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音装置以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435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消音装置以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音装置以及具有该消音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进气系统上的消音结构对低、中频噪声具有较高的消声能力,可以实现低、中频噪声的消除,但对宽频带的高频噪声(特别在涡轮增压器发动机总成中)消除量极低,该高频噪声以辐射传递方式向周边进行能量传递,会直接影响到驾驶员舱的声学品质,对整车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消音装置,以解决传统消音结构消除噪音频率范围较窄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消音装置,包括:内管,所述内管上具有消音段,所述消音段上设置有贯通槽,所述贯通槽贯通所述内管的壁,并且所述贯通槽沿所述内管的周向延伸;以及外管,所述外管环绕所述内管且与所述内管固定,所述外管覆盖所述消音段以在所述外管与所述消音段之间限定出消音腔;阻性材料层,所述阻性材料层包裹在所述外管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贯通槽分成多个上贯通槽和多个下贯通槽,每个所述上贯通槽与相邻的下贯通槽在所述内管的轴向上间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上贯通槽与所述多个下贯通槽在所述轴向上交错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上贯通槽等间距分布,所述多个下贯通槽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上贯通槽的间距与任意相邻的两个下贯通槽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地,任意一个所述上贯通槽与相邻的下贯通槽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上贯通槽和所述下贯通槽对应的圆心角度均为180°。

进一步地,所述上贯通槽的两端处在第一平面内,所述下贯通槽的两端处在第二平面内, 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重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消音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消音装置,通过设置贯通槽和消音腔,可以使得噪音反复进出消音腔,从而可以逐级改变噪音的声频,可以使得消音装置消除较宽频带的噪音,进而消音装置可以有效降低进气系统的噪音,可以提高车辆的NVH性能。而且贯通槽更容易吸收高频噪音,从而可以使得高频噪音在消音腔内被消除,进而可以更好地降低进气系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设置有上述的消音装置。

所述车辆与上述消音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消音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消音装置的内管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消音装置100;

内管10;消音段11;贯通槽12;上贯通槽13;下贯通槽14

外管20;消音腔30;阻性材料层40;隔板5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装置100,该消音装置100可以应用在车辆的进气系统上。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装置100可以包括内管10、外管20和阻性材料层40,外管20环绕内管10,而且外管20与内管10固定,其中,外管20和内管10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内管10上具有消音段11,消音段11上设置有贯通槽12,贯通槽12贯通内管10的壁,并且贯通槽12沿内管10的周向延伸,外管20覆盖消 音段11以在外管20与消音段11之间限定出消音腔30。内管10内的气流和噪音可以通过贯通槽12进入到消音腔30内,并且气流和噪音通过贯通槽12离开消音腔30,这样气流和噪音可以通过贯通槽12反复进出消音腔30,从而消音装置100可以逐级改变气流的声频,消音装置100可以消除较宽声频的噪音,进而消音装置100可以有效降低噪音。而且贯通槽12可以更容易吸收高频噪音,可以便于高频噪音进入到消音腔30内,从而可以使得高频噪音更易于在消音腔30内被消除,进而可以降低进气系统的噪音。

如图1所示,外管20的外表面上可以设置有阻性材料层40。阻性材料层40可以有效阻止消音腔30内的噪音向外辐射,而且阻性材料层40还可以将噪音的声能量转化成热能,从而可以更好地降低进气系统的噪音,可以降低车辆的噪音,可以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其中,可选地,阻性材料层40可以为多孔纤维材料、吸音棉、PU(Polyurethane-聚氨基甲酸酯)发泡层、橡胶材料或者阻尼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贯通槽12可以分成多个上贯通槽13和多个下贯通槽14,每个上贯通槽13与相邻的下贯通槽14在内管10的轴向上间隔开。由此,可以便于噪音通过上贯通槽13或者下贯通槽14进入到消音腔30内,从而可以更好地消除噪音。优选地,如图2所示,多个上贯通槽13与多个下贯通槽14在轴向上交错布置。交错设置的上贯通槽13和下贯通槽14可以有利于噪音反复进入消音腔30,从而可以使得消音装置100更好地消除噪音,可以更好地降低进气系统的噪音。

可选地,如图1所示,多个上贯通槽13等间距分布,多个下贯通槽14等间距分布。两个相邻的上贯通槽13之间的间距均为d1,两个相邻的下贯通槽14之间的间距均为d2,这样可以使得多个上贯通槽13和多个下贯通槽14分布合理,可以进一步地便于噪音反复进入消音腔30,从而消音装置100可以更有效地消除噪音。

可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上贯通槽13的间距d1与任意相邻的两个下贯通槽14的间距d2相等。这样可以使得多个上贯通槽13和多个下贯通槽14在内管10的轴向上均匀分布,从而可以便于噪音通过上贯通槽13或者下贯通槽14反复进出消音腔30,进而消音装置100可以更有效地消除噪音。

可选地,任意一个上贯通槽13与相邻的下贯通槽14之间的距离相等。这样,多个上贯通槽13和多个下贯通槽14布置合理,从而可以使得消音装置100布置合理,可以使得消音装置100更好地消除噪音。

可选地,上贯通槽13和下贯通槽14对应的圆心角度均为180°。换言之,上贯通槽13和下贯通槽14的纵截面均为半圆形,从而可以便于噪音进出消音腔30,可以使得消音装置100更好地消除噪音。

优选地,上贯通槽13的两端处在第一平面内,下贯通槽14的两端处在第二平面内,第 一平面与第二平面重合。可以理解的是,将下贯通槽14向前或者向后移动至一个上贯通槽13的正下方时,上贯通槽13和下贯通槽14可以共同构造为一个环形的贯通槽,通过合理设置上贯通槽13和下贯通槽14,可以使得消音装置100结构合理,消除噪音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消音装置100还包括:隔板50,隔板50可以在内管10和外管20之间分隔出多个消音腔30,多个消音腔30的体积不同,这样每个消音腔30所对应的贯通槽12的组合作用不同,从而每个消音腔30消除的噪音频率范围也不同,从而使得消音装置100可以消除较宽频带的噪音,可以提高车辆的NVH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装置100,通过设置贯通槽12和消音腔30,可以使得噪音反复进出消音腔30,从而可以逐级改变噪音的声频,可以使得消音装置100消除较宽频带的噪音,进而消音装置100可以有效降低进气系统的噪音,可以提高车辆的NVH性能。而且贯通槽12可以更容易吸收高频噪音,高频噪音可以更加易于进入到消音腔30内,而且高频噪音可以在消音腔30内被消除,从而可以更好地降低进气系统的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消音装置100,由于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消音装置100,车辆的NVH性能较好,舒适性较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