢在 液相条件下直接将苯酚、糠醛还原成产物,达到及时地将水相重整产生氢从催化剂活性中 心位上移走的目的,提高了甲醇水相重整制氢过程中氢气的选择性,更重要的是,由于这类 原位氢与由氢气分子活化得到的氢之间的活性存在差异,使反应效率明显提高。现有的催 化提质方法中,产氢和加氢都是分步进行,反应条件要求不同,导致设备、工艺较复杂。本发 明是一种几种反应的归并、耦合,使反应过程更简便。
[0018] 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技术进步是显著的。通过本发明的方法,酚的转化率可 达93. 1%,醛的转化率可达97. 9%,醇、酮的总选择性可达92. 6%。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实施例3中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生物油模型化合物后的TIC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均是示例性的,仅用 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本发明的限制。
[0021] 实施例1 将苯酚3g、甲醇15ml、水30ml、催化剂Ig投入高压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达到2. 6MPa,搅 拌280r/min,在200°C下反应7个小时,待反应结束后,冷却,收集产物,滤掉催化剂,加入无 水硫酸钠,抽滤,除去产物中的水,然后对产物进行分析。苯酚的转化率达87. 3%,产物主要 为环己醇和环己酮,其中环己醇的选择性为80. 4%,环己酮的选择性为19. 0%。
[0022] 实施例2 将糠醛3ml、甲醇35ml、水15ml、催化剂Ig投入高压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达到2. OMPa, 搅拌280r/min,在180°C下反应7个小时,待反应结束后,冷却,收集产物,滤掉催化剂,加入 无水硫酸钠,抽滤,除去产物中的水,然后对产物进行分析。糠醛的转化率达93. 8%,产物主 要为糠醇、四氢糠醇及链状醇类,醇类的总选择性高达92. 1%。
[0023] 实施例3 将苯酚3g、糠醛2g、甲醇30ml、水20ml、催化剂I. 5g投入高压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达到 2. 6MPa,搅拌280r/min,在180°C下反应7个小时,待反应结束后,冷却,收集产物,滤掉催化 齐U,加入无水硫酸钠,抽滤,除去产物中的水,然后对产物进行气质分析,图1为TIC图。
[0024] 产物的定性结果见表1 表1实施例3的产物GC-MS分析结果

【权利要求】
1. 一种生物油模型化合物中酚、醛的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称取生物油、甲醇、 水、催化剂,所述的生物油模型化合物、甲醇、水、催化剂的质量体积比为3?5g: 15? 35ml: 15?30ml: 0. 5?1. 5g,将生物油模型化合物、甲醇、水及催化剂投入高压反应釜中, 通入氮气达到1. 5?3. OMPa,同时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26(T300r /min,在120?200°C 下反应6?10h,待反应结束后,冷却,收集产物。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油模型化合物中酚、醛的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生物油模型化合物中苯酚、糠醛的质量比为15:10。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油模型化合物中酚、醛的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催化剂为Raney Ni催化剂,规格为20?40目。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油模型化合物中酚、醛的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反应容器为间歇性高压反应釜。
【文档编号】C10G45/48GK104293384SQ201410540652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4日
【发明者】王磊, 袁方 申请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