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9856发布日期:2018-09-04 20:40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配件,特别是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



背景技术:

国内外法律法规对汽车油耗和环保的要求日益收严,传统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已经日趋难以满足法规和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主机厂开始研发和投产增压发动机。发动机增压后,进气歧管内的压力增大,尤其是回火时的爆发压力,对进气歧管的强度要求更为严苛。为达到提高歧管强度的目的,塑料进气歧管会加更多和更高的筋,焊接筋也会适当的加宽,加强或增加固定进气歧管的支架,这造成了成本的增加。而且,增压进气歧管气道短,为避让螺栓安装工具,常遇到焊接筋难以布置的问题。

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气道很短,通常气道长度仅有110mm左右,为保证发动机进气顺畅、进气均匀,进气歧管的气道布置局限性很大。尤其是三缸增压发动机,进气不均造成的发动机振动会比四缸机的更为明显,故而对三缸机进气歧管的进气均匀性要求更为严格。

针对爆破压力要求高、焊接筋布置困难、加筋加支架成本增加等问题,增压发动机转而使用铝合金进气歧管。铝合金进气歧管的密封方式通常是采用金属垫片密封,即进气歧管与进气歧管垫片之间采用平面贴合的方式进行密封。垫片分为上下两个安装面,平整度要求非常高,容易出现安装面翘曲导致装配后的密封失效。该类密封垫片耐高温,但对生产技术要求高、装配工艺复杂,生产加工成本高。长时间使用后造成安装面间隙变大,容易导致密封失效,影响发动机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压汽油发动机进气歧管,其保证发动机进气顺畅、充气效率高、各缸进气均匀、密封可靠。

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稳压腔和三个气道,三个所述气道的中心线在同一曲面上且彼此相互平行,三个所述气道均为光滑平顺的弧形体,三个所述气道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延伸长度相等,三个所述气道上端与缸盖可拆卸密封连通,三个所述气道下端与所述稳压腔连通,所述稳压腔一端与节气门可拆卸密封连通。

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三个所述气道设有气道进气口,所述气道进气口纵向截面为两个C形对接的形状,所述气道进气口与所述缸盖的进气道连通。

三个所述气道上端设有缸盖结合法兰,三个所述气道通过缸盖结合法兰与缸盖可拆卸密封固定连通,三个所述气道上端与所述缸盖结合法兰连通。

三个所述气道上端与所述缸盖结合法兰的连接处设有弧形过渡,所述三个气道下端与所述稳压腔的连接处设有弧形过渡。

所述缸盖结合法兰上位于所述气道进气口外周设有缸盖密封圈,所述缸盖结合法兰通过所述缸盖密封圈与缸盖密封固定连通。

所述缸盖密封圈由氟橡胶材料制成。

所述缸盖结合法兰上气道进气口外周设有缸盖密封槽,所述缸盖密封圈固定在所述缸盖密封槽内,所述缸盖密封圈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缸盖和缸盖密封槽可解除式相抵。

所述稳压腔右端通过节气门体法兰与节气门可拆卸密封连通,所述节气门体法兰上设有节气门进气口,所述节气门进气口左侧通过进气总管与稳压腔相通,所述节气门体法兰右侧与节气门可拆卸密封固定连通。

所述节气门体法兰上位于所述节气门进气口外周设有节气门体密封圈,所述节气门体法兰通过所述节气门体密封圈与节气门密封固定连接。

所述节气门体法兰上节气门进气口外周设有节气门体密封槽,所述节气门体密封圈固定在所述节气门体密封槽内,所述节气门体密封圈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节气门和节气门体密封槽可解除式相抵。

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稳压腔和三个气道,三个所述气道的中心线在同一曲面上且彼此相互平行,三个所述气道均为光滑平顺的弧形体,三个所述气道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延伸长度相等,三个所述气道上端与缸盖可拆卸密封连通,三个所述气道下端与所述稳压腔连通,所述稳压腔一端与节气门可拆卸密封连通。这样,三个气道和稳压腔连通,空气由节气门进入到与之连通的稳压腔内,充满稳压腔后,由于压力的原因分别流动到三个气道内,因为三个所述气道的中心线在同一曲面上且彼此相互平行,三个所述气道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延伸长度相等,所以保证进气均匀及充气效率,气体流经各个气道而增大压力从缸盖进入到各个发动机缸体内,使发动机缸体内得到充足的气体,气体燃烧更加充分,降低了有害气体的排放。三个所述气道均为光滑平顺的弧形体,有效的降低了进气阻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提供一种增压汽油发动机进气歧管,其保证发动机进气顺畅、充气效率高、各缸进气均匀、密封可靠,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气道 2…气道进气口 3…缸盖密封圈

