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8782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涡旋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用于随着回旋涡旋盘的工作而进行稳定的公转的涡旋式压缩机,更详细地,涉及用于将由在随着回旋涡旋盘的工作以旋转轴为中心公转并向上下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导销的应力集中引起的变形及噪音最小化的涡旋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通常,涡旋式压缩机作为利用具有螺旋形的卷体的固定涡旋盘和相对上述固定涡旋盘进行回旋运动的回旋涡旋盘的压缩机,是一种如下的装置:随着固定涡旋盘和回旋涡旋盘以相咬合的方式旋转,在固定涡旋盘和回旋涡旋盘之间形成的压缩室的容积随着回旋涡旋盘的回旋运动而减少,由此,流体的压力随之上升,从而在形成于固定涡旋盘中心部的排出口中排出制冷剂。

上述涡旋式压缩机具有在回旋涡旋盘回旋的过程中连续进行吸入、压缩及排出的特征,由此,原则上不需要排出阀及吸入阀,由于部件数少,因而具有不仅结构简单,还可进行高速旋转的特征。并且,由于压缩所需的扭矩的变动少,且连续进行吸入及压缩,因而具有噪音及振动少的优点。

在涡旋式压缩机中,重要的一点为固定涡旋盘和回旋涡旋盘之间的泄漏及润滑问题,要想防止在固定涡旋盘和回旋涡旋盘之间发生泄漏,就需要使卷体的端部和硬板部的表面紧贴,来防止经压缩的制冷剂泄漏。相反,需要将由摩擦引起的阻力最小化,来使回旋涡旋盘相对固定涡旋盘可进行顺畅的回旋运动,但上述泄漏问题和润滑问题存在相抵关系。即,若使卷体的端部与硬板部的表面紧密紧贴,则虽然在泄漏方面有利,但由于摩擦增加,因而由噪音及磨损引起的受损增加。相反,若降低紧贴强度,则虽然减少摩擦,但由于密封力下降,因而增加泄漏。

因此,以往,在回旋涡旋盘或固定涡旋盘的背部面形成具有定义为排出压力和吸入压力之间的值的中间压力的背压室,来解决密封问题及摩擦减少问题。即,形成与在回旋涡旋盘和固定涡旋盘之间形成的多个压缩室中的具有中间压力的压缩室相连通的背压室,来使回旋涡旋盘和固定涡旋盘以适当的程度紧贴,从而可解决泄漏问题及润滑问题。

另一方面,上述背压室可位于回旋涡旋盘的底面或固定涡旋盘的上部面,在上述背压室位于回旋涡旋盘的底面的情况下,存在背压室的形态及位置随着回旋运动而发生变化,使得回旋涡旋盘倾斜,发生振动及噪音的忧虑高,且为了防止泄漏而插入的O型圈磨损快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上部背压式的情况下,虽然结构相对复杂,但由于背压室具有固定的形态及位置,因而具有固定涡旋盘倾斜的忧虑少,背压室的密封也良好的优点。

在具有如上所述的特征的涡旋式压缩机中,在形成于回旋涡旋盘的硬板部上部面的圆周方向的多个放置槽放置有套环,在上述多个放置槽以与上述套环紧贴的状态设有销部件,以防止上述回旋涡旋盘的稳定的公转及自转。

上述销部件在随着涡旋式压缩机公转而向上下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发生由与上述放置槽的碰撞引起的噪音,由此,应力集中在上述销部件的特定位置,从而引起上述销部件有可能受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涡旋式压缩机,可实现安装于涡旋式压缩机的回旋涡旋盘的环部件的稳定的放置和旋转以及配置于上述环部件的外周面的导销的稳定的工作。

