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凸轮轴型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3887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凸轮轴型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尤其涉及发动机凸轮轴型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小型汽油发动机凸轮轴型线装配在发动机上使用所能实现的低转速扭矩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汽油发动机使用的凸轮轴型线设计,使用该设计的凸轮轴可提高发动机低转速扭矩,大大改善整机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凸轮轴型线结构,包括凸轮轴基圆和凸轮桃,所述凸轮轴基圆和凸轮桃为一体式连接,凸轮轴基圆半径为15-17mm;凸轮桃径向中心至缓冲段开始第一夹角为1.5° -3°,开启缓冲角度为-31°,关闭缓冲角度为27° -30°, 气门开启角度和气门关闭角度为57° -59°,缓冲段结束到凸轮桃径向中心第二夹角为 2.5° -4° ;以上角度的选取中,气门开启角度和气门关闭角度取相同大小,第一夹角的取值小于第二夹角的取值,开启缓冲角度的取值大于关闭缓冲角度的取值。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角的取值比第二夹角的取值小0.5度至1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启缓冲角度的取值比关闭缓冲角度的取值大0.5度至1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轮轴基圆半径为15. 5-16. 5mm ;凸轮桃径向中心至缓冲段开始第一角度为2° -3°,开启缓冲角度为-30°,关闭缓冲角度为 28° -29°,气门开启角度和气门关闭角度为58° -59°,缓冲段结束到凸轮桃径向中心的第二角度为3°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轮轴基圆半径为15. 5mm ;凸轮桃径向中心至缓冲段开始第一角度为2°,开启缓冲角度为四.5°,关闭缓冲角度为观.5°,气门开启角度和气门关闭角度为58. 5°,缓冲段结束到凸轮桃径向中心的第二角度为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凸轮型线最大升程7. 5_9mm,缓冲段凸轮升程 0.1-0. 3mm。凸轮型线的设计实现了最大加速度0. 024-0. 029mm/deg2 (毫米每度的平方)。 旋转类零件的加速度用“长度/角度的平方”来表示。凸轮型线开启侧和关闭侧及开启和关闭缓冲段采用非对称型线设计,凸轮最大加速度可达到0. 024-0. 029mm/deg2,提高了发动机低转速扭矩。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设计凸轮轴型线的1. 2L发动机最大扭矩116N. m/3600-3800rpm,全负荷最低油耗250g/kwh,整机性能有较大改善,低转速扭矩也有所提
尚ο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凸轮轴型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凸轮轴基圆半径(1)为15-17mm,凸轮型线最大升程7.5-9mm,缓冲段凸轮升程0. 1-0. 3mm。气门开启段凸轮桃径向中心(2)至缓冲段开始(4)第一夹角(3)为 2。-4°,缓冲段开始(4)到完全消除气门间隙(6)的开启缓冲段角度(5)为27° -30°,完全消除气门间隙(6)到气门最大升程(8)的气门开启角度(7)为57-59°,气门关闭段气门最大升程(8)到气门关闭(10)的气门关闭角度(9)为57-59°,气门关闭(10)到缓冲段结束(12)的关闭缓冲段角度(11)为27° -30°,缓冲段结束(12)到凸轮桃径向中心(2)第二夹角(13)为2° -4°,凸轮中心到凸轮桃顶端距离(14)为22. 546mm。凸轮型线开启侧和关闭侧及开启和关闭缓冲段采用非对称型线设计,凸轮最大加速度可达到0. 024-0. 029mm/ deg2,提高了发动机低转速扭矩。一种发动机凸轮轴型线结构,图1中,凸轮轴基圆半径16mm,凸轮轴基圆半径1,气门开启段凸轮桃径向中心2、第一角度3、缓冲段开始4、开启缓冲段角度5、完全消除气门间隙(缓冲段结束)6、气门开启角度7、气门最大升程8,气门关闭段气门最大升程8、气门关闭角度9、气门关闭10、关闭缓冲段角度11、缓冲段结束12、第二角度13、凸轮中心到凸轮桃顶端距离14。一更加具体的实施例子如下凸轮轴基圆半径1为16mm,凸轮型线最大升程8mm,缓冲段凸轮升程0J9mm。气门开启段凸轮桃径向中心2至缓冲段开始4第一角度3为2°,缓冲段开始4到完全消除气门间隙6的开启缓冲段角度5为29. 5°,完全消除气门间隙6到气门最大升程8的气门开启角度7为58. 5°,气门关闭段气门最大升程8到气门关闭10的气门关闭角度9为 58.5°,气门关闭10到缓冲段结束12的关闭缓冲段角度11为观.5°,缓冲段结束12到凸轮桃径向中心2第二角度13为3°,凸轮中心到凸轮桃顶端距离14为24mm。凸轮型线开启侧和关闭侧及开启和关闭缓冲段采用非对称型线设计,凸轮最大加速度可达到0. 029mm/ deg2,提高了发动机低转速扭矩。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凸轮轴型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凸轮轴基圆和凸轮桃,所述凸轮轴基圆和凸轮桃为一体式连接,凸轮轴基圆半径(1)为15_17mm ;凸轮桃径向中心(2)至缓冲段开始(4)第一夹角(3)为1.5° -3°,开启缓冲角度(5)为观° -31°,关闭缓冲角度(11) 为27° -30°,气门开启角度(7)和气门关闭角度(9)为57° -59°,缓冲段结束(12)到凸轮桃径向中心(2)第二夹角(13)为2. 5° -4° ;以上角度的选取中,气门开启角度(7)和气门关闭角度(9)取相同大小,第一夹角(3)的取值小于第二夹角(13)的取值,开启缓冲角度 (5)的取值大于关闭缓冲角度(11)的取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凸轮轴型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3) 的取值比第二夹角(13)的取值小0. 5度至1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凸轮轴型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缓冲角度(5)的取值比关闭缓冲角度(11)的取值大0. 5度至1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凸轮轴型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基圆半径(1)为15. 5-16. 5mm;凸轮桃径向中心(2)至缓冲段开始(4)第一角度(3)为2° -3°, 开启缓冲角度(5)为四° -30°,关闭缓冲角度(11)为观° -29°,气门开启角度(7)和气门关闭角度(9)为58° -59°,缓冲段结束(12)到凸轮桃径向中心(2)的第二角度(13)为 3° -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凸轮轴型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基圆半径(1)为15. 5mm ;凸轮桃径向中心(2)至缓冲段开始(4)第一角度(3)为2°,开启缓冲角度(5)为四.5°,关闭缓冲角度(11)为观.5°,气门开启角度(7)和气门关闭角度(9) 为58. 5°,缓冲段结束(12)到凸轮桃径向中心(2)的第二角度(13)为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发动机凸轮轴型线结构,包括凸轮轴基圆和凸轮桃,所述凸轮轴基圆和凸轮桃为一体式连接,凸轮轴基圆半径为15-17mm;凸轮桃径向中心至缓冲段开始第一夹角为1.5°-3°,开启缓冲角度为28°-31°,关闭缓冲角度为27°-30°,气门开启角度和气门关闭角度为57°-59°,缓冲段结束到凸轮桃径向中心第二夹角为2.5°-4°;以上角度的选取中,气门开启角度和气门关闭角度取相同大小,第一夹角的取值小于第二夹角的取值,开启缓冲角度的取值大于关闭缓冲角度的取值。凸轮型线开启侧和关闭侧及开启和关闭缓冲段采用非对称型线设计,最大加速度可达0.024-0.029mm/deg2,提高了发动机低转速扭矩。
文档编号F01L1/08GK202228144SQ201120354780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1日
发明者唐海娇, 陈磊, 韦家良 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