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传感器部保护装置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34771发布日期:2020-11-19 19:0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的传感器部保护装置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保护安装于发动机的传感器部的传感器部保护装置及包括其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通常,在发动机中设置多样的传感器,以进行燃烧控制及废气净化处理。尤其,在发动机的吸气系统、排气系统中设置感测向发动机流入或从发动机排出的空气的温度或压力的传感器。

作为上述传感器,有作为设置于吸气系统而感测吸气压力的传感器的map(manifoldabsolutepressure,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下称map传感器)和作为在一般的map传感器中结合有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的t-map(temperature-manifoldabsolutepressure,温度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下称t-map传感器)等。

就这样的传感器而言,为了设置及维修的容易性,一般情况下会被设置为露出于发动机的外部。

然而,所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当作业者在吸气系统或其他配件的设置或修理过程中使道具掉落时,露出于外部的传感器会因落下的道具而受冲击。此外,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在大小较大的车辆的装配或修理过程中,因作业者通过用脚踩踏传感器或用手把持传感器来支撑身体而导致传感器破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安装于发动机的传感器部的传感器部保护装置及包括其的发动机。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的传感器部保护装置,其保护设置于发动机的外廓的传感器部,所述发动机的传感器部保护装置包括:主体部,其配置为覆盖所述传感器部;第一腿部,其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向下延伸;以及一对第二腿部,其从所述主体部的后端向下延伸,且相互隔开而配置,所述传感器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一对所述第二腿部之间。

此外,所述发动机的传感器部保护装置包括:头部,其配置于一对所述第二腿部之间,且以与所述主体部平行的方式从所述主体部的后端延伸。

此外,在所述发动机的传感器部保护装置中,所述主体部向所述传感器部的上方隔开规定间距而配置。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多个配管,其以引导从发动机流出和向发动机流入的空气的方式依次设置;传感器部,其设置于所述配管的外廓;以及传感器部保护装置,其配置为覆盖所述传感器部的外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主体,其配置为与所述传感器部的外廓隔开;第一腿部,其与所述主体的前端连接而固定于所述多个配管,并将所述主体的前端固定于所述多个配管;以及第二腿部,其与所述主体的后端连接而固定于所述多个配管,并将所述主体的后端固定于所述多个配管。

此外,在所述发动机中,所述传感器部包括主体部和用于所述主体部与线束的电连接的端子部,所述第二腿部线相互隔开而形成多个,所述端子部配置于多个所述第二腿部之间。

此外,在所述发动机中,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以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腿部之间的方式从所述主体部延伸的头部,所述端子部被所述头部覆盖。

此外,在所述发动机中,所述多个配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配管、第二配管、第三配管,所述传感器部配置于所述第二配管的外廓,所述第一腿部固定于所述第一配管和所述第二配管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腿部固定于所述第二配管和所述第三配管中的至少一个。

此外,在所述发动机中,所述第二配管是在内部具备发热体的空气加热器装配体,在所述第二配管的外廓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传感器部的传感器安装部,所述发热体配置于所述第二配管中所述传感器安装部的后方。

此外,在所述发动机中,所述第二配管具备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传感器安装部形成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外廓,所述发热体配置于所述第二主体的内部,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前端部形成有多个紧固孔,通过贯通所述第一主体的多个紧固孔中的某一个、所述第一配管及形成于所述第一腿部的第一螺栓紧固孔而紧固的紧固螺栓,使所述第一腿部、所述第二配管及所述第一配管相互紧固,在所述第二主体的后端部形成有多个紧固孔,通过贯通所述第二主体的紧固孔、形成于所述第二腿部的第二螺栓紧固孔及所述第三配管而紧固的紧固螺栓,使所述第二腿部、所述第二配管及所述第三配管相互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样的实施例,具有在维持设置及维修的便利性的同时,能够保护露出于发动机的外部的传感器部免受外部冲击及作业者的失误导致的破损的伤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的多样的实施例的传感器部的发动机的吸气系统的图。

图2是图示实用新型的多样的实施例的传感器部保护装置的图。

图3是图示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的多样的实施例的传感器部保护装置的状态的发动机的吸气系统的图。

图4是图示从后方观察图3的吸气系统的状态的图。

符号说明

100:传感器部保护装置,110:主体部,120:第一腿部,121:第一贯通孔,130:第二腿部,131:第二贯通孔,150:头部,200:传感器部,210:主体部,220:固定部,230:端子部,300:第二配管,300’:空气加热器装配体,310:第一主体,320:第二主体,330:传感器安装部,340:紧固部,350:第二紧固螺栓,410:第一配管,450:第一紧固螺栓,470:第一垫圈,500:第三配管,510:第二垫圈,610: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为便于说明,将通过示例性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进行说明。对各图的构成要素记载参照符号时,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即使标示于不同的图中,也尽量用相同的符号标示。