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回旋涡旋盘,放置于主框架的一面,沿着上述回旋涡旋盘的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放置槽;高度差部,形成于上述放置槽;环部件,插入于上述放置槽,上述环部件的下部面紧贴于上述高度差部;以及导销,上述导销的一端固定于上述主框架,上述导销的另一端向上述环部件的内径方向延伸,上述导销的端部维持与上述高度差部隔开的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环部件以与上述放置槽的内周面维持第一间隙d的状态插入于上述放置槽。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高度差部呈与上述环部件的下部面相对应的形状。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高度差部的上部面维持与上述环部件的下部面紧贴的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涡旋式压缩机包括配置于上述回旋涡旋盘上部的固定涡旋盘,随着上述回旋涡旋盘借助与上述固定涡旋盘的相对旋转来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及排出,从而发生压力变化,插入于上述放置槽的环部件向上述放置槽的上下方向进行相对移动。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环部件的上下方向移动距离维持比上述第一间隙d相对大的距离。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以根据上述环部件的上下方向移动位移分散的状态对维持与上述环部件的上侧相接触的状态的导销的第一区间b施加应力。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导销在上述环部件的外周面长度方向维持与上述环部件的外周面相接触的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环部件具有从上述高度差部的上部面延伸至上述放置槽的上部面的纵向长度L1。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放置槽的底面圆周方向以第一突出厚度T1向上述放置槽的底面中心方向突出,在上述放置槽的底面以第一突出高度H1朝向上述放置槽的上部突出。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突出厚度T1以小于或等于上述环部件的厚度t1的方式延伸。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环部件维持与上述高度差部的上部面部分接触的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高度差部的上部面延伸至上述环部件的下部面的中心位置。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环部件以与沿着回旋涡旋盘的圆周方向形成的放置槽的内周面维持第一间隙的状态插入于放置槽,上述第一间隙维持20微米以上且45微米以内的范围,上述环部件的上下方向移动距离维持比上述第一间隙相对大的距离。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包括:回旋涡旋盘,放置于主框架的一面,沿着上述回旋涡旋盘的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放置槽;高度差部,形成于上述放置槽;环部件,插入于上述放置槽,上述环部件的下部面维持与上述高度差部部分接触的状态;以及导销,上述导销的一端固定于上述主框架,上述导销的另一端向上述环部件的内径方向延伸。

上述环部件包括:突出部,在上述环部件的圆周方向突出,以维持与上述高度差部相接触的状态;以及槽部220b,与上述突出部相邻地朝向上述环部件的内侧形成。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突出部和槽部沿着上述环部件的圆周方向反复交替。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突出部在上述环部件的下部面以相向的状态配置。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突出部以相当于上述环部件的厚度的长度突出。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导销与上述环部件的内周面维持第二间隙,上述导销的下端在上述高度差部的上部面维持与上述高度差部的上部面隔开的状态。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稳定地应对在随着涡旋式压缩机的回旋涡旋盘公转而朝向固定涡旋盘相对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公差,从而可实现回旋涡旋盘的稳定的公转工作。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通过改变结构来使环部件在放置槽可进行稳定的相对移动,使得因上述环部件的相对旋转而产生的摩擦力减少,并且,将对导销施加的应力集中最小化,从而可预防上述导销的变形及破损。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回旋涡旋盘随着背压室的压力变动而公转并朝向固定涡旋盘进行相对移动的情况下,防止因导销的端部与放置槽碰撞而产生的噪音及变形,来维持回旋涡旋盘的稳定的工作,由此实现涡旋式压缩机的稳定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回旋涡旋盘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图2的结合立体图。

图4为图3的A-A线的部分剖视图。

图5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环部件的移动位移来对导销施加的应力区间的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结合立体图。

图8为图7的A-A线的部分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10为示出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高度差部放置有环部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为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环部件的立体图。

图12至图13为简要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环部件的多种形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作为参照,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第一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回旋涡旋盘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图2的结合立体图,图4为图3的A-A线的部分剖视图。

参照图1至图4,第一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1包括:前方外壳2a,形成外观,并形成于用于吸入制冷剂的吸入口位置;中间外壳2b;以及后方外壳2c,在上述中间外壳2b的内部内置有驱动部3和压缩单元5,上述驱动部3包括定子、转子以及插入于上述转子的中心的旋转轴4。

