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油管缓冲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1136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油管缓冲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井底防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油管缓冲器。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利用抽油机采集原油时,离不开油栗及其油管系统。在油井生产过程中,因油管丝扣受损、油杆偏磨、长期腐蚀等因素影响,会导致管柱(整架或许多节油管)脱扣坠落,冲击人工井底,强大的冲击力会使油管和油杆严重弯曲变形,事故处理时所需的打捞费用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元,而且一般会有20% — 50%的油管、油杆需要换新,所需的维修时间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个别事故井因自身打捞难度太大,不得不放弃维修,强制进行报废,这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多达数百万元。根据陕西延长石油靖边采油厂油田工程作业大队的统计,2014年度生产井有四千余口,而发生油管坠落事故的就达到一百五十余口。
[0003]为了预防上述类似损失继续发生,需要最大限度地减缓油管柱的坠落运动速度,减轻对井底的冲击,降低打捞难度,从而减少油管和油杆变形引起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折叠式油管缓冲器,该装置既能保障抽油机正常工作,又能在事故情况下将高速坠落的管柱运动速度减慢。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设置在套管内的油管,以及通过油管接箍与油管尾部连接的堵头本体;所述的油管接箍上开有若干个通液孔,所述的堵头本体的下方连接开有上液孔的撑套体;所述的撑套体正下方连接能够上下压缩的胶套,胶套内部具有用于活动的渐缩型腔;液体沿胶套外侧与套管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动,当油管发生意外坠落,胶套的底面受压向上压缩,使得胶套顶部的型腔壁向上折回,胶套的径向尺寸增大,胶套最终贴合套管,阻止液体向上流动,实现油管的缓冲。
[0006]所述的油管接箍与堵头本体之间以及堵头本体与撑套体之间均通过丝扣进行连接。
[0007]所述的撑套体外壁通过顶丝与堵头本体的内壁连接固定。
[0008]所述的胶套通过固定丝与撑套体中部的外壁固定连接。
[0009]所述的撑套体与胶套中心贯穿设置连杆,连杆上端通过调节螺母固定在撑套体的顶部,连杆下端安装阀片并配合固定螺母与胶套连接。
[0010]所述的胶套的底面在连杆及阀片的作用下成内弧面设置。
[0011]所述的撑套体与胶套之间的连杆上安装有复位弹簧。
[0012]所述的油管接箍内设置有封堵片,且封堵片固定在油管与堵头本体之间。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撑套体正下方连接能够上下压缩的胶套,胶套的内部具有用于活动的渐缩型腔,正常情况下,液体沿胶套外侧与套管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动,油管接箍上部开设有若干个通液孔,液体能够沿通液孔进入堵头本体内部,并顺着撑套体进入渐缩型腔。当油管意外坠落时,许多节油管或油管整架会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越来越快,胶套底面受压向上压缩,从而将渐缩型腔内部的液体由撑套体的上液孔挤出至油管接箍外,胶套顶部的型腔壁向上折回,使得胶套的径向尺寸增大,胶套最终紧密贴合套管,液体无法继续向上流动,胶套底面压力足够大,实现油管的缓冲。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加工,易安装,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如果油管不发生坠落能够长期使用,当油管坠落后该装置极大地减慢了油管坠落的速度,大大减轻了对井底的冲击,使油管和油杆减少变形或不变形。最终,降低了打捞难度,减少了更换材料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0014]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撑套体与胶套中心贯穿设置连杆,连杆上端通过调节螺母固定在撑套体的顶部,通过调节螺母能够实现撑套体与胶套配合距离的调整,提高适用性。连杆下端安装阀片并通过固定螺母夹紧胶套,由于连杆设置在撑套体与胶套中心,一方面保证胶套底面受力均匀,不会发生跑偏,此外,当胶套顶部的型腔壁磨透,打捞时能够确保胶套的下半部分能够被顺利打捞上来。
[0015]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撑套体与胶套之间的连杆上安装有复位弹簧,正常下放管柱时复位弹簧通过弹力保证撑套体与胶套分离,当油管意外坠落时,许多节油管或油管整架在重力作用下加速降落,胶套底面受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胶套底面压缩复位弹簧向上移动,使得胶套顶部的型腔壁向上折回,胶套最终贴合套管,液体无法继续流动,实现油管坠落的缓冲;当故障消除后,复位弹簧重新撑开撑套体和胶套,使得本装置能够重复使用,可靠性较高。
[0016]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油管接箍内设置有封堵片,且封堵片固定在油管与堵头本体之间,在井下抽油系统中,油管尾部依次设置筛管和沉砂管,抽油栗将油液从筛管上的若干个孔洞抽入油管,封堵片能够将油管尾部沉降下来的泥沙等杂质阻挡起来,收集到沉砂管当中。
【附图说明】
[0017]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1.油管;2.油管接箍;3.封堵片;4.通液孔;5.堵头本体;6.撑套体;
