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燃机的排气设备和用于使排气设备运行的方法_2

文档序号:9400987阅读:来源:国知局
地与第;反射腔10相连接,和/或第 二排气管3经由穿孔12引导排气地与第四反射腔11相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与第 =反射腔7、10和/或第二与第四发射腔9、11也可W引导排气地相互连接,例如通过另外 的穿孔。通过该措施,进一步的升学优化是可能的。
[0043] 特别优选地,第一和第二消声器4、5设置在一个共同的壳体13中,由此节省生产 成本。
[0044] 在又一个进一步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反射腔7、9也设置在壳体13 中。如果还有第S和第四反射腔10、11也设置在壳体13中,则达到最大的成本节省。
[0045] 在又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反射腔7、9也可W构造成谐振腔。
[0046]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和第四反射腔10、11也可W构造成吸收腔。此外,未进一步 描述反射腔、谐振腔或吸收腔的相应的设计方案,因为运在常见的教科书中已充分限定。
[0047] 由于整个排气设备1的对称的结构方式,特别是可W降低制造成本,因为相同部 件原理可W在宽的范围内应用。因此,例如Y形分支管(从排气管到衰减管的过渡区域)、 衰减管2'、3'、闭锁元件6、8、端管分支部、反射腔7、9、10、11、消声器4、5和排气管2、3可W 设计成相同部件。消声器4、5、反射腔7、9、10、11可W按特别有利的方式成本低廉地安置在 一个唯一的共同的壳体13中。
[0048] 对于生产来说,由于相同部件也可W为排气设备1节省装配工具。运同样导致明 显降低工具成本。 W例在图2至4中对于相同的构件适用与在图1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图2至4中再 次示出与在图1中相同的排气设备1,但对于=种不同的运行状态。如上面已经说明的,排 气流动方向分别示意性地通过箭头示出。
[0050] 图2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排气设备1带有用于第一运行方法的设定,其中,第一和第 二闭锁机构6、8是闭合的。通过所述设定,对于排气设备1达到最大的消声。
[0051] 图3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排气设备1带有用于第二运行方法的设定,其中,第一和第 二闭锁机构6、8是打开的。通过所述设定,对于排气设备1达到最小的消声。
[0052] 图4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排气设备1带有用于第=运行方法的设定,其中,第一闭锁 机构6是闭合的,而第二闭锁机构8是打开的。通过所述设定,对于排气设备1达到中等的 消声。
[0053] 按照本发明的排气设备1具有在排气背压方面非常有利的构造。通过按照本发明 的构造,一个或两个闭锁机构6、8也可W同时封闭,而不明显提高排气背压。相对于传统的 排气设备,在闭锁机构6、8、例如排气活口打开时存在最小的或者几乎不可测量的节流(排 气背压升高),因为利用了直至排气设备1末端的整个排气管和衰减管体积。通过略微改变 的构造,闭锁机构6、8也可W在时间上错开地切换,W便改善在切换阶段期间的主观听觉 印象。通过错开地切换运两个闭锁机构6、8可W按有利的方式降低太引人注意的声学等级 跳跃。
[0054] 在功率和动力(内燃机的响应性能)方面,排气设备1的基于按照本发明的设计 方案非常低的排气背压非常积极地起作用。为了容易的声学匹配,第一消声器4和第二消 声器5的体积也可W事后改变。此外,一个或多个可能必需的也可构造成反射腔的谐振腔 1〇、11可W没有大的耗费地在保持对称性的情况下W简单的方式集成到排气设备1中。
[0055] 由于在第一排气管2中和在第二排气管3中沿排气的流动方向在排气端管前面设 置第一和第二调节元件6、8,切换过程对于站在外面的人实际上是不可听到的。
[0056] 附图标记列表
[0057] 1 排气设备
[00郎]2 第一排气管 [0059] 2'第一衰减管 W60] 3 第二排气管
[0061] 3'第二衰减管
[0062] 4 第一消声器
[0063] 5 第二消声器 W64] 6 第一闭锁机构 阳0化]7 第一反射腔(谐振腔)
[0066] 8 第二闭锁机构
[0067] 9 第二反射腔(谐振腔) W側 10第^反射腔(吸收腔)W例 11第四反射腔(吸收腔) [0070] 12 穿孔 阳07U 13壳体
【主权项】
1. 用于内燃机的排气设备(I),该内燃机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气缸,其中,第 一气缸配设有第一排气管(2),而第二气缸配设有第二排气管(3),并且第一排气管(2)配 设有第一消声器(4),而第二排气管(3)配设有第二消声器(5), 其特征在于:从第一排气管(2)在第一闭锁机构(6)上游分支出第一衰减管(2'),该 第一衰减管首先通到第一反射腔(7)中,接着被引导穿过第一消声器(4)并且在第二闭锁 机构(8)下游通到第二排气管(3)中;并且从第二排气管(3)在第二闭锁机构(8)上游分 支出第二衰减管(3'),该第二衰减管首先通到第二反射腔(9)中,接着被引导穿过第二消 声器(5)并且在第一闭锁机构(6)下游通到第一排气管(2)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2)在第一闭锁机 构(6)下游配设有第三反射腔(10),和/或所述第二排气管(3)在第二闭锁机构(8)下游 配设有第四反射腔(11)。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2)经由穿孔(12) 引导排气地与第三反射腔(10)相连接,和/或所述第二排气管(3)经由穿孔(12)引导排 气地与第四反射腔(11)相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排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与第三反射腔(7、10) 和/或第二与第四反射腔(9、11)引导排气地相互连接。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排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消声器(4、 5)设置在一个共同的壳体(13)中。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射腔(7、9)设置 在所述壳体(13)中。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排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和第四反射腔(10、11) 设置在所述壳体(13)中。8. 用于使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排气设备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方法 步骤: 打开第一和第二闭锁机构(6、8),用于最小的消声。9. 用于使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排气设备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方法 步骤: 打开第一闭锁机构(6)并且闭合第二闭锁机构(8),用于中等的消声。10. 用于使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排气设备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方法 步骤: 闭合第一和第二闭锁机构(6、8),用于最大的消声。
【专利摘要】用于内燃机的排气设备(1),该内燃机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气缸,其中,第一气缸配设有第一排气管(2),而第二气缸配设有第二排气管(3),并且第一排气管(2)配设有第一消声器(4),而第二排气管(3)配设有第二消声器(5),其特征在于:从第一排气管(2)在第一闭锁机构(6)上游分支出第一衰减管(2’),该第一衰减管首先通到第一反射腔(7)中,接着被引导穿过第一消声器(4)并且在第二闭锁机构(8)下游通到第二排气管(3)中;并且从第二排气管(3)在第二闭锁机构(8)上游分支出第二衰减管(3’),该第二衰减管首先通到第二反射腔(9)中,接着被引导穿过第二消声器(5)并且在第一闭锁机构(6)下游通到第一排气管(2)中。
【IPC分类】F01N13/02, F01N1/02, F01N1/16, F01N13/04
【公开号】CN105121796
【申请号】CN201480022080
【发明人】R·德雷斯, C·艾希米勒
【申请人】宝马股份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4年4月28日
【公告号】DE102013208946A1, WO2014183978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