在上述驱动部3中产生的旋转力向压缩单元5传递,从而实现对制冷剂的压缩和排出,上述压缩单元5包括固定涡旋盘10和回旋涡旋盘100,上述固定涡旋盘10维持固定的状态,上述回旋涡旋盘100以相对于上述固定涡旋盘10可进行偏心旋转的方式设置,从而实现相对移动,并对制冷剂进行压缩。

回旋涡旋盘100放置于主框架6的上部面,沿着上述回旋涡旋盘100的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放置槽110,上述放置槽110包括:圆板形态的硬板部101;以及回旋卷体102,从上述硬板部101的外侧延伸,并形成为螺旋形,在上述硬板部101的中心形成有背压室。

沿着硬板部101的上部面圆周方向以规定间隔形成有多个放置槽110,环部件200插入于上述放置槽110的内部,上述环部件200以附图所示的直径和高度形成,上述环部件200放置于形成在上述放置槽110的下部面的高度差部120的上部面。

高度差部120呈与上述环部件200的下部面相对应的形状,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由于上述高度差部120的上部面为偏平结构,因而将上述环部件200的下部面也限定为偏平结构,但可以变更为其他形态。

回旋涡旋盘100借助旋转轴4一边相对于固定涡旋盘10公转一边对制冷剂进行吸入、压缩及排出,此时,上述回旋涡旋盘100根据背压室的压力变动状态朝向固定涡旋盘10反复上升和下降。例如,在背压室的压力低的情况下,上述回旋涡旋盘100朝向固定涡旋盘10上升,相反地,在背压室的压力高的情况下,上述回旋涡旋盘100向下侧方向下降移动,从而进行相对移动。

以上述方式工作的回旋涡旋盘100在以旋转轴4为中心进行公转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根据背压室的压力变动状态而发生的自转,以紧贴上述环部件200的内侧的状态设置导销300,上述导销300的一端固定于主框架6,上述导销300的另一端向上述环部件200的内径方向延伸。

在涡旋式压缩机1中,回旋涡旋盘100在借助旋转轴4进行公转的过程中,朝向固定涡旋盘10向上下方向发生移动位移,上述导销300的向放置槽110延伸的端部不延伸至上述放置槽110的底面,而是以与上述放置槽110隔开的状态配置,从而在上述回旋涡旋盘100朝向固定涡旋盘10向上部、下部方向发生移动位移的情况下,不发生由接触引起的冲击。

在后续部分中,对上述导销和高度差部的配置状态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首先,对插入于放置槽的环部件进行说明。

参照图2至图4,环部件200以与放置槽110的内周面维持第一间隙d的状态插入于上述放置槽110,当回旋涡旋盘100进行公转时,由于环部件200需要与放置槽110的内周面进行相对旋转,因而相比于完全紧贴而强行扣入的形态,优选地,维持使上述环部件200在放置槽110的内周面进行相对旋转的间隙。

作为一例,上述环部件200的外周面和放置槽110的内周面之间维持第一间隙d,优选地,上述第一间隙d维持20微米以上且45微米以下的范围。

上述范围相当于环部件200与放置槽110的内周面不以强行扣入状态结合而稳定地进行相对旋转的间隙范围,上述环部件200的稳定的旋转可将对后述的导销300的外周面施加的应力最小化,从而可以说上述环部件200的稳定的旋转是相当重要的。

例如,在上述环部件200与放置槽110维持20微米以下的间隙的情况下,当上述环部件200与放置槽110进行稳定的相对旋转时,摩擦力增加,导致有可能发生摩擦损失,因此由于在上述放置槽110进行相对旋转的环部件200的不必要的摩擦损失,有可能使旋转效率降低。并且,在上述环部件200与放置槽110维持45微米以上的间隙的情况下,虽然环部件200与放置槽110的内周面可进行顺畅的相对旋转,但有可能发生滑脱(slip)现象,因此,维持在相当于上述的第一间隙d的数值范围内,就可实现环部件200的稳定的相对旋转。

