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回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28958发布日期:2021-03-02 16:37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回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回油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摩托车发动机包括缸头、固定在缸头顶面的缸盖和固定在缸头底面的缸体,在缸体下部固定有曲轴箱,曲轴箱下部固定有油底壳,在缸体内设有燃烧室,燃烧室内设有活塞,活塞通过连杆带动下方曲轴箱内的曲轴运转,而缸头内则设有气门室,在气门室内设有凸轮轴、摇臂、气门等,相应的,缸头上还会开设有与燃烧室顶部连通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处均设置气门,在缸头内还设有摇臂轴,摇臂设置在摇臂轴上,摇臂一端抵靠凸轮轴上的凸轮,另一端与气门顶部抵靠,通过凸轮轴转动带动摇臂摆动,进而带动气门移动实现燃烧室的进气和排气。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凸轮轴、摇臂轴等均需要进行润滑和冷却,因此发动机还设有循环油路,即不工作时机油储存在油底壳内,工作时机油泵将油底壳内的机油通过油路依次输送至气门室内进行喷射润滑,润滑后的机油沉淀在气门室内,然后通过回油通道返回曲轴箱及油底壳。
[0003]
如专利文件(申请号:201520590837.6)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汽缸头设内有气门弹簧腔,通弹簧腔侧壁的下部开设有回油孔,通过对汽缸头气门弹簧腔的回油孔和加强筋重新设计,发动机运行时,气门弹簧腔内的机油流动量减小,汽缸头气门弹簧腔储油量增多,使气门及摇臂浸泡在机油里,相互间的润滑增大,该回油孔开设在弹簧腔侧壁的下部,但是始终高于弹簧腔的底面,导致沉淀在弹簧腔底部的机油难以回油,即回油不彻底,而如果将该回油孔开设的位置过低,由于气门室内的气压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生变化,那么当回油孔在工作过程中被机油浸没时,气门室内的气压变大,气体难以通过回油孔进入曲轴箱内,进而导致缸头内气门室与曲轴箱内的气压不平衡。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回油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摩托车发动机在气门室回油时难以兼顾气门室与曲轴箱之间气压平衡的问题。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回油结构,发动机包括缸头,所述缸头内具有气门室,所述回油结构包括开设在缸头底部并用于连通曲轴箱的主油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头上还由上向下开设有回油通道和回气通道,所述回油通道和回气通道的下端均与主油道相连通,所述回油通道的上端端口位于气门室的底面上,所述回气通道的上端端口高于回油通道的上端端口并位于气门室高度方向的中部。
[0006]
缸头的上端安装缸盖,下端安装缸体,在缸体下端安装曲轴箱,曲轴箱下端安装油底壳,在缸头内具有气门室,用于安装气门,油底壳内的机油通过机油泵输送至气门室,对气门室内的凸轮轴、摇臂等部件进行润滑和降温,而沉淀在气门室底面上的机油通过回油通道上端较低的端口进入回油通道,再由回油通道进入主油道后回流至曲轴箱,在缸头上
还设有回气通道,该回气通道的上端端口位于气门室高度方向的中部,因此不会被机油浸没,当气门室内气压过大时,油气混合物能够通过回气通道进入主油道,再由主油道进入曲轴箱,从而起到平衡气门室与曲轴箱之间气压的作用,即通过上端端口较低的回油通道用于机油回流,上端端口较高的回气通道用于通气,从而在气门室机油回流时保证气门室与曲轴箱之间的气压平衡。
[0007]
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的回油结构中,所述缸头横向的一侧具有链条腔,另一侧底部开设有用于连通曲轴箱的出油口,所述主油道沿横向设置,且主油道的一端与链条腔相连通,另一端与出油口相连通,回油通道与主油道的端部相连通,回气通道与主油道的中部相连通。链条腔的下部也与曲轴箱连通,即主油道的两端与曲轴箱连通,而回油通道与主油道的端部连通,因此机油从回油通道流入主油道时直接进入出油口或者链条腔,减少对主油道的占用,使得回气通道的油气混合物更容易通过。
[0008]
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的回油结构中,所述回油通道和回气通道均有两个,两所述回油通道分别位于缸头横向的两侧,且两回油通道的下端分别与主油道的两端相连通,两所述回气通道位于两回油通道之间。即两回油通道的机油分别进入出油口和链条腔,回流效率更高,并保证回气通道中油气混合物的流通。
[0009]
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的回油结构中,其中一个回油通道的下端与出油口相连通。即直接连通至出油口来回流,提高回流效率。
[0010]
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的回油结构中,所述缸头具有用于与缸体顶面配合的底面,所述回油通道和回气通道均呈笔直状,回油通道和回气通道均相对缸头的底面倾斜设置,且回油通道的斜度大于回气通道的斜度,所述回油通道的长度小于回气通道的长度。通过回油通道和回气通道斜度的不同,使得回油通道上端端口较低,便于机油回流,回气通道上端端口较高,避免机油浸没,方便油气缓和物通过。