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或词语不应被限定为通常的或词典上的含义,而是应本着发明人可以为了以最优的方法说明自身的实用新型而适当地定义术语的概念的原则来解释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构成要素的说明中可能会使用第一、第二、a、b、(a)、(b)等术语。这样的术语仅用于区分该构成要素与另一构成要素,而该构成要素的本质、次序或顺序等不为该术语所限定。当记载为某一构成要素与另一构成要素“连接”或“结合”时,应理解为该构成要素可能与该另一构成要素直接连接或结合,但也可能在该构成要素与该另一构成要素之间“连接”或“结合”有又一构成要素。

因此,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中图示的结构只不过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优选的实施例,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技术思想,因此,应理解的是,在本申请时点,可能会有可以代替这些实施例的多样的均等物和变形例。此外,省略对可能不必要地使本实用新型的要旨不清楚的公知功能及结构的详细说明。

下文中,可能会将以设置有传感器部的位置为基准使空气流入的方向描述为前方,将以设置有传感器部的位置为基准使空气排出的方向描述为后方。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多样的实施例的传感器部200的覆盖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图1是示例性地图示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的多样的实施例的传感器部200的发动机的外面的一部分的图。

参照图1,示例性的实施例的传感器部200可以设置于发动机的吸气系统。这样的传感器部不但可以设置于吸气系统,还可以设置于排气系统及发动机的主体,且可以设置为露出于发动机的外部,以便在外部能够观察是否设置了这样的传感器部。下面以设置于发动机的吸气系统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另一方面,作为发动机,可以以适用于诸如挖掘机等工程机械的发动机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显而易见地,只要是作为一般的内燃机的发动机,则均可适用。

发动机的吸气系统可以包括用于通过外气或egr(exhaustgasrecirculation,废气再循环)进行再循环后的废气向发动机流入的多样的配件。在一实施例中,吸气系统可以包括第一配管410、第二配管300、第三配管500。第一配管410可以是空气从外部流入的配管。可以在这样的第一配管410设置用于调节朝向发动机流入的空气的量的节流阀。第三配管500可以是连接于发动机的吸气歧管(未图示)的配管。第二配管300可以配置于第一配管410与第三配管500之间,并向第三配管500引导从第一配管410流入的空气。这样的配管的结构也可以类似地适用于排气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于第一配管、第二配管及第三配管的内部的空气流路可以从第三配管经由第二配管而向第一配管引导由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另一方面,设置于一实施例的吸气系统的第二配管300可以在内部形成有相比第一配管410和第二配管500较短的空气流路,且可以设置有包括另外的结构物在内的难以设置于第一配管410和第三配管500的多样的附加装置。例如,多样的传感器和空气加热器(airheater)可以相当于上述附加装置。空气加热器可以用于预热向发动机内部流入的空气来提高发动机的低温启动性并提高燃烧效率,传感器可以是如同map传感器、t-map传感器能够测量向内部流路流动的空气的流量、温度、压力等的传感器。下面将以内置有空气加热器的第二配管300为主对实施例进行说明,下文中,为了进行更顺畅的说明,将第二配管300命名为空气加热器装配体300’而进行说明。空气加热器装配体300’可以在内部配置有用于对通过形成于内部的空气流路被供应至发动机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发热体(未图示)。

从外部观察时,可以在空气加热器装配体300’的前方部形成有与第一配管410结合的第一主体310,在后方部休形成有与第三配管500结合的第二主体320。上述发热体可以配置于第二主体320的内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图示,第一主体310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且传感器安装部330可以以规定的高度凸出形成于第一主体310的半径方向外侧。可以在第一主体310的内部形成吸气流路。可以在第一主体310的前端部朝向前方形成有多个紧固部340,该多个紧固部340形成有第一螺栓紧固孔(图3的341)。紧固部340可以向第一主体310的半径方向外侧凸出形成,各个紧固部340可以配置为沿第一主体310的周围以规定间距隔开。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配置3个紧固部340,但不限于此。第一配管410的后端部可以形成为与第一主体310的紧固部34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从而,第一紧固螺栓450贯通第一配管410的后端部和第一螺栓紧固孔341而被紧固,由此可以使第一配管410和空气加热器装配体300’结合。此时,用于防止空气漏出的第一垫圈470可以介于第一配管410与空气加热器装配体300’(第二配管300)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主体320可以从第一主体310的后端延伸形成。如图1所图示,第二主体320的横截面可以形成为四边形形状,可以在各棱边部形成有朝向前方开放的第二螺栓紧固孔(图3的321)。第三配管500的前端部可以结合于第二主体320的后方。第三配管500的前端部可以形成为与第二主体32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从而,第二紧固螺栓350贯通第二主体320的各棱边和第三配管500而被紧固,由此可以使第二主体320的后方与第三配管500的前方结合。此时,用于防止空气漏出的第二垫圈510可以介于第二主体320与第三配管500之间。