在第一实施例的高度差部120中,当从上部观察放置槽110时,上述高度差部120在上述放置槽110底面的圆周方向以第一突出厚度T1朝向上述放置槽110的底面中心方向(r方向)突出,上述高度差部120在上述放置槽110的底面以第一突出高度H1朝向上述放置槽110的上部突出,优选地,上述第一突出厚度T1以小于或等于环部件200的厚度t1的方式延伸。这是因为在回旋涡旋盘100以上述高度差部120的上部面与环部件200的下部面相接触的状态进行公转的情况下,当上述环部件200在上述高度差部120的上部面进行相对旋转时,通过最小化不必要的摩擦力,来实现上述环部件200稳定的旋转。

因此,当上述回旋涡旋盘100以旋转轴4为中心进行公转时,插入于放置槽110的内侧的环部件200可进行稳定的相对旋转。

环部件200的下部面维持与高度差部120的上部面紧贴的状态,环部件200呈与上述高度差部120的下部面相对应的形状,例如,在上述环部件200的下部面形成为偏平结构的情况下,上述高度差部120的上部面也可以形成为偏平结构,以与上述环部件200的下部面相对应。并且,虽然未在本实施例中图示,但上述环部件200也可以形成为凸出的形态,以使随着上述高度差部120和环部件200之间的相对旋转而产生的摩擦力最小化。

环部件200以纵向长度L1延伸,上述纵向长度L1为从上述高度差部120的上部面延伸至上述放置槽110的底面的长度。并且,环部件200的上下方向移动距离维持比上述第一间隙d相对大的距离,例如,随着上述涡旋式压缩机1工作,环部件200向上述放置槽110的上下方向移动的移动位移至少在0.3毫米以上且最大在0.6毫米以下的范围内进行移动。

上述环部件200移动范围相当于根据背压室的压力变动状态而向上下方向移动的移动位移,由此,上述环部件200在上述的移动位移向放置槽110的上下方向进行移动。

尤其,在本实施例中,在环部件200的上下方向上的移动位移大于上述的第一间隙d,在与借助公转的环部件200进行稳定的相对旋转的过程中,为了根据背压室的压力变动状态,来最小化在回旋涡旋盘100的上下方向上的移动位移和后述的导销300的应力集中现象,环部件200的上下方向移动位移维持大于第一间隙d的距离。

导销300维持与插入于放置槽110的环部件200的一侧紧贴的状态,当环部件200在放置槽110进行相对旋转时,上述环部件200在向上下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维持与导销300的外周面相接触的状态。在上述导销300的一端固定于主框架6的状态下,上述导销300沿着环部件2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上述导销300的另一端在高度差部120的上部面维持与上述高度差部120的上部面隔开的状态。

上述导销300在放置槽110的上部面与上述放置槽110的上部面隔开,这是为了当回旋涡旋盘100在进行公转的过程中朝向固定涡旋盘10向上下方向移动时,防止上述放置槽110的底面与导销300的另一端发生由直接碰撞引起的噪音、或者上述导销300的变形及破损。

上述导销300的另一端借助回旋涡旋盘100的公转以与放置槽110的底面隔开的状态设置,因此上述回旋涡旋盘100朝向固定涡旋盘10向上侧或下侧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也不产生导销300的另一端直接与上述底面相接触的现象。

导销300在环部件200的外周面长度方向维持与环部件200的外周面相接触的状态,在主框架6向环部件200的内侧延伸的导销300的情况下,以附图为基准,上述环部件200的上侧在导销300的第一区间b发生应力集中,上述第一区间b相当于上述环部件200向回旋涡旋盘100的上下方向移动的移动位移,上述第一区间b并不以附图所示的长度来限定。

如上所述,维持导销300与环部件200相接触的区间并不以特定位置来限定,在维持第一区间b的情况下,在上述导销300中,因与环部件200的接触而产生的应力并不仅集中在第一区间b的特定位置,而是被分散,因此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也可通过防止因应力集中而受损及变形的现象,来实现回旋涡旋盘100的稳定的工作。

