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缸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793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缸组件,具体涉及一种气缸套,属于气缸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缸套是一个圆筒形零件,置于机体的气缸体孔中,上由气缸盖压紧固定;活塞在其内孔作往复运动,其外有冷却水冷却;与缸盖、活塞共同构成气缸工作空间;气缸套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气缸套内表受高温高压燃气直接作用,并始终与活塞环及活塞裙部发生高速滑动摩擦;气缸套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热性能,还应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气缸套上部邻近燃烧室,温度很高,润滑条件很差;温度过低,不能保持良好的润滑,会增大气缸壁的磨损,气缸内的水蒸气易凝结成水珠,溶解废气中的酸性气体分子,生成酸性物质,使气缸璧受到腐蚀磨损;现有气缸套种类繁多,为此,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503626.4,公开了一种气缸套,气缸体与水套通过凸环的对接连接,而且气室由水套凸环、内套体、气缸凸环以及气缸体环绕形成,这样,在更换气缸的时候,水套可以沿用原来的水套不需要更换,从而不会造成浪费;但其容易将气缸套热量导入到气缸垫;容易损坏气缸垫;水套内的冷却水在活塞侧压力作用下高频振动,冷却水中的气体或空气均以气泡形式被分离出来,当压力升高,并达到一定值时,气泡发生爆破,而产生压力波,冲击和剥蚀缸套;容易使缸套产生疲劳剥落,形成蜂窝状小孔,小孔扩大后,直至破坏和穿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气缸套,既能够与气缸垫稳定安装,同时避免过热损坏气缸垫,同时能够避免水套壁被剥蚀。

本实用新型的气缸套,包括套体;及设置于套体顶面的凸台;及设置于凸台下方的上腰带;及设置于上腰带下方的水套壁;及设置于水套壁下方的支承肩,及设置于支承肩下方的下腰带;所述凸台包括与套体顶面固定的支撑圈;及内面与支撑圈同一平面,外径大于支撑圈外径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外部间隔开设有多个隔热应力孔;所述水套壁外表面镀有镀铬加强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镀铬加强层外表面设置有氮化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氮化层外表面设置有热喷涂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腰带上方设置有封水圈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环与气缸垫安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气缸套,通过镀铬加强层、氮化层和热喷涂层增加其刚度,有效防穴蚀;能够避免水套壁被剥蚀;通过外加支撑环和在支撑环上开设隔热应力孔,既能够提高安装稳定性,同时能够避免过热损坏气缸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缸套,包括套体1;及设置于套体顶面的凸台2;及设置于凸台下方的上腰带3;及设置于上腰带下方的水套壁4;及设置于水套壁下方的支承肩5,及设置于支承肩下方的下腰带6;所述凸台2包括与套体顶面固定的支撑圈7;及内面与支撑圈7同一平面,外径大于支撑圈7外径的支撑环8;所述支撑环8外部间隔开设有多个隔热应力孔(未图示);所述水套壁4外表面镀有镀铬加强层10。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气缸套,所述镀铬加强层10外表面设置有氮化层11。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的气缸套,所述氮化层11外表面设置有热喷涂层12。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的气缸套,所述下腰带6上方设置有封水圈槽9。

其中,所述支撑环8与气缸垫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气缸套,通过镀铬加强层、氮化层和热喷涂层增加其刚度,有效防穴蚀;能够避免水套壁被剥蚀;通过外加支撑环和在支撑环上开设隔热应力孔,既能够提高安装稳定性,同时能够避免过热损坏气缸垫。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