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及其热动力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782730阅读:来源:国知局
>[0163]如图18所示的热动力系统,其在实施例17的基础,进一步将所述动力单元12,即叶轮机构124,的工质出口经排热器10与所述汽非气流体传动单元11的非气流体入口 13连通。
[0164]实施例19
[0165]如图19所示的热动力系统,其在实施例17的基础,进一步将所述动力单元12,即叶轮机构124,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汽非气流体传动单元11的非气流体入口 13连通。
[0166]实施例20
[0167]如图20所示的热动力系统,其在实施例17的基础,进一步将所述动力单元12,即叶轮机构124,的工质出口经排热器10和加压栗17与所述汽非气流体传动单元11的非气流体入口 13连通。
[0168]实施例21
[0169]如图21所示的热动力系统,其在实施例17的基础,进一步将所述动力单元12,即叶轮机构124,的工质出口经加压栗17与所述汽非气流体传动单元11的非气流体入口 13连通。
[0170]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上述所有设有所述汽非气流体传动单元11实施方式中的所述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都可以代替实施11、14中的所述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应用到实施例16至22中。
[0171]实施例22
[0172]如图22所示的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包括喷管3、汽液传动单元15和液体动力单元16,所述汽液传动单元15包括可凝气体工质导入口 6、液体入口 152和液体出口,所述液体动力单元16包括液体入口和液体出口,所述喷管3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汽液传动单元15的所述可凝气体工质导入口 6连通,所述汽液传动单元15的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液体动力单元16的所述液体入口连通。
[0173]实施例23
[0174]如图23所示的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其在实施例22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所述喷管3设为拉瓦尔喷管31。
[0175]实施例24
[0176]如图24所示的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其在实施例22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所述汽液传动单元15设为射流栗151,所述可凝气体工质导入口 6设为所述射流栗151的动力流体入口,所述汽液传动单元15的所述液体入口 152设为所述射流栗151的低压流体入口,所述汽液传动单元15的所述液体出口设为所述射流栗151的流体出口。
[0177]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所有设有所述汽液传动单元15的实施方式中,均可以选择性地将所述液体动力单元16设为叶轮机构124。
[0178]实施例25
[0179]如图25所示的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其在实施例24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所述液体动力单兀16设为液轮机构122,所述喷管3设为拉瓦尔喷管31。
[0180]实施例26
[0181]如图26所示的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其在实施例24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所述液体动力单兀16设为设为液体马达123,所述喷管3设为拉瓦尔喷管31。
[0182]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所有设有所述所述液体动力单元16的实施方式中,均可以选择性地使所述液体动力单元16对外输出动力。
[0183]实施例27
[0184]如图27所示的应用实施例22所述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的热动力系统,所述喷管3的工质入口与汽化器8的蒸汽出口连通。
[0185]实施例28
[0186]如图28所示的应用实施例26所述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的热动力系统,所述喷管3的工质入口与汽化器8的蒸汽出口连通。
[0187]实施例29
[0188]如图29所示的热动力系统,其在实施例28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所述液体动力单元16,即液体马达123,的液体出口经液体栗9与所述汽化器8连通。
[0189]实施例30
[0190]如图30所示的热动力系统,其在实施例29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所述液体动力单元16,即液体马达123,的液体出口经排热器10与所述汽液传动单元15的液体入口 152连通。
[0191]实施例31
[0192]如图31所示的热动力系统,其在实施例29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所述液体动力单元16,即液体马达123,的液体出口与所述汽液传动单元15的液体入口 152连通。
[0193]实施例32
[0194]如图32所示的热动力系统,其在实施例29的基础,进一步将所述液体动力单元16,即液体马达123,的工质出口经排热器10和加压栗17与所述汽液传动单元15的液体入口 152连通。
[0195]实施例33
[0196]如图33所示的热动力系统,其在实施例29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所述液体动力单元16的液体出口经加压栗17与所述汽液传动单元15的液体入口 152连通。
[0197]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上述所有设有所述汽液传动单元15实施方式中的所述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都可以代替实施22、26中的所述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应用到实施例27至33中。
