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7509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结构,包括轴杆,设置在轴杆上的一组轴颈,沿轴杆轴向布置的中心主油道,在中间轴颈上设置有与缸盖主油道相连的油槽,油槽与中心主油道间设置有油孔。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发动机启动时,已最快的速度使润滑油进入凸轮轴端部的轴颈,对轴颈进行润滑,减小轴颈的磨损,提高凸轮轴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凸轮轴的油路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内燃机设计的高速化,发动机在性能输出、可靠性、NVH等方面的要求更加苛刻严格。当发动机启动时,由于润滑系统油路较长,加之传统的润滑系统油路布置设计一般是在从凸轮轴主轴颈到最末端轴颈依次通过油路润滑,此种设计最末端轴颈处的油压较主轴颈的油压低从而导致润滑较差,磨损较其他轴颈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结构,解决现有发动机凸轮轴油路末端的轴颈在发动机启动时供油不及时,易磨损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结构,包括轴杆,设置在轴杆上的一组轴颈,沿轴杆轴向布置的中心主油道,在中间轴颈上设置有与缸盖主油道相连的油槽,油槽与中心主油道间设置有油孔。
[0005]为使油槽内的润滑油快速进入中心主油道,所述油孔沿油槽的周向均匀分布有4个。
[0006]为方便加工,所述中心主油道贯穿整个轴杆;轴杆的一端设置有起密封作用的钢球,另一端设置有起密封作用的螺栓。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与缸盖主油道连接的油槽设置在中间轴颈上,润滑油从中间轴颈进中心主油道后,向两边的轴颈流动,减少润滑油流向端部轴颈的时间,能够在充分保证凸轮轴轴颈润滑的前提下综合平衡各轴颈润滑油压力的建立时间,从而有效改善发动机启动时的轴颈磨损,特别是对较长凸轮轴的最远端轴颈而言,改善效果更明显,提高凸轮轴的整体使用寿命。所述的油孔设置4个,能够使油槽内的润滑油快速进入中心主油道。所述中心主油道设计成贯穿整个轴杆的通孔形式,使的加工方便,节约加工成本。
[0008]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槽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结构,包括轴杆I,设置在轴杆I上的一组轴颈2,包括主轴颈21、第一轴颈22、第二轴颈23、第三轴颈24、第四轴颈25。沿轴杆I轴向布置的中心主油道3,所述中心主油道3贯穿整个轴杆I。轴杆I的一端通过压装钢球7密封,另一端通过连接正时齿轮与凸轮轴时所用的螺栓8拧紧密封。
[0012]位于轴杆I中间的轴颈23上设置有与缸盖主油道4相连的油槽5,油槽5与中心主油道3间设置有油孔6。所述油孔6沿油槽5的周向均匀分布有4个。润滑油从中间轴颈23进中心主油道3后,向两边的轴颈2流动,减少润滑油流向端部轴颈2的时间,能够在充分保证凸轮轴轴颈2润滑的前提下综合平衡各轴颈2润滑油压力的建立时间,从而有效改善发动机启动时的轴颈2磨损,特别是对较长凸轮轴的最远端轴颈2而言,改善效果更明显。
[0013]所述的轴颈个数不局限于5个,比如对于六缸发动机来说,其凸轮轴有7个轴颈,当只要将油槽设置在中间轴颈处,即缸盖润滑油从中间轴颈处进入中心油道,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结构,包括轴杆(I ),设置在轴杆(I)上的一组轴颈(2),沿轴杆(I)轴向布置的中心主油道(3),其特征在于:在中间轴颈(2)上设置有与缸盖主油道(4)相连的油槽(5),油槽(5)与中心主油道(3)间设置有油孔(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孔(6)沿油槽(5)的周向均匀分布有4个。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主油道(3)贯穿整个轴杆(I)。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I)的一端设置有起密封作用的钢球(7),另一端设置有起密封作用的螺栓(8)。
【文档编号】F01M9/10GK203515718SQ201320477934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6日
【发明者】徐洪敏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