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调温器用加热推杆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326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调温器用加热推杆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发动机,更具体的为内燃发动机水冷却控制所用调温器。



背景技术:

电子调温器是根据冷却水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水量,改变水的循环范围,以调节冷却系的散热能力,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的。

目前,调温器普遍采用如图一和图二的结构,主要由壳体、加热推杆、蜡包、阀门、弹簧、铆接镶块组成。结构特点主要是通过在调温器内部石蜡中埋置加热器,接受外界供电进行工作。汽车通过连接插头给加热器通电,加热推杆加热石蜡,让石蜡受热膨胀产生膨胀力,膨胀力传递给推杆,转化为推杆的推力而实现阀门开启。当调温器断电后,加热器不再加热石蜡,石蜡受冷收缩,膨胀力消失、推杆推力相应消失,弹簧反作用于阀门上,促使阀门回位运动,从而实现阀门关闭。

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冷却循环管路中的水流的不规则冲击,在水流冲击下蜡包就会产生旋转和晃动力,蜡包旋转或晃动力会造成:

1、加热推杆被动受到旋转和晃动力,长时间后会导致铜镶件铆接处松弛,从而使连接加热推杆9的导线发生旋转、缠绕,最终导致导线的断开或短路,使电子调温器失效;

2、铆接处为硬接触,如铆接固定过紧,加热推杆没有柔性摆动空间,在加热推杆摆动过程中应力集中点会集中到加热推杆根部,造成该处极易出现断裂解体,使电子调温器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特提出一种电子调温器用加热推杆固定结构,通过L型橡胶圈柔性固定结构,避免了硬性铆接的弊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两个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调温器用固定加热推杆结构,由壳体、加热推杆、蜡包、阀门、弹簧、铆接镶块、橡胶圈和垫片构成。

所述加热推杆的根部设计有橡胶圈和垫片结构。

所述橡胶圈和垫片处于加热推杆的根部,铆接到铆接镶块上,使加热推杆柔性固定到壳体上。

所述橡胶圈在压紧后,与加热推杆之间产生较大的旋转摩擦力,避免图一结构中的受水流冲击而产生的加热推杆旋转问题。

所述铆接镶块上设计有台阶结构,保证橡胶圈在铆接后的压缩量和压紧力在合理设计范围内,不至于过紧或过松。如果铆接压缩量过紧,则会出现近似于图一结构中产生的硬接触加热推杆根部断裂故障;如果铆接压缩量过松,则会出现图一结构中产生的松弛旋转,使导线短路或断路故障。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解决了电子调温器的现有结构存在加热推杆松动、旋转、断裂问题,避免了电子调温器导线断裂,降低了零部件磨损,消除水流紊乱问题,实现在水流冲击时的可靠性,提高了电子调温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电子调温器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推杆固定结构示意图,为图三的铆接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中,1壳体、2加热推杆、3蜡包、4阀门、5弹簧、6铆接镶块;

图2中,1壳体、2加热推杆、3蜡包、4阀门、5弹簧、6铆接镶块、7橡胶圈、8垫片;

图3中,6铆接镶块、7橡胶圈、8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实施例说明,当汽车发动机工作温度上升,达到发动机工作温度上限,此时汽车冷却循环系统开始工作,汽车通过连接插头给加热推杆通电,加热推杆加热石蜡,让石蜡受热膨胀产生膨胀力,膨胀力传递给推杆,转化为推杆的推力而实现阀门开启。当调温器断电后,加热器不再加热石蜡,石蜡受冷收缩,膨胀力消失、推杆推力相应消失,弹簧反作用于阀门上,促使阀门回位运动,从而实现阀门关闭。

电子调温器用加热推杆固定结构工作方式是:在注塑塑料壳体7过程中镶入铆接镶块6,使壳体1和铆接镶块6形成一个总成件;橡胶圈7和垫片8处于加热推杆2的根部,和加热推杆2一起铆接固定到铆接镶块6上,也就与壳体1形成一个整体。在水流冲击过程中,避免因蜡包3摆动或旋转造成的加热推杆2松动、旋转、断裂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