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缸涨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5887阅读:836来源:国知局
油缸涨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张紧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油缸涨紧装置。



背景技术:

履带张紧装置是工程行走机械的底盘必不可少的部件,多采用液压油缸+弹簧缓冲的结构,在行走机械起步或停车的时候,在通过沟坎等不佳工况时候,履带会受到冲击,张紧装置的弹簧起到缓冲的作用,吸收整机的振动冲击,维持履带的张紧状态。在履带张紧装置中液压油缸是核心部件,由于工程机械工作环境大多十分恶劣,砂砾进入油缸后,容易造成活塞杆和油缸内壁的磨损,造成配合间隙变大,进而加剧磨损,严重缩短使用寿命;而且现在活塞杆大多采用一体设计,这样虽然保证了强度但是大大的增加了加工难度,而少数的分体设计,往往由于震动易出现轴、头分离情况,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加工难度低,轴、头连接稳定的油缸涨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缸涨紧装置,包括油缸体、前端弹性挡圈、活塞头密封圈、磨损修整圈、活塞头、连接头、金属套、筒体密封圈、后端弹性挡圈、活塞轴、防退螺钉、活塞筒、U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油缸体呈U形设置,油缸体U形底部连通有直筒型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内设置有与活塞筒内壁相适配的活塞轴,所述活塞轴前端中心设置有外表面套有螺纹的柱形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设置于活塞头后端中心的螺纹连接孔相连;所述连接头前端中心开设有防退螺纹孔,活塞头前端中心开设有与连接孔相通的沉头通孔,防退螺钉穿过沉头通孔与连接头前端的防退螺纹孔螺纹连接;活塞筒后端部设置有环状后端弹性挡圈,后端弹性挡圈前部的活塞筒内壁上设置有环状U形筒体密封圈,所述筒体密封圈前部的活塞筒内壁上设置有扁平环状金属套,所述金属套能够降低活塞筒内壁磨损率,提高活塞筒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活塞头前部套设有环状活塞头密封圈,所述活塞头密封圈外径与活塞筒内壁相适配,活塞头中部环形凹槽内套设有磨损修整圈,所述磨损修整圈保证活塞头、活塞轴、活塞筒同心。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筒前端设置有环状前端弹性挡圈,所述前端弹性挡圈内径与活塞头前部外径相适配。

进一步地,油缸体U形开口内还设置有与油缸体相适配的U形支架,所述U形支架端部设置有与油缸体端部相适配的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螺钉与油缸体固定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油缸体呈U形设置,油缸体U形开口内设置U形支架,对油缸体起到很好的支撑和保护作用,增加了强度,提升了抗变形能力;通过筒体密封圈、后端弹性挡圈的双重密封有效隔绝环境砂砾进入活塞筒内,避免因砂砾进入增加磨损而缩短使用寿命的问题;活塞筒内设置金属套,减少活塞轴与活塞筒的擦,提高活塞筒使用寿命;活塞头与活塞轴采用分体设计,降低加工难度,在活塞头与活塞轴螺纹连接的基础上增加防退螺钉,提高了活塞轴与活塞头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油缸体,2、前端弹性挡圈,3、活塞头密封圈,4、磨损修整圈,5、活塞头,6、连接头,7、金属套,8、筒体密封圈,9、后端弹性挡圈,10、活塞轴,11、防退螺钉,12、活塞筒,13、U形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描述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附图1、附图2和附图3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缸涨紧装置,包括油缸体1、前端弹性挡圈2、活塞头密封圈3、磨损修整圈4、活塞头5、连接头6、金属套7、筒体密封圈8、后端弹性挡圈9、活塞轴10、防退螺钉11、活塞筒12、U形支架13;其特征在于油缸体1呈U形设置,油缸体1U形底部连通有直筒型活塞筒12;油缸体1的U形开口内还设置有与油缸体1相适配的U形支架13,所述U形支架13端部设置有与油缸体1端部相适配的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螺钉与油缸体1固定相连;油缸体1呈U形设置,油缸体1U形开口内设置U形支架13,对油缸体1起到很好的支撑和保护作用,增加了强度,提升了抗变形能力;所述活塞筒12内设置有与活塞筒12内壁相适配的活塞轴10,所述活塞轴10前端中心设置有外表面套有螺纹的柱形连接头6,所述连接头6与设置于活塞头5后端中心的螺纹连接孔相连;所述连接头6前端中心开设有防退螺纹孔,活塞头5前端中心开设有与连接孔相通的沉头通孔,防退螺钉11穿过沉头通孔与连接头6前端的防退螺纹孔螺纹连接;活塞头5与活塞轴10采用分体设计,降低加工难度,在活塞头5与活塞轴10螺纹连接的基础上增加防退螺钉11,提高了活塞轴10与活塞头5的连接稳定性。

活塞筒12后端部设置有环状后端弹性挡圈9,后端弹性挡圈9前部的活塞筒12内壁上设置有环状U形筒体密封圈8,所述筒体密封圈8前部的活塞筒12内壁上设置有扁平环状金属套7;筒体密封圈8、后端弹性挡圈9的双重密封有效隔绝环境砂砾进入活塞筒12内,避免因砂砾进入增加磨损而缩短使用寿命的问题;活塞筒12内设置金属套7,减少活塞轴10与活塞筒12的擦,提高活塞筒12使用寿命。

活塞头5前部套设有环状活塞头密封圈3,所述活塞头密封圈3外径与活塞筒12内壁相适配,活塞头5中部环形凹槽内套设有磨损修整圈4,所述磨损修整圈4保证活塞头5、活塞轴10、活塞筒12同心。所述活塞筒12前端设置有环状前端弹性挡圈2,所述前端弹性挡圈2内径与活塞头5前部外径相适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