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余热温差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287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余热温差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余热温差发电装置,具体是利用车船在行 进过程中,由发动机机体和排气管产生的热能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发 电的节能发电装置,属于节能环保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汽车发动机噪声,现在的汽车排气管排气阻力大、温度高,汽车排气管消耗掉的热量占燃料燃烧热的30%-40%左右,排气管温度可达 80(TC左右;汽车发动机燃油能量只有40%左右转化为动力,其余60%能量 均变成热量散失到空气中。大量的热能的散发,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 将这部分能量有效地利用,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将 检索相关资料未见机动车余热利用装置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动车余热温差发电装置,将机动车发动机、排 气管等机构的余热转换成电能,有效地利用,减少机动车的热能污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发动机机体和排气管管壁为封闭的 夹套结构,夹套内充有导热介质,在半导体温差发电组件的两侧分别设有 高温端热交换器和低温端热交换器,其中,高温端热交换器和低温端热交 换器均为中空的密闭容器,高温端热交换器通过管路与发动机、排气管的 夹套并联构成封闭的导热介质循环结构;低温端热交换器通过管路与散热 水箱联通构成冷却水循环结构;半导体温差发电组件的电极接车载蓄电瓶 将其转换的电能蓄能。当机动车运行时,发动机机体和排气管管壁的夹套内导热介质通过管 路进入高温端交换器将热能传递给半导体温差发电组件,低温端热交换器 将半导体发电组件的热能吸收后,通过管路送入散热水箱,将热量散发掉, 完成一个循环。此时,温差发电组件的两端就产生温度差,产生电流,为 车载蓄电瓶蓄电,完成本实用新型目的。储存在电瓶里的电能可以用来驱动照明、空调、音像设备及其它用电 设施,也可以用来驱动电机直接为车体供应动力,使汽车变成燃油、电动 两用车。由燃油发动机和电机混合提供动力,两种动力互换使用,可以解 决低速行驶的电能充电积累的问题,与正常燃油量相比,可节约30 %以 上的燃油费用即节能又环保。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部分或全部取代 车船上原有发电机,直接由温差发电模块利用车船的余热发电,因此降低 车船的使用能耗,节约能源。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将汽车发动机机体以及排气管的余热利 用冷却循环水进行有效地收集,再利用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将热能转化为 电能,直接驱动用电设备或储存于电瓶之中。这个能量可以用于汽车照明、 驱动汽车空调系统;也可以作为燃油、电动两用汽车的电力供应,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经济耐用等特点。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1.发动机机体;2.排气管冷却水套;3.高温端热交换器;4.半导体 温差发电组件;5.低温端热交换器;6.散热水箱;7.输出电极。 图2、温差电池组与蓄电池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发动机机体1和排气管2的管壁为封闭的夹套结构, 加套内充有导热介质,在半导体温差发电组件4的两侧分别设有高温端热 交换器3和低温端热交换器5,其中,高温端热交换器3和低温端热交换器 5均为中空的密闭容器,高温端热交换器3通过管路与发动机1、排气管2 的夹套并联构成封闭的导热介质循环结构;低温端热交换器5通过管路与 散热水箱6联通构成冷却水循环结构;半导体温差发电组件4的电极7接 车载蓄电瓶将其转换的电能蓄能(参见图2),多组半导体温差发电组件4 的电极7经过隔离二极管及保护电路后并联到一起向电瓶或其它用电器供 电。
权利要求1. 一种机动车余热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动机机体和排气管管壁为封闭的夹套结构,夹套内充有导热介质,在半导体温差发电组件的两侧分别设有高温端热交换器和低温端热交换器,其中,高温端热交换器和低温端热交换器均为中空的密闭容器,高温端热交换器通过管路与发动机、排气管的夹套并联构成封闭的导热介质循环结构;低温端热交换器通过管路与散热水箱联通构成冷却水循环结构;半导体温差发电组件的电极接车载蓄电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动车余热温差发电装置,发动机机体和排气管管壁为夹套结构,内充有导热介质,在半导体温差发电组件的两侧分别设有高温和低温端热交换器,高温端热交换器通过管路与发动机、排气管的夹套并联构成封闭的导热介质循环结构;低温端热交换器通过管路与散热水箱联通构成冷却水循环结构;半导体温差发电组件的电极接车载蓄电瓶将其转换的电能蓄能。机动车运行时,发动机机体和排气管管壁的夹套内导热介质通过管路进入高温端交换器将热能传递给半导体温差发电组件,低温端热交换器将半导体发电组件的热能吸收后,温差发电组件的两端就产生温度差,产生电流,为车载蓄电瓶蓄电,完成本实用新型目的。
文档编号F02G5/04GK201080865SQ20072009416
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3日
发明者刘万钊, 刘洪阳 申请人:刘洪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