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加热装置的十二缸柴油机进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8015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进气管,特别涉及一种带加热装置的十二缸柴油机进气管。



背景技术:

在冬季寒冷地区,由于气温低,柴油机不易启动或启动时间较长;对进气管中的空气进行加热可明显改善柴油机的低温起动性能,使柴油机在低温环境下顺利起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轻、可靠性好、阻力小、结构紧凑、密封性好、便于电加热器和电加热塞的安装和拆卸,能够确保发动机在低温环境时能够快速顺利起动的带加热装置的十二缸柴油机进气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加热装置的十二缸柴油机进气管,包括进气管主体,所述进气管主体由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以及第三进气管组成,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进气管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从左往右依次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进气管的外周面上均设有两个与进气管主体内部导通的法兰,所述法兰上设有左右两个安装孔,螺栓穿过安装孔将法兰固定在柴油机缸盖的进气口上;

所述第一、第二进气管的外周面上均焊接有两个附座,所述附座内加工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内设有紫铜垫圈,所述附座用于安装电预热塞;

所述第三进气管的外周面上设有一个与进气管主体内部导通的长方形法兰,所述长方形法兰的四个端角处均设有螺纹孔,螺栓穿过螺纹孔将电加热器安装在长方形法兰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法兰与柴油机缸盖的接触面之间设有密封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长方形法兰与电加热器的接触面之间设有密封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栓上套设有弹垫和平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主体由1.5mm钢板冲压焊接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主体的内腔采用圆弧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的直径为1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纹孔的尺寸为M22×1.5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重量轻、可靠性好、阻力小、结构紧凑、密封性好、便于电加热器和电加热塞的安装和拆卸,能够确保发动机在低温环境时能够快速顺利起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0、第一进气管 20、第二进气管 30、第三进气管 40、法兰 50、螺栓 51、弹垫 52、平垫 53、密封垫 60、附座 61、紫铜垫圈 70、长方形法兰 71、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加热装置的十二缸柴油机进气管,进气管布置在柴油机V形夹角外面的排风侧,安装时左右各安装一个;进气管包括进气管主体,进气管主体由1.5mm钢板冲压焊接而成,强度高、加工方便、使用寿命长;进气管主体的内腔采用圆弧结构设计,从而保证柴油机外导入燃烧室内的新鲜空气更加顺畅,能够保证柴油机长时间工作的可靠性;进气管主体由第一进气管10、第二进气管20以及第三进气管30组成,第一、第二、第三进气管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从左往右依次连接在一起,其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也可以通过外部固定装置连接,此处不加赘述。

第一、第二、第三进气管的外周面上均设有两个与进气管主体内部导通的法兰40,法兰40上设有左右两个直径为10mm的安装孔,螺栓50的一端穿过安装孔和柴油机缸盖将法兰40固定在柴油机缸盖的进气口上,螺栓50的另一端通过螺母锁紧,螺栓50上还套设有弹垫51和平垫52,法兰40与柴油机缸盖的接触面之间设有密封垫53,以保证进气管和气缸之间的密封;第一、第二进气管的外周面上均焊接有两个附座60,附座60内加工有尺寸为M22×1.5mm的内螺纹孔,内螺纹孔内设有紫铜垫圈61,附座60用于安装电预热塞,电预热塞的一端螺纹安装在内螺纹孔内。

第三进气管的外周面上设有一个与进气管主体内部导通的长方形法兰70,长方形法兰70的四个端角处均设有螺纹孔71,螺栓50穿过螺纹孔71将电加热器安装在长方形法兰70上,螺栓50的另一端通过螺母锁紧,螺栓50上还套设有弹垫51和平垫52,长方形法兰与电加热器的接触面之间设有密封垫53,以保证电加热器和长方形法兰之间的密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