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低压回油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3490阅读:801来源:国知局
汽车低压回油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低压回油管,它包括管体(1)和二个分别与管体(1)两端连接的接口(2),所述接口(2)靠近管体的一端外侧沿周向设有限位凸台(3),所述接口(2)包括便于卡箍卡紧的卡紧部(2.1)和用于连接其他部件的连接部(2.2),卡紧部位于限位凸台(3)与连接部(2.2)之间;所述连接部(2.2)自由端端部的外径大于连接部(2.2)与卡紧部(2.1)连接端的端部外径,连接部(2.2)自由端端部的外径大于卡紧部(2.1)的外径,连接部(2.2)内壁的横截面为斜面。
【专利说明】汽车低压回油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汽车低压回油管。

【背景技术】
[0002]汽车低压回油管路是一种用在汽车发动机上的回油管路,其作用是将发动机内多余的汽油回流到喷油器中,从而达到节油的目的。现有的汽车低压回油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上述汽车低压回油管包括管体和接口,接口用于连接汽车其他部件,而现有的接口为直筒型的连接结构,通过将其他部件的连接接口套接在汽车低压回油管的接口外侧,再通过卡箍卡紧固定,由于接口为直筒型的圆柱形结构,使得回油管在汽车长时间的颠簸过程中会容易松动或脱离,导致漏油、发动机进入空气和灰尘、气密性较差,容易出现油管堵塞,油管中的油回流不到油箱中等问题,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大大减少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容易脱落的、气密性较好的,使得发动机使用寿命较长的汽车低压回油管。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低压回油管,它包括管体和二个分别与管体两端连接的接口,所述接口靠近管体的一端外侧沿周向设有限位凸台,所述接口包括便于卡箍卡紧的卡紧部和用于连接其他部件的连接部,卡紧部位于限位凸台与连接部之间;所述连接部自由端端部的外径大于连接部与卡紧部连接端的端部外径,连接部自由端端部的外径大于卡紧部的外径,连接部内壁的横截面为斜面。
[0005]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是:汽车低压回油管的接口外径呈外大内小的喇叭口状,使得汽车低压回油管在安装过程中,将其他连接部件的管口套接在汽车低压回油管接口的卡紧部外侧,然后通过卡箍将其他连接部件的管口收拢,使得管口的内壁与卡紧部的外壁卡紧贴合,由于接口的连接部的自由端端部外径大于卡紧部的外径,使得其他连接部件在卡箍将其卡紧后不容易与汽车低压回油管的接口发生松动或脱离,连接较牢固,限位凸台用于对其他连接部件的管口进行上限位;同时,由于接口的连接部外径大于卡紧部的外径,使得汽车低压回油管与其他汽车部件的连接管连接后,分别在卡紧部和连接部的位置处形成双层密封,气密性较好,不容易出现漏油、进尘或进入空气的情况,进而使得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较长,结构较简单,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低压回油管的极限压强可达到3MPa,大于现有技术。
[0006]作为优选,所述管体与接口为一体式结构,现有的汽车低压回油管的管体和接口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使得回油管整体的强度较差,且由于管体与接口是焊接的,使得接口与管体的连接处的壁厚较厚,不仅加重了回油管的重量,而且使得回油管与对手件连接不方便,通常只能适用于相对应的对手件,通用性较差,而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式结构,使得回油管整体的强度较好,且接口与管体的连接处壁厚较薄,不仅使得回油管重量较轻,比较轻便,同时使得回油管可适用于多种不同型号的汽车,通用性较强。
[0007]作为优选,所述卡紧部为圆柱形结构,卡紧部的外径等于连接部与卡紧部连接端的端部外径,卡紧部为直筒型的圆柱形结构,便于其他连接管口套接后卡紧,结构较简单。
[0008]作为优选,所述斜面与卡紧部内壁之间的夹角α范围为22°?30°。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低压回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低压回油管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1]如图所示:1-管体,2-接口,2.1-卡紧部,2.2-连接部,3限位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3]如图1、图2所示,一种汽车低压回油管,它包括管体I和二个分别与管体I两端连接的接口 2,所述接口 2靠近管体的一端外侧沿周向设有限位凸台3,所述接口 2包括便于卡箍卡紧的卡紧部2.1和用于连接其他部件的连接部2.2,卡紧部位于限位凸台3与连接部2.2之间;所述连接部2.2自由端端部的外径大于连接部2.2与卡紧部2.1连接端的端部外径,连接部2.2自由端端部的外径大于卡紧部2.1的外径,连接部2.2内壁的横截面为斜面。
[0014]汽车低压回油管的接口 2外径呈外大内小的喇叭口状,使得汽车低压回油管在安装过程中,将其他连接部件的管口套接在汽车低压回油管接口 2的卡紧部2.1外侧,然后通过卡箍将其他连接部件的管口收拢,使得管口的内壁与卡紧部2.1的外壁卡紧贴合,由于接口 2的连接部2.2的自由端端部外径大于卡紧部2.1的外径,使得其他连接部件在卡箍将其卡紧后不容易与汽车低压回油管的接口 2发生松动或脱离,连接较牢固,限位凸台3用于对其他连接部件的管口进行上限位;同时,由于接口 2的连接部2.2外径大于卡紧部2.1的外径,使得汽车低压回油管与其他汽车部件的连接管连接后,分别在卡紧部2.1和连接部2.2的位置处形成双层密封,气密性较好,不容易出现漏油、进尘或进入空气的情况,进而使得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较长,结构较简单,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低压回油管的极限压强可达到3MPa,大于现有技术;连接部2.2自由端外侧为圆弧结构,便于将其他连接部件的管口套接在接口 2的连接部2.2外侧。
[0015]所述管体I与接口 2为一体式结构,现有的汽车低压回油管的管体I和接口 2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使得回油管整体的强度较差,且由于管体I与接口 2是焊接的,使得接口 2与管体I的连接处的壁厚较厚,不仅加重了回油管的重量,而且使得回油管与对手件连接不方便,通常只能适用于相对应的对手件,通用性较差,而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式结构,使得回油管整体的强度较好,且接口 2与管体I的连接处壁厚较薄,不仅使得回油管重量较轻,比较轻便,同时使得回油管可适用于多种不同型号的汽车,通用性较强。
[0016]所述卡紧部2.1为圆柱形结构,卡紧部2.1的外径等于连接部2.2与卡紧部2.1连接端的端部外径,卡紧部2.1为直筒型的圆柱形结构,便于其他连接管口套接后卡紧,结构较简单。
[0017]所述斜面与卡紧部2.1内壁之间的夹角α范围为22°?30°。
[001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低压回油管,它包括管体(I)和二个分别与管体(I)两端连接的接口(2),所述接口(2)靠近管体的一端外侧沿周向设有限位凸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2)包括便于卡箍卡紧的卡紧部(2.1)和用于连接其他部件的连接部(2.2),卡紧部位于限位凸台(3)与连接部(2.2)之间;所述连接部(2.2)自由端端部的外径大于连接部(2.2)与卡紧部(2.1)连接端的端部外径,连接部(2.2)自由端端部的外径大于卡紧部(2.1)的外径,连接部(2.2)内壁的横截面为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低压回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I)与接口(2)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低压回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部(2.1)为圆柱形结构,卡紧部(2.1)的外径等于连接部(2.2)与卡紧部(2.1)连接端的端部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低压回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与卡紧部(2.1)内壁之间的夹角α范围为22°?30°。
【文档编号】F02M55/00GK203948214SQ201420368431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4日
【发明者】陈荣发, 白永洁, 董阿能 申请人:宁波福士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