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缸及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1317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缸及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缸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油缸是液压设备的主要部件,在起重机中,油缸经常被使用。油缸的可靠性,特别是油缸的洁净度,直接影响到起重机的性能。请参阅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油缸的剖视示意图。油缸包括缸体11、活塞12、活塞杆13和导杆14。活塞12设于缸体11中,与缸体11的内壁密封配合,活塞12为中空结构。活塞杆13包括杆头131,杆头131呈阶梯形状,活塞杆13的内部具有内腔132,活塞杆13的杆头131与活塞12螺纹连接并与活塞12密封配合。导杆14的一端插入缸体11的底部并与缸体11的底部密封配合,导杆14的另一端穿过活塞杆13的杆头131伸入到内腔132中,导杆14与活塞杆13的杆头131密封配合。该油缸的活塞12与缸体11为动密封,活塞12与活塞杆13的杆头131为静密封,导杆14与活塞杆13的杆头131为动密封,导杆14与缸体11的底部为静密封。该油缸存在以下缺点:第一、密封位置较多,出现泄漏概率较高;第二、活塞杆13的结构较复杂,不易加工;第三、活塞杆13的内腔132由于杆头131的存在,难以进行清洗,长期使用后,内腔132污染较严重,导致油缸的洁净度得不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缸及起重机,能够简化活塞杆的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油缸,其包括缸体、活塞、活塞杆和导杆。活塞设于缸体中,将缸体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活塞与缸体的内壁密封配合,活塞的中心设有贯穿孔。活塞杆的内部形成有内腔,活塞杆固定于活塞上。导杆的一端位于无杆腔中并固定于缸体的底部,导杆的另一端穿过贯穿孔部分容置于内腔,导杆与贯穿孔以及与缸体的底部密封配合。其中,活塞上开有带有内螺纹的安装槽,活塞杆带有外螺纹,活塞杆与安装槽螺纹连接固定。其中,导杆的中心开有油道,活塞杆设置有油孔,油道与内腔连通,油孔将内腔与有杆腔连通。其中,导杆通过密封组件与贯穿孔密封配合。其中,密封组件包括斯特封和两个U型密封圈,两个U型密封圈相邻设置且开口方向分别朝向有杆腔和无杆腔,两个U型密封圈位于斯特封的左侧或右侧。其中,导杆与贯穿孔之间还设有第一支承环。其中,活塞通过第二支承环和密封圈与缸体的内壁密封配合。其中,导杆通过O型密封圈与缸体的底部密封配合。[0014]其中,活塞杆与缸体的口部密封配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起重机,起重机包括上述任一种的油缸。本实用新型的油缸及起重机通过将活塞杆固定于活塞上,导杆穿过活塞的贯穿孔部分容置于活塞杆的内腔,相较于现有技术,去掉了活塞杆的杆头,能够简化活塞杆的结构,提高活塞的利用率,方便清洗活塞杆的内腔,保证油缸的洁净度。

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油缸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缸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油缸的密封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缸的剖视示意图。油缸包括缸体21、活塞22、活塞杆23以及导杆24。活塞22设于缸体21中,将缸体21分为有杆腔211和无杆腔212,活塞22与缸体21的内壁密封配合,活塞22的中心设有贯穿孔221。活塞杆23的内部形成有内腔231,活塞杆23固定于活塞22上。具体地,活塞22上开有带有内螺纹的安装槽222,活塞杆23的一端部分带有外螺纹,活塞杆23的一端与安装槽222螺纹连接固定,活塞杆23的另一端伸出油缸外。活塞杆23设置有油孔232,油孔232将内腔231与有杆腔211连通。导杆24的一端位于无杆腔212中并固定于缸体21的底部213,导杆24的另一端穿过贯穿孔221部分容置于内腔231,导杆24与贯穿孔221以及与缸体21的底部213密封配合。导杆24的中心开有油道241,油道241与内腔23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导杆24通过密封组件25与贯穿孔221密封配合。请参阅图3,图3是图2所示的油缸的密封组件的放大示意图。密封组件25包括斯特封251和两个U型密封圈252、253。两个U型密封圈252、253相邻设置且开口方向分别朝向有杆腔211和无杆腔212,两个U型密封圈252、253位于斯特封251的右侧。当然,两个U型密封圈252、253还可位于斯特封251的左侧。本实用新型主要根据油缸内的压力来确定两个U型密封圈252、253和斯特封251的相对位置。如果无杆腔212压力较大,则两个U型密封圈252、253位于斯特封251的右侧;如果有杆腔211压力较大,则两个U型密封圈252、253位于斯特封251的左侧。进一步地,导杆24与贯穿孔221之间还设有第一支承环242,第一支承环242将部分承受活塞杆23的径向力,并能起到一定密封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导杆24通过O型密封圈243与缸体21的底部213密封配合,活塞22通过第二支承环223和密封圈224与缸体21的内壁密封配合。此外,活塞杆23还与缸体21的口部214密封配合。本实施例的油缸简化了活塞杆23的结构,与活塞22之间固定连接,而不是通过密封配合,导杆24与活塞22密封配合,再伸入到活塞杆23的内腔231,整个油缸的密封位置减少,而活塞22既与导杆24密封配合又与活塞杆23固定,其利用率得到提高,成本降低。此外,由于简化了活塞杆23的结构,活塞杆23可以拆卸,使内腔231可以得到全方位清洗,保证油缸的洁净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包括前述实施例的油缸,起重机的其它结构请参照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油缸及起重机通过将活塞杆固定于活塞上,导杆穿过活塞的贯穿孔部分容置于活塞杆的内腔,相较于现有技术,去掉了活塞杆的杆头,能够简化活塞杆的结构,提高活塞的利用率,方便清洗活塞杆的内腔,保证油缸的洁净度。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包括: 缸体; 活塞,所述活塞设于所述缸体中,将所述缸体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活塞与所述缸体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活塞的中心设有贯穿孔;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内部形成有内腔,所述活塞杆固定于所述活塞上: 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位于所述无杆腔中并固定于所述缸体的底部,所述导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贯穿孔部分容置于所述内腔,所述导杆与所述贯穿孔以及与所述缸体的底部密封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开有带有内螺纹的安装槽,所述活塞杆带有外螺纹,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安装槽螺纹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的中心开有油道,所述活塞杆设置有油孔,所述油道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油孔将所述内腔与所述有杆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通过密封组件与所述贯穿孔密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斯特封和两个U型密封圈,所述两个U型密封圈相邻设置且开口方向分别朝向所述有杆腔和所述无杆腔,所述两个U型密封圈位于所述斯特封的左侧或右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与所述贯穿孔之间还设有第一支承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通过第二支承环和密封圈与所述缸体的内壁密封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通过O型密封圈与所述缸体的底部密封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缸体的口部密封配合。
10.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油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缸,其包括缸体、活塞、活塞杆和导杆。活塞设于缸体中,将缸体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活塞与缸体的内壁密封配合,活塞的中心设有贯穿孔。活塞杆的内部形成有内腔,活塞杆固定于活塞上。导杆的一端位于无杆腔中并固定于缸体的底部,导杆的另一端穿过贯穿孔部分容置于内腔,导杆与贯穿孔以及与缸体的底部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起重机。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油缸及起重机能够提高活塞的利用率,方便清洗活塞杆的内腔。
文档编号F15B15/14GK203051290SQ20122071500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1日
发明者石兰芳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