7.顶丝;8.上液孔;9.胶套;10.固定丝;11.连杆;12.调节螺母;13.复位弹簧;14.固定螺母;15.阀片;16.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包括设置在套管16内的油管1,以及通过油管接箍2与油管I尾部连接的堵头本体5,油管接箍2与堵头本体5之间通过丝扣连接。油管接箍2内设置有封堵片3,且封堵片3固定在油管I与堵头本体5之间。油管接箍2上部开设有若干个通液孔4,堵头本体5的下方连接开有上液孔8的撑套体6,堵头本体5与撑套体6之间也通过丝扣进行连接,撑套体6外壁通过顶丝7与堵头本体5的内壁连接固定。撑套体6正下方连接能上下活动的胶套9,胶套9通过固定丝10与撑套体6中部的外壁固定连接,胶套9的内部具有用于活动的渐缩型腔。撑套体6与胶套9中心贯穿设置连杆11,连杆11上端通过调节螺母12固定在撑套体6的顶部,连杆11下端安装阀片15并配合固定螺母14与夹紧胶套9,胶套9底面在连杆11及阀片15的作用下成内弧面设置。撑套体6与胶套9之间的连杆11上安装有复位弹簧13,正常情况下,液体沿胶套9外侧与套管11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动,当油管1意外坠落时,胶套9底面受压向上移动,使得胶套9顶部的型腔壁向上折回,胶套9的径向尺寸增大,胶套9最终贴合套管11,阻止液体向上流动,实现油管1的缓冲。
[00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油井正常工作时,修井车将油管1下放的速度相对较慢,井底的液体不会形成太大的阻力,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胶套9不会被压缩,井底的液体通过胶套9与套管16之间的间隙顺利流向缓冲器上方,缓冲器不起缓冲作用。当油管意外脱扣而向下坠落时,管柱(整架或许多节油管)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越来越快,胶套9底面受到液体的阻力也会越来越大,在该阻力的作用下,复位弹簧13被向上压缩,胶套9上部薄弱部分与胶套9本体形成相反作用力,薄弱部分的胶套9就会被向上折回,填塞至堵头本体5外围,这样堵头本体5外围就形成双层胶套9,与套管16壁紧贴,并且越贴越紧;同时,因胶套9向上位移,与撑套体6下端外侧相接触,并被撑套体6撑开,使胶套9中部的直径变大,与套管16壁紧贴,并且越贴越紧,两个部位都与套管16壁紧贴,使井底液体不能流向缓冲器上部,人为的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液压缓冲系统,最大限度缓减了油管柱的坠落运动速度,减轻对井底的冲击,降低了打捞难度,减少了油管和油杆变形引起的经济损失。
[0022]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所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折叠式油管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套管(16)内的油管(1),以及通过油管接箍(2)与油管(I)尾部连接的堵头本体(5);所述的油管接箍(2)上开有若干个通液孔(4),所述的堵头本体(5)的下方连接开有上液孔(8)的撑套体¢);所述的撑套体(6)正下方连接能够上下压缩的胶套(9),胶套(9)内部具有用于活动的渐缩型腔;液体沿胶套(9)外侧与套管(11)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动,当油管⑴发生意外坠落,胶套(9)的底面受压向上压缩,使得胶套(9)顶部的型腔壁向上折回,胶套(9)的径向尺寸增大,胶套(9)最终贴合套管(11),阻止液体向上流动,实现油管(I)的缓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油管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管接箍⑵与堵头本体(5)之间以及堵头本体(5)与撑套体(6)之间均通过丝扣进行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油管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套体(6)外壁通过顶丝(7)与堵头本体(5)的内壁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折叠式油管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套(9)通过固定丝(10)与撑套体(6)中部的外壁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油管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套体(6)与胶套(9)中心贯穿设置连杆(11),连杆(11)上端通过调节螺母(12)固定在撑套体(6)的顶部,连杆(11)下端安装阀片(15)并配合固定螺母(14)与胶套(9)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式油管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套(9)的底面在连杆(11)及阀片(15)的作用下成内弧面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折叠式油管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套体(6)与胶套(9)之间的连杆(11)上安装有复位弹簧(1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油管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管接箍⑵内设置有封堵片(3),且封堵片(3)固定在油管(I)与堵头本体(5)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式油管缓冲器,包括设置在套管内的油管以及通过油管接箍与油管尾部连接的堵头本体;油管接箍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液孔,堵头本体的下方连接开有上液孔的撑套体;撑套体正下方连接能够上下压缩的胶套,胶套的内部具有用于活动的渐缩型腔;正常下放管柱情况下,液体沿胶套外侧与套管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动,当油管意外坠落时,胶套底面受压向上压缩,使得胶套顶部的型腔壁向上折回,胶套的径向尺寸增大,胶套最终贴合套管,阻止液体向上流动,实现油管的缓冲。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加工,易安装,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如果油管不发生坠落能够长期使用,油管坠落时大大减轻了对井底的冲击。
【IPC分类】E21B17/10
【公开号】CN204920833
【申请号】CN201520753009
【发明人】慕彩霞, 聂怀亮, 曹许明, 曹鑫瑞, 慕玉霞
【申请人】慕彩霞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