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加热后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0656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尾气加热后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尾气加热后处理系统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气加热后处理系统。
[0003]
【背景技术】
[0004]尾气加热后处理系统是一个产生高温气体的反应器,主要是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和尾气加热器的一个整体综合。尾气加热器是通过尾气的热量来加热暖气用水,已达到节约燃油,降低实用成本等目的。目前,现有的很多客车都是采用燃油加热器,需要烧油来加热暖气用水,这样不仅存在耗油量大等问题,还无法对发动机尾气的热量进行有效利用,浪费了资源。
[0005]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气加热后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对发动气尾气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利用,且能够降低客车油耗,具有结构牢固可靠、可调节性尚等特点。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尾气加热后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催化消声器、尾气加热器和尾气管。所述催化消声器的右端通过第一抱箍与所述尾气加热器的左端相连,所述尾气加热器的右端通过卡箍与所述尾气管的左端相连。
[0008]所述尾气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壳体、加热气路和加热水路。所述加热气路包括设置在加热器壳体上的加热器进气口与加热器出气口以及嵌入设置在加热器壳体内且连接在所述加热器进气口与加热器出气口之间的气体管路。所述加热水路包括设置在加热器壳体上的加热器进水口与加热器出水口以及嵌入设置在加热器壳体内且连接在加热器进水口与加热器出水口之间的液体管路。
[0009]所述催化消声器,其进气口与发动机的出气口相连,其出气口与加热器进气口相连。所述加热器出气口与所述尾气管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加热器进水口与发动机的出水口相连,所述加热器出水口与暖风散热器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暖风散热器的出水口与发动机的进水口相连。
[0010]所述催化消声器通过安装结构连接在车身骨架上。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焊接在车身骨架上的焊接支架、可拆卸连接在焊接支架上的悬置软垫、可拆卸连接在悬置软垫上的下箍带以及可拆卸连接在下箍带上的上箍带。
[0011]进一步的,所述液体管路缠绕在所述气体管路的外侧,且所述液体管路中的液体流动方向与所述气体管路中的气体流动的方向相反。
[0012]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进水口通过第一转换接头与发动机的出水口相连;所述加热器出水口通过第二转换接头与暖风散热器的进水口相连。
[0013]所述第一转换接头和第二转换接头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旋转接头和贯穿安装在旋转接头中的空心螺栓;所述第一转换接头的空心螺栓与加热器进水口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转换接头的空心螺栓与加热器出水口螺纹连接。
[0014]所述旋转接头包括旋转头部和旋转连接部;所述旋转头部的中间开设有空心螺栓安装通孔。所述旋转连接部的中间开设有与所述空心螺栓安装通孔相连通的第一液体通道,旋转连接部的外侧设有安装凸起。所述空心螺栓包括依次相连的螺栓头部和螺栓安装部。所述螺栓安装部的端部设有外螺纹,螺栓安装部的中间开设有第二液体通道。所述螺栓安装部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二液体通道相连通的液体通孔。当空心螺栓贯穿安装在所述旋转接头中,所述第一液体通道通过所述液体通孔与所述第二液体通道相连通。
[0015]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壳体通过第二抱箍与所述加热器出气口相连。
[0016]进一步的,所述焊接支架为开口向上的第一U型槽,且所述第一U型槽上设有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的第一腰形孔。
[0017]进一步的,所述悬置软垫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以及设置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的连接胶垫。
[0018]所述上支架为开口向下的第二U型槽。所述第二 U型槽包括顶板和对称设置在顶板左右两端的第一左侧板与第一右侧板。所述顶板上贯穿安装有第一螺栓。所述下支架为开口向下的第三U型槽。所述第三U型槽包括底板和对称设置在底板左右两端的第二左侧板与第二右侧板。所述底板上贯穿安装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三U型槽的前后两端开口处均设有隔热板。所述第二U型槽嵌入安装在所述第三U型槽中,且所述第二U型槽的高度和第三U型槽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一左侧板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的顶部之间的间隙为所述第二 U型槽高度的 1/4。
[0019]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依次相连的螺栓头部和带有外螺纹的螺杆。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安装孔,所述第一螺栓,其头部位于所述顶板的上方,其螺杆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安装孔伸出至所述顶板的上方。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二螺栓安装孔,所述第二螺栓,其头部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其螺杆穿过所述第二螺栓安装孔伸出至所述底板的下方。
[0020]所述连接胶垫采用橡胶材质,且所述连接胶垫硫化连接在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
[0021]进一步的,所述上箍带包括半圆弧状的上箍带主体以及分别设置在上箍带主体两端的两个上箍带连接部。所述上箍带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箍带连接孔。
[0022]所述下箍带包括半圆弧状的下箍带主体、分别设置在下箍带主体两端的两个下箍带连接部以及对称设置在下箍带主体两端下方的箍带安装结构。所述下箍带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二箍带连接孔。所述箍带安装结构包括L型的安装托架和连接在安装托架与下箍带主体之间的加强筋。所述安装托架包括托架安装部和连接在托架安装部一端上方的托架加强部。所述托架安装部上开设有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的第三腰形孔。所述加强筋的底部连接在所述托架安装部的上方,加强筋的内侧连接在所述下箍带主体的外侧壁上。
[0023]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出气口的端部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一槽口。
[00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抱箍包括箍带主体以及分别与箍带主体两端相连的两个箍带安装部,所述箍带安装部上开设有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的第二腰形孔。所述箍带主体的内侧设有箍带限位部。
[0025]进一步的,所述尾气管包括尾气管主体以及分别设置在尾气管主体左右两端的尾气管的进气口和尾气管的出气口。所述尾气管的进气口的左端外周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二槽口。所述尾气管主体包括折弯相连的第一尾气管主体和第二尾气管主体,且所述第一尾气管主体与所述第二尾气管主体的夹角为135度。
[0026]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对发动气尾气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利用,且能够降低客车油耗,具有整体质量轻、结构牢固可靠、可调节性高等特点。
[0027]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是尾气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转换接头或第二转换接头与尾气加热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转换接头或第二转换接头与尾气加热器的连接过程示意图;
图6是旋转接头的主视图;
图7是旋转接头的侧视图;
图8是空心螺栓的主视图;
图9是空心螺栓的侧视图;
图10是空心螺栓的剖视图;
图11是第一抱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第一抱箍的俯视图;
图13是焊接支架的主视图;
图14是焊接支架的俯视图;
图15是焊接支架的侧视图;
图16是悬置软垫的主视图;
图17是悬置软垫的俯视图;
图18是悬置软垫的侧视图;
图19是上支架的主视图;
图20是下支架的主视图;
图21是连接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上箍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下箍带的主视图;
图24是下箍带的俯视图;
图25是下箍带的侧视图;
图26是尾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 1、车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