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的上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9340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缩机的上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压缩机,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润滑油被高温冷媒气体带走,以提高 压缩机性能的压缩机的上盖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压缩机,包括在壳体1的内部上侧安装有电机20,在电机 20的下侧相隔一定距离安装有压缩机组件30。壳体1由中空的圆筒形筒体11、上盖12和 下盖13等组成。电机20压入固定在筒体11的内圆周面上,它由定子21、转子22和压入固 定在转子22的中心并传递旋转力的旋转曲轴23等组成。压缩机组件30包括气缸31、上部轴承32和下部轴承33,在气缸31的压缩空间C 内部形成旋转曲轴23的偏心部23a,在偏心部23a的外侧、设置有靠偏心部23a能够自转及 公转的滚动活塞35,一侧端与滚动活塞35的外圆周面线接触,并将气缸31的内圆周面和滚 动活塞35的外圆周面形成的压缩空间C区划为吸入区和压缩区的挡板(未图示)等结构。 气缸31中还连通吸入区内的吸入管的吸入口(未图示),以及用于排出压缩区内压缩介质 的排出口(未图示)。此外,上部轴承32中设有排出口(未图示),其上侧连结固定有消音器34,用于降 低从排出口排出的压缩介质气体由压力差而产生的噪音。为使通过消音器34的介质气体 排出到密封壳体1外部,在上盖12上设有排气管50,在密封壳体1的下部设有吸入管40。但是,在现有技术的压缩机中,排气管50通过上盖12直接插入到壳体1的内部, 当压缩机进行工作时,曲轴旋转带动曲轴内的油孔内下部的螺旋装置一起旋转,螺旋装置 把润滑油从压缩机底部的油槽中输送到压缩机的上部供上部运动部件的润滑,以便减小摩 擦。但是,由于排气管50正对曲轴出油口,且排气管是光滑的圆筒,没有阻挡,因此高压冷 媒气体很容易将部分润滑油带走,通过排气管排出,造成润滑油损失;同时,冷媒气体中带 有润滑油,也不利于压缩机的运行,降低了压缩机的制冷能力。另一方面,曲轴偏心引起压缩机振动,造成曲轴微小变形。压缩机长期运行,曲轴 的变形量累积,会影响压缩机的性能,甚至造成压缩机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润滑油被高 温冷媒气体带走,提高压缩机性能的压缩机的上盖结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缩机的上盖结构,所述的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由筒 体、上盖和下盖等组成,在壳体内安装有电机和压缩机组件,电机由定子、转子和曲轴等组 成,压缩机组件由气缸、上部轴承和下部轴承等组成,在上盖上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通过 上盖直接插入到壳体的内部,所述上盖的下端设有顶部轴承,顶部轴承的中央设有向下突 起的用于稳定曲轴的固定部;顶部轴承上设置有多个均布的排气口,固定部上形成有多个 均布的出油孔。
所述的排气口设置在顶部轴承的近外圆周处,其形状为圆弧形。所述的固定部为空心圆柱形,内圆直径大于曲轴的直径,曲轴的上端伸入固定部 内。所述的出油孔有3个,互相成120°设置于固定部的侧壁上。所述的曲轴为顶端封闭的空心圆柱,在对应于固定部上出油孔高度的侧壁上设有 油孔。本发明的结构阻挡了润滑油被高压冷媒气体带走,减少了润滑油的浪费,提高了 压缩机的制冷能力;同时,曲轴上端伸入固定部内,减小了压缩机的振动,提高了压缩机的
可靠性。


图1是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的纵向剖面图;图2是本发明的压缩机上盖结构的纵向剖面图;图3是本发明的顶部轴承的结构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的顶部轴承的后视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的顶部轴承的仰视图;图6是图5中沿A-A线的剖面图;图7是安装有本发明的上盖结构的压缩机的纵向剖面图。其中1壳体11筒体
12上盖13下盖
20电机21定子
22转子23 曲轴
23a偏心部30压缩机组件
31气缸32 上轴承
33下轴承34消音器
35活塞40吸入管
50排气管51接线柱
55曲轴60顶部轴承
61排气口62 固定部
