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消音谐振腔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2216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消音谐振腔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谐振腔,具体的为一种发动机消音谐振腔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用动力发动机进气噪音都是从气缸头进气道传出,再经过隔热板、化油器和空滤器,几乎没有经过任何消音就排入到环境大气中,噪音大,形成严重的噪声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消音谐振腔组件,能有效降低发动机气道传出的噪音,减少噪声污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消音谐振腔组件,包括谐振腔本体和装在所述谐振腔本体上的谐振腔盖,所述谐振腔本体上设有与化油器相连的噪音源入口和用于排出噪音的噪音排出通道;所述谐振腔本体与所述谐振腔盖之间还设有消音滤芯。

进一步,所述噪音排出通道的径向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噪音源入口的面积。

进一步,所述噪音排出通道的径向横截面积与所述噪音源入口的面积之比为1:2-5。

进一步,所述谐振腔盖上设有隔音筋,所述隔音筋之间形成隔音凹坑。

进一步,所述噪音源入口的轴线与所述消音滤芯垂直,且所述噪音排出通道的轴线与所述噪音源入口的轴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消音谐振腔组件,当发动机工作时,从缸头进气道传出的噪音进入谐振腔组件,进行膨胀消能,谐振腔盖上设计有很多凹坑和隔音筋,能有效地降低噪音,中间的泡沫滤芯也有一定的消音功能,同时谐振腔出口较小,这就使得噪音在谐振腔内来回多次振动,相互削弱音能,即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消音谐振腔组件能有效降低发动机气道传出的噪音,减少噪声污染。

通过将噪音排出通道的径向横截面积设置为小于噪音源入口的面积,使得噪音在谐振腔组件内来回多次振动,相互削弱音能,以达到更好的消音的目的。

通过在谐振腔盖上设置隔音筋和隔音凹坑,能够进一步提高消音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消音谐振腔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发动机消音谐振腔组件的爆炸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消音谐振腔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发动机消音谐振腔组件,包括谐振腔本体1和盖装在所述谐振腔本体1上的谐振腔盖2,所述谐振腔本体1上设有与化油器相连的噪音源入口3和用于排出噪音的噪音排出通道4。所述谐振腔本体1与所述谐振腔盖2之间还设有消音滤芯5。本实施例的消音滤芯5采用泡沫滤芯。

进一步,所述噪音排出通道4的径向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噪音源入口3的面积。具体的,所述噪音排出通道4的径向横截面积与所述噪音源入口3的面积之比为1:2-5,本实施例的噪音排出通道4的径向横截面积与所述噪音源入口3的面积之比为1:3。通过将噪音排出通道的径向横截面积设置为小于噪音源入口的面积,使得噪音在谐振腔组件内来回多次振动,相互削弱音能,以达到更好的消音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谐振腔盖2上设有隔音筋6,所述隔音筋6之间形成隔音凹坑。通过在谐振腔盖上设置隔音筋和隔音凹坑,能够进一步提高消音效果。

进一步,所述噪音源入口3的轴线与所述消音滤芯5垂直,且所述噪音排出通道4的轴线与所述噪音源入口3的轴线垂直。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消音谐振腔组件,当发动机工作时,从缸头进气道传出的噪音进入谐振腔组件进行膨胀消能,能有效地降低噪音,中间的消音滤芯也有一定的消音功能,即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消音谐振腔组件能有效降低发动机气道传出的噪音,减少噪声污染。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