参照图5,例如,在回旋涡旋盘100朝向固定涡旋盘10进行相对移动的情况下,应力可集中在导销300的A位置或B位置,但是,不向上述A位置、B位置反复施加集中应力,而以分散的状态对第一区间b的其他位置施加应力,因而可稳定地使用导销300。

在导销300中,回旋涡旋盘100可朝向固定涡旋盘10进行相对移动,当背压室的压力高时,上述回旋涡旋盘100下降,相反地,当背压室的压力低时,上述回旋涡旋盘100上升,因此,上述导销300的下端不应与放置槽110的底面相接触,为此,在本发明中,放置槽110的底面和导销300的下端维持隔开的状态。

并且,在导销300的下端配置有上述的高度差部120,由于上述高度差部120并不配置于直接干扰上述导销300的位置,因此,与回旋涡旋盘100的工作无关,不产生上述导销300的下端受损或变形的现象。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与上述的实施例不同,具有放置于高度差部的环部件的下部面与上述高度差部的上部面维持接触的面积不同的特征。

参照图6至图8,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1a包括:回旋涡旋盘100a,放置于主框架6的上部面,沿着上述回旋涡旋盘100a的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放置槽110;高度差部120,形成于上述放置槽110;环部件200,插入于上述放置槽110,上述环部件200的下部面维持与上述高度差部120部分接触的状态;以及导销300a,上述导销300a的一端固定于上述主框架6,上述导销300a的另一端向上述环部件200的内径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环部件200维持与高度差部120的上部面相接触的状态的特征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但是,如附图所示,不维持上述高度差部120的上部面和上述环部件200的下部面全部相接触的状态,而是仅维持一半与高度差部120的上部面面接触的状态,从而可维持上述环部件200在放置槽110进行旋转时所产生的摩擦力相对减少的状态。

例如,上述高度差部120的上部面延伸至上述环部件200下部面的中心位置,由于后述的导销300a的下端以与放置槽110的底面不直接发生碰撞的方式隔开,因此在上述回旋涡旋盘100a朝向固定涡旋盘10进行相对移动的情况下,导销300a的下端也不直接与高度差部120相接触。并且,上述高度差部120的上部面经由环部件200的下部面,而不延伸至可与导销300a相接触的位置,因此在回旋涡旋盘100a进行相对移动的情况下,也不产生导销300a的下端与高度差部120直接干扰的现象。

回旋涡旋盘100a借助旋转轴4一边相对于固定涡旋盘10进行公转一边对制冷剂进行吸入、压缩及排出,此时,上述回旋涡旋盘100a根据制冷剂的状态变化朝向固定涡旋盘10反复上升和下降。

例如,在背压室的压力低的情况下,上述回旋涡旋盘100a朝向固定涡旋盘10上升,相反地,在背压室的压力高的情况下,上述回旋涡旋盘100a向下侧方向下降移动,并根据上述制冷剂的压力状态来进行相对移动。

以上述方式工作的回旋涡旋盘100a在以旋转轴4为中心进行公转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根据背压室的压力变动状态而发生的自转,以紧贴上述环部件200的内侧的状态设置导销300a,上述导销300a的一端固定于主框架6,上述导销300a的另一端向上述环部件200的内径方向延伸。

以上述方式工作的涡旋式压缩机1a在借助旋转轴4进行公转的过程中,朝向固定涡旋盘10向上下方向发生移动位移,上述导销300a的向放置槽110延伸的端部并不延伸至上述放置槽110的底面,而是以与上述放置槽110隔开的状态配置,从而在上述回旋涡旋盘100a朝向固定涡旋盘10向上部、下部方向发生移动位移的情况下,不发生由接触引起的冲击。

参照图8,环部件200以与放置槽110的内周面维持第一间隙d的状态插入于上述放置槽110,当回旋涡旋盘100a进行公转时,环部件200需要与放置槽110的内周面进行相对旋转,因而,相比于完全紧贴而强行扣入的形态,优选地,维持使上述环部件200在放置槽110的内周面进行相对旋转的间隙。

