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元催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9232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元催化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三元催化器。



背景技术:

三元催化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它可将汽车尾气排出的CO、HC和NOx等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当高温的汽车尾气通过净化装置时,三元催化器中的净化剂将增强CO、HC和NOx三种气体的活性,促使其进行一定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其中CO在高温下氧化成为无色、无毒的二氧化碳气体;HC化合物在高温下氧化成水(H20)和二氧化碳;NOx还原成氮气和氧气。三种有害气体变成无害气体,使汽车尾气得以净化。

目前的三元催化器,其内部普遍采用蜂窝状的催化剂支架填充,催化剂支架上镀制有贵金属催化剂;由于尾气本身所含的杂质,以及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络合物较容易在蜂窝状的催化剂支架上积累,因此时间一长,三元催化器内部就会形成较多的堵塞、烧结区域,并且堵塞严重程度从催化器进气口向出气口逐渐递减;这就造成了催化器部分堵塞严重,而后段却性能良好的状况,使催化器各部分未充分利用就已报废,造成较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催化器均匀消耗,避免堵塞及浪费的三元催化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元催化器,包括双层筒状外壳和填充在双层外壳之间的隔热罩层,所述外壳进气端通过法兰盘与发动机排气口相连通,所述外壳内设置其上涂有催化剂的蜂窝状催化支架,所述催化支架沿外壳的轴向方向设置两段,前段催化支架靠近外壳的进气端,后段催化支架靠近外壳的出气端,所述前段催化支架与后段催化支架可相对转动的设置在外壳内,所述后段催化支架与转动驱动机构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套装在外壳出气端的联轴器,所述联轴器通过朝向外壳轴线延伸的支架连接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后段催化支架同轴线设置,且转动轴连接到后段催化支架上,所述后段催化支架与前段催化支架之间安装连动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到后段催化支架上的外套筒以及套装在外套筒内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固定连接到前段催化支架上,所述外套筒的内环面及内套管的外环面设置相啮合的外齿及内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段催化支架中部安装沿其轴线设置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后端连通到后段催化支架处,通风管的前端连接双层转盘,所述外层转盘与内层转盘上排列设置多个设有相匹配的通风孔,所述通风管的前端固定连接在内层转盘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三元催化器通过设置可转动的催化支架,在部分催化剂反应严重时,通过转动将其旋转至通风较少的区域,从而使催化剂内芯均匀消耗,同时,为保证前段催化剂与后段催化剂一同均匀消耗,通过转动,可使尾气排入后段催化剂处,提高催化器的整体利用率,保证催化工作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三元催化器,包括双层筒状外壳1和填充在双层外壳1之间的隔热罩层2,所述隔热罩层2可防止外壳1内的催化剂过热氧化,同时避免外壳1温度较高,所述外壳1进气端通过法兰盘与发动机排气口相连通,所述外壳1内设置其上涂有催化剂的蜂窝状催化支架,发动机产生的废气排入外壳1内腔中,与催化支架上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反应后通过外壳1的出气端排出,所述外壳1的出气端同样设置安装用法兰盘,便于催化器安装。

所述催化支架沿外壳1的轴向方向设置两段,两段催化支架可相互运动,前段催化支架3靠近外壳1的进气端,后段催化支架4靠近外壳1的出气端,所述前段催化支架3与后段催化支架4均为圆柱状,与外壳1相匹配,其蜂窝状内芯处涂有催化剂,尾气进入其蜂窝状内芯处进行反应,所述前段催化支架3与后段催化支架4可相对转动的设置在外壳1内,所述后段催化支架4与转动驱动机构连接,后段催化支架4转动时,带动前段催化支架3一同转动,从而使与尾气反应较多处旋转到另一侧,保证催化支架上的催化剂均匀反应。

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套装在外壳1出气端的联轴器5,所述联轴器5用于连接外壳1的出气端及排气管,联轴器5可转动连接在之间,所述联轴器5通过朝向外壳1轴线延伸的支架连接转动轴6,所述转动轴6与后段催化支架4同轴线设置,且转动轴6连接到后段催化支架4上,通过从外部转动联轴器5,使转动轴6带动后段催化支架4转动,所述后段催化支架4与前段催化支架3之间安装连动装置,从而使后段催化支架4与前段催化支架3反应后产生堵塞的位置旋转至尾气流量较小处,使催化剂反应均匀。

所述连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到后段催化支架4上的外套筒7以及套装在外套筒8内的内套管8,所述内套管8固定连接到前段催化支架3上,所述外套筒7的内环面及内套管8的外环面设置相啮合的外齿及内齿,转动后段催化支架4,后段催化支架4通过外套筒7带动内套管8一同转动,从而使前段催化支架3一同转动。

所述前段催化支架3中部安装沿其轴线设置的通风管9,所述通风管9的两端军为开放状,所述通风管9后端连通到后段催化支架4处,通风管9的前端连接双层转盘,所述外层转盘10与内层转盘11上排列设置多个设有相匹配的通风孔,所述外层转盘10固定在外壳1内,所述内层转盘11可转动设置,所述通风管9的前端固定连接在内层转盘11上,当前段催化支架3转动时,通风管9与内层转盘11一同转动,内层转盘11上与外层转盘10相连通的通孔改变位置,从而使尾气无法通过外层转盘10与内层转盘11,尾气通过通风管9排放到后段催化支架4处,与后段催化支架4上的催化剂进行反应,使催化剂反应更加均匀。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