63出油孔64油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压缩机的上盖结构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同的零部件采用同一标号。如图1所示,一种压缩机的上盖结构,所述的压缩机包括壳体1、电机20和压缩机 组件30。壳体1由中空的圆筒形筒体11、上盖12和下盖13等组成。在壳体1的内部上侧 安装有电机20,电机20压入固定在筒体11的内圆周面上,电机20由定子21、转子22和压 入固定在转子22的中心并传递旋转力的旋转曲轴55等组成。在电机20的下侧相隔一定距离安装有压缩机组件30。在电机20的下侧相隔一定距离安装有压缩机组件30。压缩机组件30包括气缸31、上部轴承32和下部轴承33,在气缸31的压缩空间C 内部形成旋转曲轴55的偏心部23a,在偏心部23a的外侧、设置有靠偏心部23a能够自转及 公转的滚动活塞35,一侧端与滚动活塞35的外圆周面线接触,并将气缸31的内圆周面和滚 动活塞35的外圆周面形成的压缩空间C区划为吸入区和压缩区的挡板等结构。气缸31中 还连通吸入区内的吸入管的吸入口,以及用于排出压缩区内压缩介质的排出口。上部轴承32位于气缸31的上方,在上部轴承32中设有排出口,在上部轴承32 的上方连结固定有消音器34,用于降低从排出口排出的压缩介质气体由压力差而产生的噪 音。为使通过消音器34的介质气体排出到密封壳体1外部,在上盖12上设有排气管50,在 密封壳体1的下部设有吸入管40。如图2 7所示,在上盖12的下端设置有顶部轴承60,轴承60的中央设置向下突 起的固定部62。在顶部轴承60上设置多个均布的排气口 61,设置在顶部轴承60的近外圆 周处。固定部62的侧壁上形成有3个互相成120°均布的出油孔63。图3所示的排气口 61的形状为具有一定长度的圆弧形,也可以采用其它实施方 式,例如在顶部轴承60近外圆周处设置多个均布的圆孔,这种实施方式通过打孔就可以实 现,更便于加工和实施。固定部62为空心圆柱形,内圆直径大于曲轴55的直径,曲轴55的上端伸入固定 部62内,固定部62起稳定曲轴55的作用。曲轴55为顶端封闭的空心圆柱,内部设有油管,在对应于固定部62上出油孔63 的高度曲轴侧壁上设有油孔64。安装有本发明的上盖结构的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是当压缩机进行工作时,电机带动曲轴55旋转,曲轴55带动曲轴内的螺旋装置一起 旋转,螺旋装置把润滑油从压缩机底部的油槽中通过曲轴内的油管输送到压缩机的上部, 经曲轴侧壁上的油孔64和固定部62侧壁上的出油孔63流出,供压缩机上部运动部件的润 滑。而高压冷媒气体通过排气口 61后再经排气管50排出。由于排气管50不再正对曲轴 出油口,润滑油不会被高压冷媒气体带走。因此,减少了润滑油的浪费,提高了压缩机的制 冷能力。同时,曲轴55上端伸入固定部62内,由固定部62固定,减小了压缩机的振动,提 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压缩机的上盖结构,所述的压缩机包括壳体(1),壳体(1)由筒体(11)、上盖 (12)和下盖(13)等组成,在壳体(1)内安装有电机(20)和压缩机组件(30),电机(20)由 定子(21)、转子0 和曲轴(5 等组成,压缩机组件(30)由气缸(31)、上部轴承(32)和 下部轴承(3 等组成,在上盖(1 上设置有排气管(50),排气管(50)通过上盖(1 直接 伸入到壳体(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 的下端设有顶部轴承(60),在顶部轴 承(60)上设置有多个均布的排气口(61),在顶部轴承的中央设有向下突起的用于稳定曲 轴的固定部(62),在固定部(62)上形成有多个均布的出油孔(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上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排气口(61)设置在轴承 (60)的近外圆周处,其形状为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上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部(62)为空心圆柱 形,内圆直径大于曲轴(55)的直径,曲轴(55)的上端伸入固定部(6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上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出油孔(63)设置有3个, 互相成120°设置于固定部(62)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上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曲轴(55)为顶端封闭的空 心圆柱,在对应于固定部(6 上出油孔(6 高度的侧壁上设有油孔(64)。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的上盖结构,所述的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由筒体、上盖和下盖等组成,在壳体内安装有电机和压缩机组件,电机由定子、转子和曲轴等组成,压缩机组件由气缸、上部轴承和下部轴承等组成,在上盖上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通过上盖直接插入到壳体的内部,所述上盖的下端设有顶部轴承,顶部轴承的中央设有向下突起的用于稳定曲轴的固定部;顶部轴承上设置有多个均布的排气口,固定部上形成有多个均布的出油孔。本发明的结构阻挡了润滑油被高压冷媒气体带走,减少了润滑油的损失,提高了压缩机的制冷能力;同时,曲轴上端伸入固定部内,减小了压缩机的振动,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F04C29/02GK102141042SQ20101030097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日
发明者李英俊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