[0198]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所有设有所述汽化器8的实施方式中,均可选择性地将所述汽化器8内的工质设为水。
[0199]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所有设有所述汽化器8的实施方式中,均可选择性地将设置所述汽化器8的承压能力大于lOMPa、llMPa、12MPa、13MPa、14MPa、15MPa、16MPa、17MPa、18MPa、19MPa、20MPa、21MPa、22MPa、23MPa、24MPa、25MPa、26MPa、27MPa、28MPa、29MPa 或大于 30MPa。
[0200]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包括旋转轴(I)、透平叶片(2)、喷管(3)和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I)设置在所述壳体(4)内,所述透平叶片(2)设置在所述旋转轴(I)上,在所述透平叶片(2)内设置冷凝冷却区,在所述壳体(4)上、和/或在所述旋转轴(I)上、和/或在所述透平叶片(2)上设置液体导出口(5),在所述壳体(4)上、和/或在所述旋转轴(I)上、和/或在所述透平叶片(2)上设置可凝气体工质导入口 ¢),所述喷管(3)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可凝气体工质导入口(6)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经所述喷管(3)导入的可凝气体工质在所述透平叶片(2)上冷凝并以液态形式离开所述透平叶片(2)进入所述液体导出口(5)。3.如权利要求1所述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冷却区包括设置在所述透平叶片(2)上的冷凝冷却流体通道(7)。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3)出 口 处的静压低于 lMPa、0.9MPa、0.8MPa、0.7MPa、0.6MPa、0.5MPa、0.4MPa、0.3MPa、0.2MPa、0.lMPa、0.09MPa、0.08MPa、0.07MPa、0.06MPa、0.05MPa、0.04MPa、0.03MPa、0.02MPa、0.01MPa、0.009MPa、0.008MPa 或低于 0.007MPa。5.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的热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3)的工质入口与汽化器(8)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液体导出口(5)经液体栗(9)与所述汽化器(8)连通。6.一种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包括喷管(3)、汽非气流体传动单元(11)和动力单元(12),其特征在于:所述汽非气流体传动单元(11)包括可凝气体工质导入口(6)、非气流体入口(13)和工质出口,所述动力单元(12)包括工质入口和工质出口,所述喷管(3)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汽非气流体传动单元(11)的所述可凝气体工质导入口(6)连通,所述汽非气流体传动单元(11)的所述工质出口与所述动力单元(12)的所述工质入口连通。7.如权利要求6所述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3)出口处的静压低于 lMPa、0.9MPa、0.8MPa、0.7MPa、0.6MPa、0.5MPa、0.4MPa、0.3MPa、0.2MPa、0.1MPa、0.09MPa、0.08MPa、0.07MPa、0.06MPa、0.05MPa、0.04MPa、0.03MPa、0.02MPa、0.0lMPa、0.009MPa、0.008MPa 或低于(λ 007MPa。8.应用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的热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3)的工质入口与汽化器(8)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动力单元(12)的工质出口经回送栗(121)与所述汽化器(8)连通。9.一种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包括喷管(3)、汽液传动单元(15)和液体动力单元(16),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液传动单元(15)包括可凝气体工质导入口 ¢)、液体入口(152)和液体出口,所述液体动力单元(16)包括液体入口和液体出口,所述喷管(3)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汽液传动单元(15)的所述可凝气体工质导入口(6)连通,所述汽液传动单元(15)的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液体动力单元(16)的所述液体入口连通。10.应用如权利要求9所述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的热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3)的工质入口与汽化器(8)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液体动力单元(16)的液体出口经液体栗(9)与所述汽化器(8)连通。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包括旋转轴、透平叶片、喷管和壳体,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透平叶片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在所述透平叶片内设置冷凝冷却区,在所述壳体上、和/或在所述旋转轴上、和/或在所述透平叶片上设置液体导出口,在所述壳体上、和/或在所述旋转轴上、和/或在所述透平叶片上设置可凝气体工质导入口,所述喷管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可凝气体工质入口连通。本发明的冷凝式动能动力转换装置能大幅度减少或消除余速损失,体积小、效率高、功率密度高、成本低。
【IPC分类】F01D25/12, F01D1/32
【公开号】CN105545369
【申请号】CN201510695081
【发明人】靳北彪
【申请人】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2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