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管防喷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1269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管防喷总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管防喷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井井下作业现场进行起、下油管过程中,一旦出现油管或油管套管环空溢流现象,即判断为井喷前兆,需立即实施井控,一般是抢下防喷总成,使防喷总成的下端部通过油管防喷器中心通孔与油管进行连接。

目前,所采用的油管防喷总成,由下至上依次为双公短节、油管悬挂器、提升短节与旋塞阀,其中,双公短节用于连接井内油管,油管悬挂器用于坐入井口油管头的四通锥形腔内,旋塞阀用于控制油管内腔的溢流液体。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油管或油管套管环空产生溢流现象而从油管喷射出来的液体会从油管防喷总成顶部的旋塞阀中喷射出来而自然散落,直接影响操作员工的视觉、呼吸功能,导致抢喷速度缓慢甚至不能实施;另外,若油管液体落地或随风飘散会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溢流液体从油管防喷总成顶部的旋塞阀中喷射出来而自然散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管防喷总成。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管防喷总成,所述油管防喷总成包括:

限径双公短节;

与所述限径双公短节的上端部进行连接的顶孔油管悬挂器;

与所述顶孔油管悬挂器的上端部进行连接的提升短节;

与所述提升短节的上端部进行连接的旋塞阀,且所述旋塞阀的上端部安装有阀把手;

其中,在所述旋塞阀的上端部连接有快速接头;

在所述快速接头的上端部连接有弯头;

在所述弯头的下端部连接有引流管。

优选地,所述限径双公短节的中部的外径小于所述限径双公短节端部的外径;

所述限径双公短节的中部的外径为73mm。

优选地,在所述顶孔油管悬挂器的上表面设置多个圆孔,且所述圆孔平均分布在所述顶孔油管悬挂器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引流管为硅胶软管,且所述引流管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旋塞阀的内径。

优选地,在所述旋塞阀与所述快速接头之间螺纹连接有把手变扣。

优选地,在所述把手变扣的外侧连接有多个把手,且所述把手沿周向平均分布在所述把手变扣的外侧。

优选地,在所述顶提升短节和所述旋塞阀之间螺纹连接有接箍。

优选地,在所述引流管的下端部连接有固定锁钩。

优选地,所述固定锁钩包括:套在所述引流管外部的套圈、用于固定所述引流管的挂钩以及连接在所述套圈与所述挂钩之间的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快速接头的上端部依次连接有弯头与引流管,可改变快速接头内液体的流向,使液体能定向流入到储液罐内,避免了液体从油管防喷总成顶部自然散落,也就避免了液体落地或随风飘散而造成环境污染;通过在弯头与旋塞阀之间连接有快速接头,不仅能有效控制溢流液体的顶喷现象,而且也能实现防喷总成的快速连接与拆卸,减少了操作时间与人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管防喷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双公短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径双公短节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对附图中的各标号说明如下:

1 限径双公短节,101 限径双公短节的中部;

2 顶孔油管悬挂器,201 圆孔;

3 提升短节;

4 旋塞阀,401 阀把手;

5 快速接头;

6 弯头;

7 引流管;

8 把手变扣,801 把手;

9 接箍;

10 固定锁钩,1001 套圈,1002 挂钩,1003 连接杆;

11 双公短节,1101 双公短节的中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管防喷总成,如图1所示,该防喷总成包括限径双公短节1;与限径双公短节1的上端部进行连接的顶孔油管悬挂器2;与顶孔油管悬挂器2的上端部进行连接的提升短节3;与提升短节3的上端部进行连接的旋塞阀4,且旋塞阀4的上端部安装有阀把手401;其中,在所述旋塞阀4的上端部连接有快速接头5;在快速接头5的上端部连接有倒置“U”形的弯头6;在弯头6的下端部连接有引流管7。

以下就该防喷总成的工作原理给予解释:

当油管或油管套管环空出现溢流现象时,抢下防喷总成,即将限径双公短节1与顶孔油管悬挂器2穿过油管防喷器的中心通孔,使限径双公短节1与井内的油管进行连接,此时由于油管或油管套管环空产生溢流现象而从油管喷射出来的液体会依次经过该防喷总成的限径双公短节1、顶孔油管悬挂器2、提升短节3、旋塞阀4、快速接头5、弯头6与引流管7,最终流入到指定的储液罐内,避免了油管内的液体直接从油管防喷总成的旋塞阀4中喷射出来而自然散落。

可见,通过在快速接头5的上端部依次连接有弯头6与引流管7,可改变快速接头5内液体的流向,使液体能定向流入到储液罐内,避免了液体从油管防喷总成顶部自然散落,也就避免了液体落地或随风飘散而造成环境污染;通过在弯头6与旋塞阀4之间连接有快速接头5,不仅能有效控制溢流液体的顶喷现象,而且也能实现防喷总成的快速连接与拆卸,减少了操作时间与人力。

