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尿素造粒喷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8328发布日期:2018-10-26 18:5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尿素造粒喷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尿素造粒喷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柴油机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尾气处理技术是必要的技术措施,目前的尿素溶液进料管道如果没有进行加热,在低温环境下尿素溶液进料管容易被冻住,尿素无法正常喷射,从而会导致尿素喷嘴没有尿素溶液的冷却导致喷嘴被烧坏,严重者会导致车辆限扭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尿素溶液进料管道不能控制其用量,不便于控制整个造粒过程,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控制尿素溶液喷出量、可对尿素溶液进行加热、喷出的颗粒更加密集和使用方便的尿素造粒喷出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控制尿素溶液喷出量、可对尿素溶液进行加热、喷出的颗粒更加密集和使用方便的尿素造粒喷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尿素造粒喷出装置,它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尿素溶液进料管道,所述的尿素溶液进料管道外缠有加热电阻丝,所述的尿素溶液进料管道的外部设置有尿素溶液进料管道壁,所述的尿素溶液进料管道壁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压缩空气腔,所述的环形压缩空气腔的一侧设置有压缩空气进口,所述的环形压缩空气腔外部设置有空气腔外壁,所述的壳体的底部设置有造粒喷出区。

所述的尿素溶液进料管道竖直贯穿壳体。

所述的尿素溶液进料管道的底部设置有尿素溶液出料控制器。

所述的空气腔外壁设置为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倒圆锥形。

所述的空气腔外壁的圆锥形部分设置为上厚下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尿素溶液进料管道,尿素溶液进料管道的底部设置有尿素溶液出料控制器,可控制尿素溶液喷出量,进而控制造粒过程,尿素溶液进料管道外缠有加热电阻丝,可实现对尿素溶液进行加热的目的,通过压缩空气腔内的高压气流与尿素溶液在出口处碰撞在一起形成尿素溶液小颗粒,结构简单,使喷出的颗粒更加密集,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尿素造粒喷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尿素溶液进料管道 2、加热电阻丝 3、压缩空气进口 4、环形压缩空气腔 5、空气腔外壁 6、尿素溶液进料管道壁 7、壳体 8、尿素溶液出料控制器 9、造粒喷出区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尿素造粒喷出装置,它包括壳体7,所述的壳体7的内部设置有尿素溶液进料管道1,所述的尿素溶液进料管道1外缠有加热电阻丝2,所述的尿素溶液进料管道1的外部设置有尿素溶液进料管道壁6,所述的尿素溶液进料管道壁6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压缩空气腔4,所述的环形压缩空气腔4的一侧设置有压缩空气进口3,所述的环形压缩空气腔4外部设置有空气腔外壁5,所述的壳体7的底部设置有造粒喷出区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尿素溶液进料管道,尿素溶液进料管道的底部设置有尿素溶液出料控制器,可控制尿素溶液喷出量,进而控制造粒过程,尿素溶液进料管道外缠有加热电阻丝,可实现对尿素溶液进行加热的目的,通过压缩空气腔内的高压气流与尿素溶液在出口处碰撞在一起形成尿素溶液小颗粒,结构简单,使喷出的颗粒更加密集,使用更加方便。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尿素造粒喷出装置,它包括壳体7,所述的壳体7的内部设置有尿素溶液进料管道1,所述的尿素溶液进料管道1外缠有加热电阻丝2,所述的尿素溶液进料管道1的外部设置有尿素溶液进料管道壁6,所述的尿素溶液进料管道壁6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压缩空气腔4,所述的环形压缩空气腔4的一侧设置有压缩空气进口3,所述的环形压缩空气腔4外部设置有空气腔外壁5,所述的壳体7的底部设置有造粒喷出区9,所述的尿素溶液进料管道1竖直贯穿壳体7,所述的尿素溶液进料管道1的底部设置有尿素溶液出料控制器8,所述的空气腔外壁5设置为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倒圆锥形,所述的空气腔外壁5的圆锥形部分设置为上厚下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尿素溶液进料管道,尿素溶液进料管道的底部设置有尿素溶液出料控制器,可控制尿素溶液喷出量,进而控制造粒过程,尿素溶液进料管道外缠有加热电阻丝,可实现对尿素溶液进行加热的目的,通过压缩空气腔内的高压气流与尿素溶液在出口处碰撞在一起形成尿素溶液小颗粒,结构简单,使喷出的颗粒更加密集,使用更加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