作为一例,上述环部件200的外周面和放置槽110的内周面之间维持第一间隙d,优选地,上述第一间隙d维持20微米以上且45微米以内的范围。

上述范围相当于环部件200与放置槽110的内周面不以强行扣入状态结合而稳定地进行相对旋转的间隙范围,上述环部件200的稳定的旋转可将对后述的导销300a的外周面施加的应力最小化,从而可以说上述环部件200稳定的旋转是相当重要的。

在高度差部120中,当从上部观察放置槽110时,上述高度差部120在上述放置槽110底面的圆周方向以第一突出厚度T1朝向上述放置槽110的底面中心方向(r方向)突出,上述高度差部120在上述放置槽110的底面以第一突出高度H1朝向上述放置槽110的上部突出,优选地,上述第一突出厚度T1以小于或等于环部件200的厚度t1的方式延伸。

这是为了在回旋涡旋盘100a以上述高度差部120的上部面与环部件200的下部面相接触的状态进行公转的情况下,当上述高度差部120的上部面进行相对旋转时,上述环部件200通过最小化不必要的摩擦力,来实现上述环部件200的稳定的旋转。因此,当上述回旋涡旋盘100a以旋转轴4为中心进行公转时,插入于放置槽110的内侧的环部件200可进行稳定的相对旋转。

环部件200的下部面维持与高度差部120的上部面紧贴的状态,环部件200呈与上述高度差部120的下部面相对应的形状,例如,在上述环部件200的下部面形成为偏平结构的情况下,上述高度差部120的上部面也可以形成为偏平结构,以与上述环部件200的下部面相对应。并且,虽然未在本实施例中图示,但上述环部件200也可以形成为凸出的形态,从而最小化随着上述高度差部120和环部件200之间的相对旋转而产生的摩擦力。

环部件200以纵向长度L1延伸,上述纵向长度L1为从上述高度差部的上部面延伸至上述放置槽的上部面的长度,环部件200的上下方向移动距离维持比上述第一间隙相对大的距离,例如,随着上述涡旋式压缩机1工作,环部件200向上述放置槽110的上下方向移动的移动位移至少在0.32毫米以上且最大在0.53毫米以内的范围进行移动。

上述环部件200的移动范围相当于根据背压室的压力变动状态而向上下方向移动的移动位移,上述移动位移相当于在回旋涡旋盘100a进行公转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作半径,由此,上述环部件200在上述的移动位移向放置槽110的上下方向进行移动。

尤其,在本实施例中,在环部件200的上下方向上的移动位移大于上述的第一间隙d,在与借助公转的环部件200进行稳定的相对旋转的过程中,为了最小化根据制冷剂的吸入及排出的回旋涡旋盘100a的上下方向上的移动位移和后述的导销300a的应力集中现象,环部件200的上下方向移动位移维持大于第一间隙d的距离。

导销300a维持与插入于放置槽110的环部件200的一侧紧贴的状态,当环部件200在放置槽110进行相对旋转时,上述环部件200在向上下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维持与导销300a的外周面相接触的状态。在上述导销300a的一端固定于主框架6的状态下,上述导销300a沿着环部件2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上述导销300的另一端在高度差部120的上部面维持与上述高度差部120的上部面隔开的状态。

上述导销300a在放置槽110的上部面与上述放置槽110的上部面隔开,这是为了当回旋涡旋盘100a在进行公转的过程中朝向固定涡旋盘10向上下方向移动时,防止上述放置槽110的底面与导销300a的另一端发生由直接碰撞引起的的噪音、或者上述导销300a的变形及破损。

上述导销300a的另一端借助回旋涡旋盘100a的公转以与放置槽110的底面隔开的状态设置,因此上述回旋涡旋盘100a朝向固定涡旋盘10向上侧或下侧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由于导销300a的另一端直接与上述底面相接触,因此不发生冲击。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与上述的实施例的不同,放置于高度差部的环部件的下部面并不在整个区间与上述高度差部的上部面相接触,而是以细化的状态与上述高度差部的上部面维持部分接触。

