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结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4812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结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结过滤器,属于过滤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工业传统的脱水办法主要有重力沉降法、吸附法和纤维堆积聚结法等。重力沉降法随自身的比重沉降,是目前首选和普遍使用的脱水方法。但这种方法只有对直径大于50μm的水珠,并且有足够的停留时间才有效,同时分离罐要求体积较大。而对于直径小于50μm,尤其是直径在1-10μm或更小的水滴,由于在分散体系中极其稳定,用重力沉降法放置若干天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分离。因此,重力沉降法分离效率很低。目前,国家对汽柴油的洁净度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这些分离效率要求严格的场合,重力沉降法不能满足要求。吸附法是利用填充塔或干燥塔中的盐、分子筛等干燥剂来脱水。尽管吸附法具有除去介质中的溶解水的优点,但这种方法也具有相当多的缺点:初期投入成本高;干燥剂的用量大,尤其是含水量较高的场合,并且干燥剂的再生费用及更换费用高;吸附效果随介质的温度及流量变化影响大;而且石油中的其它粘滞成分也被吸附,在吸附过程中会发生“搭桥”、“沟流”、“堵塞”、“干燥剂流失”等问题,不适宜于含水量较高的场合。传统纤维堆积聚结法则利用玻璃纤维的聚结作用,脱出石油介质中的游离水。但这种方法的玻璃纤维未经特殊处理,脱水能力及脱水效率低;纤维堆积,结构不合理,纤维易塌落,易受介质中含有的极性表面活性剂污染,聚结作用逐渐丧失。从而影响脱水效果。同时,这种方法后续无分离过程,有些聚结出来但来不及沉降的小水滴仍将随介质一起进入下游,从而影响下游介质的质量。

随着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对各类烃类介质的脱水技术,无论是在技术的有效性,适用性、经济性等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上述传统的烃类介质脱水方法在处理能力、工况条件的适用性、脱水能力、脱水效率及运行成本的经济性方面都无法满足石化行业发展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水效率高、运行成本低,而且可以满足不同复杂的工艺和工况要求的聚结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过滤器筒体,过滤器筒体上部设有椭圆形上封头、下部椭圆形下封头,下封头底部设有出水口,其特征是:在过滤器筒体和椭圆形上封头之间设有上隔板,在过滤器筒体中部设有中隔板,在过滤器筒体和椭圆形下封头之间设有下隔板,过滤器进液管设在过滤器筒体的侧壁并在筒体中延伸至上隔板之上,在上隔板、中隔板和下隔板上均匀的开有滤芯安装孔,且三层隔板上的滤芯安装孔上下同心排列,在上隔板和中隔板的相对的安装孔间安装有聚结滤芯,在中隔板和下隔板的相对的安装孔间安装有分离滤芯,聚结滤芯为圆筒形,在其侧壁上由内向外设有四层过滤层,分别是:内保护细纤维层、拓织聚丙烯膜层、细菌胶体过滤层、机械颗粒过滤层,在聚结滤芯的底部设有亲水过滤层,分离滤芯也是圆筒形,由玻纤低温烧结制成,底部设有滤网,在过滤器筒体的中隔板下方设有出液口,中隔板上方的过滤器筒体有管道与出液口联通。

在所述过滤器筒体上设有与下隔板下部联通的液位计;

在所述过滤器筒体上设有能够测量聚结滤芯压差的压差计;

在所述聚结滤芯的上口外侧设有三圈密封圈,在聚结滤芯的上口内侧设有一圈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脱水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对烃类物质的脱水率达到了99.99%。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聚结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过滤器筒体2,过滤器筒体上部设有椭圆形上封头12、下部椭圆形下封头6,下封头底部设有出水口5,在过滤器筒体和椭圆形上封头之间设有上隔板11,在过滤器筒体中部设有中隔板9,在过滤器筒体和椭圆形下封头之间设有下隔板4,过滤器进液管1设在过滤器筒体的侧壁并在筒体中延伸至上隔板之上,在上隔板、中隔板和下隔板上均匀的开有滤芯安装孔,且三层隔板上的滤芯安装孔上下同心排列,在上隔板和中隔板的相对的安装孔间安装有聚结滤芯10,在中隔板和下隔板的相对的安装孔间安装有分离滤芯7,聚结滤芯为圆筒形,在其侧壁上由内向外设有四层过滤层,分别是:内保护细纤维层15、拓织聚丙烯膜层16、细菌胶体过滤层17、机械颗粒过滤层18,在聚结滤芯的底部设有亲水过滤层19,分离滤芯也是圆筒形,由玻纤低温烧结制成,底部设有滤网,在过滤器筒体的中隔板下方设有出液口8,中隔板上方的过滤器筒体有管道与出液口联通。在所述过滤器筒体上设有与下隔板下部联通的液位计3;在所述过滤器筒体上设有能够测量聚结滤芯压差的压差计20;在所述聚结滤芯的上口外侧设有三圈密封圈14,在聚结滤芯的上口内侧设有一圈密封圈13。

本实用新型的聚结分离器内部装有两种针对烃类介质脱水的滤芯:聚结滤芯和分离滤芯,因聚结滤芯的内部特殊结构,当介质流经其内部需经过过滤、聚结、沉降、分离四个过程,从而实现脱掉从介质中水分、碱液及溶于水的无机酸盐。经聚结分离后的烃类介质通过中隔板进入分离滤芯,尺寸较小的水珠也会随介质一起流向分离滤芯。分离滤芯是由由憎水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憎水性能,当介质从内向外流经分离滤芯时,只让介质通过,小水珠被完全有效的拦截,而聚结成大水珠沉降,从而进一步分离掉水分。烃类介质从出液口8流入下道工序,水分及杂质汇入罐底下封头6中,当液位计3显示水量已满时,通过出水口5排掉水分及杂质。当使用一段时间后,滤芯的压差不断上升,到达设定压差后,压差计2的报警器动作,停机更换滤芯。为了防止压力升高,滤液相互串通,特意在聚结滤芯上口外侧设计了三层密封圈14,使得滤芯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通过现场使用,经过精练的烃类物质的脱水率达到了99.99%,已能够替代国外的同类产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