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7236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
背景技术
为达到发动机快速热机的目的,改善发动机启动后的排放性能,有些发动机冷却水套开始采用冷却液从水泵进入气缸体水套后即流入气缸盖水套,然后从气缸盖水套再进入气缸体水套另外一侧,最后从气缸体流出的方式。其在气缸体水套上设计两个薄壁,以把气缸体水套分成两部分。但是这样的结构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薄壁附近处容易形成冷却液的流动死区,造成冷却不良;2、当气缸体变热之后薄壁会发生热变形,产生较大的热应力,这会降低气缸体的强度和寿命。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1655046A,
公开日为2010年2月24日,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及发动机冷却方法,包括气缸体水套和气缸盖水套,冷却水从气缸体进入,经气缸体水套后进入到气缸盖水套内,然后从气缸盖水套再进入到气缸体水套内,最后从气缸体流出,所述气缸体水套上还设置有两个挡板,将气缸体水套分隔成两部分。该发明的不足之处在于,容易形成冷却液的流动死区,造成冷却不良,产生较大的热应力,降低气缸体的强度和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容易形成冷却液的流动死区,造成冷却不良,产生较大的热应力,降低气缸体强度和寿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消除流动死区且不会产生热应力的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包括气缸体水套和气缸盖水套,所述的气缸体水套上设有两块隔流板,所述的隔流板上设有导流孔。所述的气缸体水套上设有两块隔流板,将气缸体水套分隔成两部分,所述的隔流板上设有导流孔,这使得一小部分冷却液依然可以从隔流板中流过,发动机两侧的气缸体水套并不完全隔绝,从而消除了流动死区,且该设计在气缸体变热后不会产生热应力;同时,通过改变导流孔的大小即可调整冷却效果。这样设计达到了能够消除流动死区且不会产生热应力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隔流板的横截面形状为V形,所述的隔流板上设有两个导流孔,对称设置在V形的隔流板两边上,其可实现冷却液进入气缸体水套之后即流入气缸盖水套中,这相比直接在薄壁上打孔,试验和制造成本明显较低。作为优选,所述的气缸体水套中设有用于安装隔流板的槽,该隔流板不需额外固定,在装配好气缸体水套和气缸盖水套之后,隔流板即可固定,不会产生热应力。作为优选,所述隔流板的高度与气缸体水套的高度一致,这样设计方便隔流板的安装固定,使得在气缸体变热后不会产生热应力,从而提高气缸体的强度和寿命。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流孔位于隔流板的上端,因气缸体水套顶部附近的温度最高,所以把两个导流孔位置设计在隔流板的上端,且可以通过改变导流孔的大小来调整冷却效
果O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隔流板上设计导流孔,使得发动机两侧的气缸体水套并不完全隔绝,从而消除了流动死区;不会产生热应力;可通过改变导流孔的大小来调整冷却效果;试验和制造成本较低。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隔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缸体水套,2.气缸盖水套,3.隔流板,4.导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I所不的实施例中,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包括气缸体水套I和气缸盖水套2,气缸体水套I上设有两块隔流板3,隔流板3上设有导流孔4。如图2所示,隔流板3的横截面形状为V形,隔流板3上设有两个导流孔4,对称设置在V形的隔流板3两边上。气缸体水套I中设有用于安装隔流板3的槽。隔流板3的高度与气缸体水套I的高度一致。导流孔4位于隔流板3的上端。在分隔气缸体水套I时,不采用薄壁结构,而是在气缸体水套I的左右两个缸处分别插入一个V形的隔流板3,如图I所示。其可实现冷却液进入气缸体水套I之后即流入气缸盖水套2,同时在V形的隔流板3上分别对称的开两个导流孔4,如图2所示。这样使得一小部分冷却液依然可以从隔流板3中流过,发动机两侧的气缸体水套I并不完全隔绝,从而消除了流动死区,且该设计在气缸体变热后不会产生热应力。同时,通过改变导流孔4的大小即可调整冷却效果,这相比直接在薄壁上打孔,试验和制造成本明显较低。该隔流板3不需额外固定,只需在气缸体水套I中设计一个与其形状相对应的V形槽,隔流板3的高度与气缸体水套I的高度一致,从而在装配好气缸体水套I和气缸盖水套2之后,V形的隔流板3即可固定,且不会产生热应力。V形的隔流板3上分别在两边开一个导流孔4,在保证进入气缸体水套I的绝大部分冷却液往气缸盖水套2方向流动的情况下,让一定的冷却液通过。因气缸体水套I的顶部附近温度最高,所以把两个导流孔4位置设计在隔流板3的上端,且可以通过改变导流孔4的大小来调整冷却效果。该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增加了冷却液从气缸盖水套2返回到气缸体水套I这一循环,使冷却液吸收的发动机热量更加充足,因此使冷却液温度上升比较迅速,有利于发动机的快速热机。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包括气缸体水套(I)和气缸盖水套(2),特征是,所述的气缸体水套(I)上设有两块隔流板(3),所述的隔流板(3)上设有导流孔(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隔流板(3)的横截面形状为V形,所述的隔流板(3)上设有两个导流孔(4),对称设置在V形的隔流板(3)两边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气缸体水套(I)中设有用于安装隔流板(3)的槽。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隔流板(3)的高度与气缸体水套(I)的高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导流孔(4)位于隔流板(3)的上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消除流动死区且不会产生热应力的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它包括气缸体水套和气缸盖水套,所述的气缸体水套上设有两块隔流板,所述的隔流板上设有导流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隔流板上设计导流孔,使得发动机两侧的气缸体水套并不完全隔绝,从而消除了流动死区;不会产生热应力;可通过改变导流孔的大小来调整冷却效果;试验和制造成本较低。
文档编号F02F1/10GK202746024SQ201220296299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
发明者徐亦龙, 由毅, 沈源, 袁爽,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