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荒煤气、烟道气余热回收利用实验测试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9508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利用实验测试平台,特别涉及一种焦炉荒煤气、烟道气余热回收利用实验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焦炉从炭化室经上升管逸出的650℃~700℃荒煤气带出热占焦炉余热总热量36%,此部分热量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和利用。70年代以来国内外都对上升管荒煤气的余热利用进行了多项次的研究和试验,夹套上升管、导热油、热管技术的应用,最终不能完全解决上升管的简体焊缝拉裂、漏水、漏汽等问题,以及上升管内部焦油和石墨的吸附问题,我国经历了近30年的研究历程,其材料、结构不能满足现场工况要求,效率低、寿命短,关键技术没有突破,至今尚无相关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焦炉荒煤气、烟道气余热回收实验测试平台。它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解决了上升管因受高温影响变形向碳化室漏水和内壁结焦的问题,增强换热,保证焦炉的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汽包的出水口通过循环水泵与上升管换热器的进水口密封相通,上升管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所述汽包的进水口密封相通;所述上升管换热器的热气进口上固定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热气流量计,以测得荒煤气入口温度及流量,上升管换热器的中部固定第二温度传感器,以测得荒煤气在运动过程中的温度,上升管换热器的热气出口上固定有第三温度传感器,以测得荒煤气到上升管出口的温度;根据测量的温度差调节管道内水流量,控制换热量,保证上端荒煤气温度在结焦温度之上;所述汽包的补水口通过补水泵与给水箱密封相通,给水箱通过电磁阀与自来水管网密封相通;所述汽包的顶部固定有电子压力表Ⅰ、安全阀和蒸汽管路,蒸汽管路上有电子流量计、电子压力表Ⅱ和电动流量控制阀,蒸汽管路为用户提供蒸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解决了上升管因受高温影响变形向碳化室漏水和内壁结焦的问题,增强换热,保证焦炉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汽包22的出水口通过循环水泵13与上升管换热器9的进水口密封相通,上升管换热器9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6与所述汽包22的进水口密封相通;所述上升管换热器9的热气进口上固定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0和热气流量计11,以测得荒煤气入口温度及流量,上升管换热器9的中部固定第二温度传感器8,以测得荒煤气在运动过程中的温度,上升管换热器9的热气出口上固定有第三温度传感器7,以测得荒煤气到上升管出口的温度;根据测量的温度差调节管道内水流量,控制换热量,保证上端荒煤气温度在结焦温度之上;所述汽包22的补水口通过补水泵15与给水箱3密封相通,给水箱3通过电磁阀1与自来水管网密封相通;所述汽包22的顶部固定有电子压力表Ⅰ16、安全阀20和蒸汽管路,蒸汽管路上有电子流量计17、电子压力表Ⅱ18和电动流量控制阀19,蒸汽管路为用户提供蒸汽。

所述的给水箱3、汽包22的底部分别通过给水箱放水阀4、汽包放水阀14与排水沟相通。

所述的给水箱3内固定有给水箱液位计2,给水箱液位计2与电磁阀1电连接,用来控制给水箱3的液位。

所述的汽包22内固定有汽包液位计21,汽包液位计21与所述的补水泵15电连接,用来控制汽包22的液位。

所述的循环水泵13管路上串接紧急停止阀12。当管道出现漏水现象时,紧急停止阀12闭合,中断供水。

所述的电磁阀1、给水箱液位计2、第三温度传感器7、第二温度传感器8、第一温度传感器10、热气流量计11、紧急停止阀12、循环水泵13、补水泵15、电动流量控制阀19和安全阀20与PLC(图中未画出)电连接,由PLC控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