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甩车场用缓冲站轮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0418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井下甩车场用缓冲站轮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煤矿井下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井下甩车场用缓冲站轮
目.0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煤炭开采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开采的煤层都会处于一定的倾斜角度,这就会在井下的斜巷内布置甩车场,由于斜巷坡度大,转弯角度大,造成钢丝绳牵引时所发生的向弯道中心的横向向心力比较大,矿车在提升过度弯道时会向内翻转、掉道,进而存在斜巷运输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安全高效、占用空间少并且可调节的井下甩车场用缓冲站轮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井下甩车场用缓冲站轮装置,包括框架底梁、框架上梁、支撑杆和站轮,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设在框架底梁上,顶端与框架上梁的一端部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站轮架,站轮架上设有站轮;框架上梁的一端与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巷帮座螺栓连接;框架底梁靠近支撑杆内侧壁的一端与下巷帮座螺栓连接,上巷帮座与下巷帮座分别通过生根锚杆固定在巷帮上;框架底梁上靠近支撑杆外侧壁的一侧通过螺栓与轨道固定连接。
[0005]进一步的,上巷帮座与下巷帮座上均开有多个调节螺孔,用于调节站轮距轨道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有效的缓冲矿车的离心力。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框架加固撑,框架加固撑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内侧壁的中部,另一端与框架底梁固定连接。
[0007]更进一步的,框架底梁、框架上梁、支撑杆和框架加固撑均采用14#a型槽钢制成。
[0008]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安全高效、占用空间少并且可调节,使用14#a型槽钢加工稳定性强,框架底梁与轨道固定连接,上巷帮座与下巷帮座分别通过生根锚杆固定在巷帮上,整个装置牢固性好;站轮与轨道和巷帮都进行了连接,使用起来稳固牢靠;上巷帮座与下巷帮座上均开有多个调节螺孔,用于调节站轮距轨道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有效的缓冲矿车的离心力,大大提高了斜巷运输安全系数,为职工的人身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框架底梁,2、框架上梁,3、支撑杆,4、站轮,5、站轮架,6、上巷帮座,7、下巷帮座,8、生根锚杆,9、巷帮,10、轨道,11、调节螺孔,12、框架加固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所示的一种井下甩车场用缓冲站轮装置,包括框架底梁1、框架上梁2、支撑杆3和站轮4,支撑杆3的底端固定设在框架底梁I上,顶端与框架上梁2的一端部固定连接;支撑杆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站轮架5,站轮架5上设有站轮4 ;框架上梁2的一端与支撑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巷帮座6螺栓连接;框架底梁I靠近支撑杆3内侧壁的一端与下巷帮座7螺栓连接,上巷帮座6与下巷帮座7分别通过生根锚杆8固定在巷帮9上;框架底梁I上靠近支撑杆3外侧壁的一侧通过螺栓与轨道10固定连接。
[0013]上巷帮座6与下巷帮座7上均开有多个调节螺孔11,用于调节站轮4距轨道10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有效的缓冲矿车的离心力。
[0014]还包括框架加固撑12,框架加固撑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3内侧壁的中部,另一端与框架底梁I固定连接。
[0015]框架底梁1、框架上梁2、支撑杆3和框架加固撑12均采用14#a型槽钢制成。
[0016]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安全高效、占用空间少并且可调节,使用14#a型槽钢加工稳定性强,框架底梁I与轨道10固定连接,上巷帮座6与下巷帮座7分别通过生根锚杆8固定在巷帮9上,整个装置牢固性好;站轮4与轨道10和巷帮9都进行了连接,使用起来稳固牢靠;上巷帮座6与下巷帮座7上均开有多个调节螺孔11,用于调节站轮4与轨道10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有效的缓冲矿车的离心力,大大提高了斜巷运输安全系数,为职工的人身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为了井下使用方便,节省成本,站轮4可以选用皮带机的下托辊。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井下甩车场用缓冲站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底梁(I)、框架上梁(2)、支撑杆(3)和站轮(4),所述支撑杆(3)的底端固定设在框架底梁(I)上,顶端与框架上梁2的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站轮架(5),所述站轮架(5)上设有站轮(4);所述框架上梁(2)的一端与支撑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巷帮座(6)螺栓连接;所述框架底梁(I)靠近支撑杆(3)内侧壁的一端与下巷帮座(7)螺栓连接,所述上巷帮座(6)与下巷帮座(7)分别通过生根锚杆(8)固定在巷帮(9)上;所述框架底梁(I)上靠近支撑杆(3)外侧壁的一侧通过螺栓与轨道(1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甩车场用缓冲站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巷帮座(6)与下巷帮座(7)上均开有多个调节螺孔(11),用于调节站轮(4)距轨道(10)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有效的缓冲矿车的离心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甩车场用缓冲站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架加固撑(12),框架加固撑(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3)内侧壁的中部,另一端与框架底梁(I)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下甩车场用缓冲站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底梁(I)、框架上梁(2)、支撑杆(3)和框架加固撑(12)均采用14#a型槽钢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下甩车场用缓冲站轮装置,包括框架底梁、框架上梁、支撑杆和站轮,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设在框架底梁上,顶端与框架上梁的一端部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站轮架,站轮架上设有站轮;框架上梁的一端与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巷帮座螺栓连接;框架底梁靠近支撑杆内侧壁的一端与下巷帮座螺栓连接,上巷帮座与下巷帮座分别通过生根锚杆固定在巷帮上;框架底梁上靠近支撑杆外侧壁的一侧通过螺栓与轨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安全高效、占用空间少并且可调节;站轮的稳定大大提高了斜巷运输安全系数,为职工的人身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IPC分类】E21F13-04
【公开号】CN204312129
【申请号】CN201420838142
【发明人】王磊, 任伟, 李祥明, 肖国岗, 薛凤强, 周宇, 张晓冉, 王龙, 储飞, 常宝, 王立功
【申请人】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