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管迷路汽车主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472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三管迷路汽车主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汽车消音器,特别是一种三管迷路汽车主消音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消费的普及,汽车噪声污染成为其进入大城市的一个严格的指标。一般汽车的排气系统安装到发动机上吋,排气ロ处的背压增高,排气系统就要消耗一部分发动机的功率,如果排气管道的截面积越大,或者气体流通越顺畅,功率损失就越小,可是降低噪声则需要管道截面积小,而且气体流动受到的阻力越大越好,于是降低噪声与減少功率损失是ー对矛盾。经研究发现,消音的效果和频率主要取决于小孔占管道表面积的比例和形状,但如何设定小孔数量及形状,使之更好的配合,达到降低噪声与減少功率的平衡,是目前汽车消音技术的一大瓶颈。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了一种三管迷路汽车主消音器,用于消除中频声音,通过对消音小孔占管道表面积的比例加以改进,对消除100-500HZ的中频噪声有很大的作用,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不同类型的汽车消音管路使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管迷路汽车主消音器,包括ー壳体,内置结构由腔管一、腔管ニ、腔管三、框型罐按顺序组合而成,腔管直径均为40mm,所述腔管一平行置于上方,与壳体外进气管相连,腔管ニ平行置于腔管一的正下方,与框型罐相连,同时连接壳体外出气管,所述腔管三平行置于壳体最下方。所述腔管ー长度设置为440mm,管表面布有70mm长的均勻排列的圆形通孔,通孔数量为110个,可有效降低背压。所述腔管ニ长度设置为490mm,在管的ー侧表面分布有75mm长的均匀排列的圆形通孔,通孔数量为88个,腔管ニ的另ー侧与框型罐相连,所述框型罐为双层六边形,表面附有吸声材料,可有效增大消声量,降低尾管噪声。所述腔管三长度设置为200mm,管表面布有50mm长的均勻排列的圆形通孔,通孔数量为70个,可增加100HZ-500HZ频率的消声音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汽车降噪与減少功率损失的特殊性,设置三腔室的三管迷路汽车主消音器,采用从旁边进、中间出的结构,对消除100-500HZ的中频段噪声起到很大的作用,设置小的管道直径,減少功率损失,此消音器结构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可増加消声器的使用寿命,可适合不同车型的消音器中使用。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壳体,2为腔管一,3为腔管ニ,4为腔管三,5为框型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I对本实用新型进ー步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三管迷路汽车主消音器,包括ー壳体(I),所述腔管一(2)平行置于上方,与壳体(I)外进气管相连,腔管ニ(3)平行置于腔管一(2)的正下方,与框型罐(5) 相连,同时连接壳体(I)外出气管,所述腔管三(4 )平行内置于壳体(I)最下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如图I所示,汽车发动机排出的气流从壳体(I)外进气管流入到腔管一(2),全部气体经过腔管一(2)后,表面布置的110个通孔使得摩擦阻カ变大,可第一时间降低气流速度,从而降低背压,经过腔管一(2)出来的气流一部分直接从腔管ニ(3)的通孔中流入,一部分噪声能被抑制住,另一部分气流直接经过腔管三(4)的通孔,在小通孔上不断交換,气流从通孔流出后进入到腔管ニ( 3 ),在腔管ニ( 3 )流动后进入到框型罐(5 ),通过框型罐(5 ) 内置的吸声材料,可有效增大消声量,降低尾管噪声。气流在三个管道无规则流动,从而达到消音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小孔占管道表面积的比例加以改进,达到降低噪声与減少功率的平衡。气流通过最上面的管道流入,经过下面的管道,最后从中间管道流出,从而实现从旁边进、中间出的消音结构,可很好的消除100-500HZ的中频段噪声。
权利要求1.一种三管迷路汽车主消音器,包括ー壳体,内置结构由腔管一、腔管ニ、腔管三、框型罐按顺序组合而成,腔管直径均为40mm,所述腔管一平行置于上方,与壳体外进气管相连, 腔管ニ平行置于腔管一的正下方,与框型罐相连,同时连接壳体外出气管,所述腔管三平行置于壳体最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三管迷路汽车主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管ー长度设置为440mm,管表面布有70mm长的均匀排列的圆形通孔,通孔数量为110个。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三管迷路汽车主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管ニ长度设置为490mm,在管的ー侧表面分布有75mm长的均匀排列的圆形通孔,通孔数量为88个,腔管ニ的另ー侧与框型罐相连,所述框型罐为双层六边形,表面附有吸声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三管迷路汽车主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管三长度设置为200mm,管表面布有50mm长的均匀排列的圆形通孔,通孔数量为70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管迷路汽车主消音器,包括一壳体,内置结构由腔管一、腔管二、腔管三、框型罐按顺序组合而成,腔管直径均为40mm,所述腔管一平行置于上方,与壳体外进气管相连,腔管二平行置于腔管一的正下方,与框型罐相连,同时连接壳体外出气管,所述腔管三平行置于壳体最下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消音小孔占管道表面积的比例加以改进,采用从旁边进、中间出的结构,对消除100-500Hz的中频段噪声起到很大的作用,结构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可适合不同车型的消音器中使用。
文档编号F01N1/10GK202338377SQ201120409300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
发明者麦进龙 申请人:湛江市华夏消声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