参照图9至图11,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1b包括:回旋涡旋盘100b,放置于主框架6的上部面,沿着上述回旋涡旋盘100b的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放置槽110b;高度差部120b,形成于上述放置槽110b;环部件200b,插入于上述放置槽110b,上述环部件200b的下部面维持与上述高度差部120b部分接触的状态;以及导销300b,上述导销300b的一端固定于上述主框架6,上述导销300b的另一端向上述环部件200b的内径方向延伸。作为参照,高度差部120b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相似,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作为一例,环部件200b包括:突出部210b,在上述环部件200b的圆周方向突出,以与上述高度差部120b维持相接触的状态;槽部220b,与上述突出部210b相邻,并朝向上述环部件200b的内侧形成,上述突出部210b和槽部220b沿着上述环部件200b的圆周方向反复交替。即,若突出部210b朝向环部件200b的下侧突出,则与上述突出部210b相邻的槽部220b形成为向内侧凹陷的形态或如图所示的四角截面形态,突出部210b和槽部220b以上述形态反复配置。

突出部210b虽然维持与高度差部120b的上部面相接触的状态,但并不在上述高度差部120b的上部面的整个区域维持面接触的状态,而是仅在上述突出部210b维持接触的状态,因此在上述环部件200b在高度差部120b的上部面进行相对旋转的情况下,也可将摩擦力最小化,从而可实现上述环部件200b的稳定的相对旋转。

突出部210b的圆周方向长度和槽部220b的圆周方向长度能够以相似的长度延伸,或者,上述槽部220b能够以相对长的长度延伸,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长度。

参照图12,突出部210b在上述环部件200b的下部面以相向的状态配置,在放置于高度差部120b的上部面的突出部210b的情况下,当上述突出部210b与放置槽110b的外周面进行相对旋转时所产生的摩擦力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壁面产生的壁面摩擦力,一种是在突出部210b和高度差部120b的上部面所产生的突出部摩擦力,通过回旋涡旋盘100b的公转,上述环部件200b的随着旋转的摩擦力最小化,这可使旋转变得容易。尤其,在环部件200b的内周面和导销300b的外周面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中,在上述环部件200b在放置槽110b维持不稳定的旋转的状态的情况下,可导致因与上述导销300b的摩擦而发生的应力集中增加,因此环部件200b的顺畅的旋转和摩擦力减少具有相当重要的关系。

因此,通过使环部件200b进行稳定的旋转,并将摩擦力最小化,可实现回旋涡旋盘100b的稳定的公转。

优选地,突出部210b以相当于环部件200b的厚度的长度突出,在突出长度以长于图中所示的长度延伸的情况下,可产生可减少环部件200b的重量来实现轻量化的效果,但考虑到上述突出部210b的破损及变形,以图中所示的长度延伸,并以相当于厚度的长度突出,从而维持结构刚度的稳定性,最小限度地维持随着环部件200b的旋转而产生的摩擦力,因此将随着旋转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摩擦力最小化。

参照图13,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环部件200b以图中所示的形态延伸,并以与突出部210b相向的状态延伸,上述突出部210b的突出的长度以与环部件200b的厚度相似的长度延伸,并以与上述环部件200b相向的状态配置,突出部210b和槽部220b反复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突出部210b在高度差部120的上部面维持与高度差部120的上部面接触规定区间的状态,在上述突出部210b中,当假设高度差部120上部面的总面积为100%时,上述突出部210b所接触的面积在总面积的50%以内的范围维持面接触,从而将因环部件200b的旋转而产生的摩擦最小化,且可实现回旋涡旋盘100的稳定的旋转。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在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中,导销的端部维持与回旋涡旋盘的放置槽隔开的状态,因而可提供可实现回旋涡旋盘的稳定的公转工作的涡旋式压缩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