可以在第二主体320的内部形成与形成于第一主体310的内部的吸气流路连通的空间,且可以在该空间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发热体。被发热体加热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三配管500向发动机流入。

另一方面,可以在凸出形成于第一主体310的传感器安装部330结合有传感器部200。在一实施例中,传感器部200可以包括用于感测吸气的温度和压力的t-map传感器,但不限于此。传感器部200可以包括:主体部210,其具备至少一部分插入于第一主体310而感测吸气的温度或压力的传感部(未图示);固定部220,其配置于主体部210的一侧,用于将主体部固定于传感器安装部330;以及端子部230,其形成于主体部210的后端部,并与线束的连接器610电连接。

图2是图示示例性的实施例的传感器部保护装置100的图,图3是图示设置有示例性的实施例的传感器部保护装置100的状态的发动机的吸气系统的图,图4是图示从后方观察图3的吸气系统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多样的实施例的传感器部保护装置100可以包括主体部110、第一腿部120、第二腿部130以及头部150。

主体部110可以配置为与传感器部200以规定间距隔开而覆盖传感器部200的外廓的形状。主体部110可以形成为板形状。主体部110可以通过第一腿部120和第二腿部130固定于空气加热器的上侧。

第一腿部120可以配置于主体部110的前端部。第一腿部120可以与主体部110一体地形成。第一腿部120可以形成为与主体部110大致相似的厚度的板形状。第一腿部120可以从主体部110的前端部以大致垂直的方式向下延伸形成。可以在第一腿部120的下端部形成上述第一紧固螺栓450所贯通的第一贯通孔121。如图3所图示,第一紧固螺栓450贯通第一贯通孔(例如,图2的121、第一配管410及第一螺栓紧固孔340而被紧固,从而可以使第一腿部120固定于第一配管410或空气加热器装配体300’。图3示出了第一腿部120、第一配管410及空气加热器装配体300’通过第一紧固螺栓450相互紧固的示例。根据一实施例,第一腿部120可以形成为与主体部110连接的上端部比形成有第一紧固孔的下端部宽的形状。

第二腿部130可以配置于主体部110的后端部。第二腿部130可以与主体部110一体地形成。第二腿部130可以形成为与主体部110大体相似的厚度的板形状。第二腿部130可以从主体部110的后端部以大致垂直的方式向下延伸形成。可以形成有相互隔开地配置的一对第二腿部130。可以在每个第二腿部130的下端部形成第二紧固螺栓350所贯通的第二贯通孔131。如图3所图示,第二紧固螺栓350贯通第二贯通孔131、第二螺栓紧固部321及第三配管500而紧固,从而可以使第二腿部130固定于第二主体320或第三配管500。图3示出了第二腿部130、空气加热器装配体300’及第三配管500通过第二紧固螺栓350相互紧固的示例。

此外,如图3所图示,传感器部2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配置于相互隔开配置的一对第二腿部130之间。例如,传感器部200的端子部可以配置于一对第二腿部130之间。端子部可以配置为在相互隔开的一对第二腿部130之间朝向后方凸出。即,通过将端子部配置为凸出,能够容易地执行作业者将线束的连接器610连接于传感器部200的工艺。根据一实施例,可以在第二腿部130的侧面进一步形成槽部132。所述槽部132的形成进一步确保连接所述连接器510时的作业空间,从而使作业者更容易地进行装配。

头部150可以由主体部110的后端部朝后方延伸形成。头部150可以是与主体部110大致相似的厚度的板形状,且可以与主体部110一体地形成。头部150可以配置于一对第二腿部130之间。头部150可以覆盖在一对第二腿部130之间朝向后方凸出的端子部。从而,如图4所图示,在采取能够容易地连接线束的连接器610的结构的同时,又能够保护端子部及连接器610。

如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多样的实施例的传感器部保护装置能够保护传感器部200免受作业时因作业工具落下而导致的冲击。同时,即使在作业者因失误踩踏或把持传感器部传感器部而转嫁作业者的体重的情况下,仍能够防止传感器的破损。

此外,由于传感器部保护装置100的第二腿部及头部的形状,具有能够在保护传感器部200的同时,确保诸如线束连接器610的连接等作业过程的容易性的效果。

并不因上文中对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所有构成要素结合为一个或结合为一个而进行动作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就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限定于这样的实施例。即,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范围,所有构成要素也可以由一个以上选择性地结合而进行动作。此外,除非另有相反的记载,以上记载的“包括”、“构成”或“具有”等术语意指该构成要素可以包含在内,因而应解释为还可以包括别的构成要素,而不是排除别的构成要素。除非不同地定义,包括技术术语或科学术语在内的所有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的一般的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如同词典中已定义的术语所通常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与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除非在本实用新型中清楚地定义,不解释为理想的或过于形式性的含义。

以上说明只不过是示例性地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均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性的特性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修改和变形。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不为这样的实施例所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解释,与其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应解释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