其中,快速接头5包含上下两部分,其本身可以通过上部分与下部分的卡扣实现快速连接及分离,且连接后的快速接头5可做360°的旋转。如图1所示,快速接头5的上部分可与弯头6进行螺纹连接,下部分可与旋塞阀4进行螺纹连接,由于快速接头5可做旋转,使快速接头5以下部分(包括限径双公短节1、顶孔油管悬挂器2、提升短节3、旋塞阀4)能自由旋转以满足上、卸扣时管串所必须支持的多圆周运动,而快速接头5以上部分(包括弯头6与引流管7)相对静止以满足定点排放溢流液体的需要,则油管防喷总成顶部溢流液体被有效控制,不再空中自由散落喷射。另外,在上、下防喷总成时,防喷总成的上下部分可通过快速接头5的卡扣以实现快速连接及分离。需要说明的是,当快速接头5以下部分在自由旋转以满足上、卸扣时管串所必须支持的多圆周运动时,与限径双公短节1进行连接(比如螺纹连接)的油管随快速接头5以下部分进行同时旋转;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管串指的是该油管防喷总成的组成部分。

如图1所示,油管防喷总成的限位双公短节1连接在井内油管与顶孔油管悬挂器2之间,为了便于安装与拆卸,限位双公短节1采取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在井内油管与顶孔油管悬挂器2之间。其中,现有技术中的油管防喷总成的双公短节11的结构,如图2所示,该双公短节11的中部1101的外径大于该双公短节11的左、右端部的外径,而该双公短节11的中部1101的外径大约为78.5mm,安装或拆卸双公短节11的工具比较单一,例如常规的双板牙、可调锁紧管钳(此类管钳的长度为600毫米、900毫米,易出现打滑脱落风险),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限径双公短节1。

更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限径双公短节的中部101的外径小于限径双公短节1的左、右端部的外径,且限径双公短节的中部101的外径为73mm。该限径双公短节的中部101的外径大小符合API(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美国石油学会)关于油管本体外径的标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螺纹连接在安装或拆卸限径双公短节1时,不仅可以使用常规的双板牙、可调锁紧管钳,而且也可以使用三瓣、单齿等适用于外径为73-75mm油管的各种类型的油管钳以及尺寸为2.875英寸的油管钳(该油管钳只适用符合API标准且外径为73mm的油管本体,且在闭合锁紧后能消除打滑脱落风险),故适用安装或拆卸限径双公短节1的工具不再单一,也大大削减了事故风险。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在顶孔油管悬挂器2的上表面设置多个圆孔201,且圆孔201平均分布在顶孔油管悬挂器2的上表面。那么,在安装或拆卸顶孔油管悬挂器2时,不仅可以使用大型号的管钳(其长度为900mm或1200mm)在其外壁进行旋转;而且也可以使用比较轻便的“F”型扳手,使扳手的上端部插入到圆孔201对其进行旋转,则避免了旋转工具的单一性,大大削弱了事故风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对圆孔201的具体位置进行限制,例如本实用新型中的顶孔油管悬挂器2上端面的外径为170mm、最大内径为78.944mm,在顶孔油管悬挂器2上端面的半径为120mm的位置均匀布置4个直径为12mm、深度为20mm的圆孔201。

为了便于操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引流管7设置为硅胶软管,硅胶软管相比与其他材质的管,具有重量轻、弹性好、耐油等优点。另外,引流管7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旋塞阀4的内径,以便造成节流。其中关于引流管7与弯头6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直接将引流管7套在弯头6的外部。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在旋塞阀4与快速接头5之间连接有把手变扣8,通常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将上述三者进行连接,之所以在快速接头5与旋塞阀4之间螺纹连接有把手变扣8,是因为快速接头5与旋塞阀4的螺纹不匹配,故在快速接头5与旋塞阀4之间螺纹连接有小尺寸且具有外螺纹的把手变扣8。更进一步地,在把手变扣8的外侧连接有多个把手801,且把手801沿周向平均分布在把手变扣8的外侧,则方便对快速接头5以及旋塞阀4进行旋转连接,尤其方便在油管防喷总成抢装完成后快速拆下,这样就可以迅速安装压力表实施后续工作。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在提升短节3和旋塞阀4之间连接有接箍9。因为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便于安装与拆卸提升短节3,一般在提升短节3的外部设置螺纹,使提升短节3分别与顶孔油管悬挂器2与旋塞阀4进行连接,但是升短节3与旋塞阀4的螺纹一般不匹配,不能直接进行螺纹连接,故在提升短节3和旋塞阀4之间连接有接箍9。其中,提升短节3的外径为73mm,符合API关于油管本体外径的标准,而其连接接箍9后的长度略大于1000mm,可使顶孔油管悬挂器2坐入采油树油管头的锥形腔后,提升短节3在油管防喷器上平面的高度约500mm,即可方便的使用任何型号的油管吊卡升降本管串。

为了防止引流管7在使用过程中来回摆动,使引流管7中的液体没有流到相应的储液罐中,故如图1所示,在引流管7的下端部连接有固定锁钩10,也可以在引流管7的下端部的外侧套有固定锁钩10,使固定锁钩10的右端部固定到某一个固定点上,进而使管内液体定点定向流出到储液罐内,避免污染源失控落地。如图1所示,固定锁钩10的结构可以设置为:套在引流管7外部的套圈1001、用于固定引流管7的挂钩1002以及连接在套圈1001与挂钩1002之间的连接杆1003。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