4…稳压腔 5…进气总管 6…节气门体法兰

7…缸盖结合法兰 8…节气门进气口 9…节气门体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请参考图1,如图1所示,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稳压腔4和三个气道1,三个所述气道1的中心线在同一曲面上且彼此相互平行,三个所述气道1均为光滑平顺的弧形体,三个所述气道1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延伸长度相等,三个所述气道1上端与缸盖可拆卸密封连通,三个所述气道1下端与所述稳压腔4连通,所述稳压腔一端4与节气门可拆卸密封连通。这样,三个气道和稳压腔连通,空气由节气门进入到与之连通的稳压腔内,充满稳压腔后,由于压力的原因分别流动到三个气道内,因为三个所述气道的中心线在同一曲面上且彼此相互平行,三个所述气道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延伸长度相等,所以保证进气均匀及充气效率,气体流经各个气道而增大压力从缸盖进入到各个发动机缸体内,使发动机缸体内得到充足的气体,气体燃烧更加充分,降低了有害气体的排放。三个所述气道均为光滑平顺的弧形体,有效的降低了进气阻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提供一种增压汽油发动机进气歧管,其保证发动机进气顺畅、充气效率高、各缸进气均匀、密封可靠。

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请参考图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三个所述气道1设有气道进气口2,所述气道进气口2纵向截面为两个C形对接的形状,所述气道进气口1与所述缸盖的进气道连通。这样,相比于圆形或方形,两个C形对接的形状,空气会有碰撞和挤压,更有利于实现进气导流和挤气,提高燃油雾化率,使空气和油气混合更加均匀,气体流经各个气道而增大压力进入到各个发动机缸体内,使发动机缸体内得到充足的气体,气体燃烧更加充分,降低了有害气体的排放。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三个所述气道1上端设有缸盖结合法兰7,三个所述气道1通过缸盖结合法兰7与缸盖可拆卸密封固定连通,三个所述气道1上端与所述缸盖结合法兰7连通。这样,因为有缸盖结合法兰,三个所述气道1与缸盖连通对接时更方便,增加了连通时的密封性,结构设计简单,有效降低了安装成本。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三个所述气道1上端与所述缸盖结合法兰7的连接处设有弧形过渡,所述三个气道1下端与所述稳压腔4的连接处设有弧形过渡。这样,设有弧形过渡使得局部壁厚增加,可以有效增强局部刚度,并且可有效的减少空气的阻力,使空气均匀的进入缸体。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缸盖结合法兰7上位于所述气道进气口2外周设有缸盖密封圈3,所述缸盖结合法兰7通过所述缸盖密封圈3与缸盖密封固定连通。这样,通过缸盖密封圈3与缸盖密封固定连接,增加了与缸体结合的密封性能。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缸盖密封圈3由氟橡胶材料制成。这样,橡胶材料密封效果好,更加安全可靠,增加了与缸体结合的密封性能,解决了金属垫片密封出现安装面翘曲导致装配后的密封失效问题。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缸盖结合法兰7上气道进气口2外周设有缸盖密封槽,所述缸盖密封圈3固定在所述缸盖密封槽内,所述缸盖密封圈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缸盖和缸盖密封槽可解除式相抵。这样,密封设计结构简单,材料成本低,布置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请参考图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稳压腔4右端通过节气门体法兰6与节气门可拆卸密封连通,所述节气门体法兰6上设有节气门进气口8,所述节气门进气口左侧通过进气总管5与稳压腔4相通,所述节气门体法兰6右侧与节气门可拆卸密封固定连通。这样,因为设有节气门体法兰,节气门进气口8与节气门连通时更方便,增加了连通时的密封性,结构设计简单,有效降低了安装成本。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节气门体法兰6上位于所述节气门进气口8外周设有节气门体密封圈9,所述节气门体法兰6通过所述节气门体密封圈9与节气门密封固定连接,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节气门体密封圈9由氟橡胶材料制成。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节气门体法兰6上节气门进气口8外周设有节气门体密封槽,所述节气门体密封圈3固定在所述节气门体密封槽内,所述节气门体密封圈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节气门和节气门体密封槽可解除式相抵。这样,密封设计结构简单,材料成本低,布置更加紧凑,橡胶材料密封效果好,更加安全可靠,增加了与节气门的密封性能。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或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等,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