[0011]
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的回油结构中,所述回油通道和回气通道的通过截面积均小于主油道的通过截面积,所述回油通道的通过截面积大于回气通道的通过截面积。即回油通道和回气通道可以合流至主油道内并保证顺畅通过,而回油通道的通过截面积大于回气通道的通过截面积,保证机油的快速回流。
[0012]
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的回油结构中,所述缸头上具有两沿横向排列的排气通道,所述主油道位于两排气通道的下方,两所述回气通道均位于两排气通道之间,且两回气通道分别靠近两排气通道,两所述排气通道均位于两回油通道之间,且两回油通道分别靠近两排气通道。排气通道内端与燃烧室连通,用于排出燃烧室燃烧后的废气,废气具有较高的温度,因此导致缸头开设排气通道的一侧温度较高,而将主油道、回油通道及回气通道开设在缸头排气的一侧,能够降低该侧的温度,同时通过对称均匀的设置,减少缸头两端的温差。
[0013]
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的回油结构中,所述气门室的内壁上具有向内凸起的安装部,上述排气通道开设在安装部的内部,两所述回气通道开设在安装部上。将回气通道开设在安装部上,提高回气通道上端端口的高度。
[0014]
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的回油结构中,所述主油道远离链条腔的一端贯穿至缸头侧壁上,且主油道远离链条腔的一端端口通过堵头封堵。主油道端部贯穿至缸头侧壁上,便于后期检修、清洁。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摩托车发动机的回油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0016]
1、由于在缸头上还设有回气通道,该回气通道的上端端口位于气门室高度方向的中部,因此不会被机油浸没,当气门室内气压过大时,油气混合物能够通过回气通道进入主油道,再由主油道进入曲轴箱,从而起到平衡气门室与曲轴箱之间气压的作用。
[0017]
2、由于缸头开设排气通道的一侧温度较高,而将主油道、回油通道及回气通道开设在缸头排气的一侧并靠近排气通道,能够降低该侧的温度,同时通过对称均匀的设置,减少缸头两端的温差。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缸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缸头的结构俯视图。
[0020]
图3是图2中a-a处的结构剖视图。
[0021]
图4是图2中b-b处的结构剖视图。
[0022]
图5是缸头在图3中c-c处的结构剖视图。
[0023]
图6是缸头在图4中d-d处的结构剖视图。
[0024]
图中,1、缸头;11、气门室;12、链条腔;13、排气通道;14、安装部;2、主油道;3、回油通道;4、回气通道;5、出油口;6、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6]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回油结构,发动机包括缸头1,缸头1的顶面上用于配合安装缸盖,底面上用于配合安装缸体,在缸头1内具有气门室11,气门室11用于安装气门、凸轮轴、摇臂等,缸体横向的一侧具有链条腔12,缸头1上具有两沿横向排列的排气通道13,气门室11的内壁上具有向内凸起的安装部14,排气通道13开设在安装部14的内部,结合图3、图4所示,回油结构包括开设在缸头1底部的主油道2,该主油道2沿横向开设在缸头1底部的边沿处,且主油道2位于两排气通道13的下方并靠近排气通道13,主油道2的一端贯穿至链条腔12并与链条腔12连通,另一端贯穿至缸头1侧壁,且贯穿缸头1侧壁的一端通过堵头6封堵住。在缸头1底部还开设有出油口5,该出油口5用于与曲轴箱连通,主油道2贯穿至缸头1侧壁的一端还与出油口5连通,并用于连接曲轴箱的主油道2,在缸头1上还由上向下开设有两回油通道3和两回气通道4,两回油通道3和两回气通道4的下端均与主油道2相连通,回油通道3的上端端口位于气门室11的底面上,回气通道4的上端端口高于回油通道3的上端端口并位于气门室11高度方向的中部,两回气通道4的上端端口位于安装部14上。
[0027]
具体来说,结合图5、图6所示,两回油通道3分别位于缸头1横向的两侧,且两回油通道3的下端分别与主油道2的两端相连通,其中远离链条腔12的回油通道3下端直接与出油口5连通,两回气通道4位于两回油通道3之间。两回气通道4均位于两排气通道13之间,且两回气通道4分别靠近两排气通道13,两排气通道13均位于两回油通道3之间,且两回油通道3分别靠近两排气通道13。回油通道3和回气通道4均呈笔直状,回油通道3和回气通道4均
相对缸头1的底面倾斜设置,且回油通道3的斜度大于回气通道4的斜度,回油通道3的长度小于回气通道4的长度,回油通道3和回气通道4的通过截面积均小于主油道2的通过截面积,主油道2和回油通道3的通过截面积之和小于出油口5的通过截面积,回油通道3的通过截面积大于回气通道4的通过截面积。
[0028]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9]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缸头1、气门室11、链条腔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