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端盖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6999发布日期:2019-02-22 21:41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端盖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端盖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离心压缩机轴承需要设置紧急供油系统,以保证油系统突然失效后,压缩机能安全停机。目前,紧急供油系统通常设置一个应急油箱,应急油箱内的润滑油在分配给各个轴承。

然而,应急油箱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才能满足每个轴承的供油。应急供油后期容易出现油分配不均的现象,从而造成轴承“烧黑”甚至烧毁。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端盖及具有其的压缩机,以至少解决压缩机的应急油系统无法有效供油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端盖,包括用于容纳转轴的至少部分和轴承的容纳腔,容纳腔具有轴承安装面,轴承位于轴承安装面与转轴之间,压缩机端盖还包括:端盖主体,端盖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用于压设在压缩机主体上;储油部,储油部设置在第一端面上,储油部具有用于存储润滑油的储油腔;供油通道,供油通道的一端与储油腔连通,供油通道的另一端与轴承相接,以使润滑油通过供油通道供给轴承。

进一步地,压缩机端盖还包括:进油通道,进油通道与储油腔连通,以通过进油通道向储油腔输送润滑油。

进一步地,供油通道设置在储油部上且沿压缩机端盖的径向延伸,供油通道与储油腔的底面连通。

进一步地,进油通道设置在端盖主体上且沿端盖主体的轴向延伸,进油通道与储油腔的顶端连通。

进一步地,储油腔的底面为凹面,供油通道与凹面的最低点连通。

进一步地,容纳腔具有润滑油分布槽,润滑油分布槽为环形槽,润滑油分布槽的一端与供油通道连通,润滑油分布槽的另一端与轴承的节流孔连通,以将润滑油通过润滑油分布槽和节流孔输送至轴承和转轴之间。

进一步地,润滑油分布槽的轴向宽度大于供油通道的直径。

进一步地,压缩机端盖还包括:泄油部,泄油部设置在端盖主体的第一端面上,泄油部和储油部分别位于容纳腔的相对两侧,泄油部具有第一泄油腔体,端盖主体具有第二泄油腔体,第一泄油腔体与第二泄油腔体形成泄油腔,端盖主体上设置有排油口,排油口与泄油腔连通,以使润滑油经过泄油腔后通过排油口排出。

进一步地,泄油部具有第一回油口,第一回油口设置在泄油部远离端盖主体的一侧,以使润滑油经第一回油口进入泄油腔。

进一步地,容纳腔包括第一腔段,端盖主体的第二端面上设置有法兰,第一腔段、轴承、转轴和法兰围成缓存油腔,泄油部具有第二回油口,以使缓存油腔通过第二回油口与泄油腔连通,以使润滑油经过缓存油腔后进入泄油腔。

进一步地,泄油腔具有倾斜设置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一侧壁设置在泄油腔远离端盖主体的一端,第二侧壁的一端与第一侧壁连接,第二侧壁的另一端朝向泄油腔的底面设置,第三侧壁设置在泄油腔靠近端盖主体的一端。

进一步地,第一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α为10°至30°;第二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β为30°至70°;第三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γ,γ为30°至70°。

进一步地,储油部包括盖板,盖板盖设在储油腔上,以密封储油腔。

进一步地,储油部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与储油腔连通,以使储油腔内的气体通过排气口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压缩机端盖、转轴、轴承和供油系统,供油系统包括供油部和回油部,供油部与压缩机端盖的进油通道连接,以使供油系统向压缩机端盖供油,回油部与压缩机端盖的排油口连接,以使经压缩机端盖完成润滑的润滑油回流至供油系统,其中,压缩机端盖为上述的压缩机端盖。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缩机端盖通过设置储油部并在储油部上设置储油腔,可以储存足够多的润滑油,以为轴承供油,压缩机端盖还设置有供油通道,供油通道用于连通储油腔与轴承,以使储油腔内的润滑油通过供油通道供给轴承。该压缩机端盖通过储油腔与供油通道满足对轴承的供油,可以在压缩机的油系统突然失效后保证压缩机能安全停机,进而解决了压缩机的应急油系统无法有效供油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端盖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的压缩机端盖的A-A截面处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端盖与压缩机主体的装配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端盖的储油腔的底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端盖的盖板的两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端盖的盖板的两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端盖的轴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端盖,请参考图1至图8,压缩机端盖包括用于容纳转轴30的至少部分和轴承20的容纳腔10,容纳腔10具有轴承安装面13,轴承20位于轴承安装面13与转轴30之间,压缩机端盖包括:端盖主体40,端盖主体4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用于压设在压缩机主体110上;储油部50,储油部50设置在第一端面上,储油部50具有用于存储润滑油的储油腔51;供油通道70,供油通道70的一端与储油腔51连通,供油通道70的另一端与轴承20相接,以使润滑油通过供油通道70供给轴承20。

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端盖通过设置储油部并在储油部上设置储油腔51,可以储存足够多的润滑油,以为轴承20供油,压缩机端盖还设置有供油通道70,供油通道70用于连通储油腔51与轴承20,以使储油腔51内的润滑油通过供油通道70供给轴承20。该压缩机端盖通过储油腔51与供油通道70满足对轴承20的供油,可以在压缩机的油系统突然失效后保证压缩机能安全停机,进而解决了压缩机的应急油系统无法有效供油的技术问题。

此外,该压缩机端盖可以保证轴承20不被损坏,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储油部可以作为压缩机端盖的加强筋,增强了压缩机端盖的强度。

其中,储油腔具有足够壁厚,以承受润滑润介质所具有的压力。

具体实施时,储油部为朝向压缩机主体内凸出的半圆柱或长方体。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压缩机端盖还包括进油通道60,进油通道60与储油腔51连通,以通过进油通道60向储油腔51输送润滑油。

具体实施时,进油通道60远离所述储油腔51的一端设置有进油口,进油口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供油系统的供油部具有与内螺纹相配适的外螺纹,以使供油部通过进油口与进油通道60连通。

具体实施时,供油通道70设置在储油部50上且沿压缩机端盖的径向延伸,供油通道70与储油腔51的底面511连通。

优选地,供油通道为圆柱形通道。

具体实施时,进油通道60设置在端盖主体40上且沿端盖主体40的轴向延伸,进油通道60与储油腔51的顶端连通。其中,进油通道60与储油腔51连通的位置设置在距离盖板53尽量近的位置,即位于储油腔51尽量高的位置,确保储油腔51内存储足够多的润滑油。

优选地,进油通道60为圆柱通道,具有足够壁厚,以承受润滑润介质所具有的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储油腔51的底面为凹面,供油通道70与凹面的最低点连通。

具体实施时,如图5所示,储油腔的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a为0°至5°。

在本实施例中,容纳腔10具有润滑油分布槽11,润滑油分布槽11为环形槽,润滑油分布槽11的一端与供油通道70连通,润滑油分布槽11的另一端与轴承20的节流孔21连通,以将润滑油通过润滑油分布槽11和节流孔21输送至轴承20和转轴30之间。

其中,如图8所示,轴承20的轴承主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节流孔21,节流孔21具有节流降压作用,有利于轴承20与转轴30之间形成油膜。

具体实施时,润滑油分布槽11的轴向宽度大于供油通道70的直径。这样的设置可以保证圆周方向轴承20的各个节流孔21均有足够润滑油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压缩机端盖还包括泄油部80,泄油部80设置在端盖主体40的第一端面上,泄油部80和储油部50分别位于容纳腔10的相对两侧,泄油部80具有第一泄油腔体,端盖主体40具有第二泄油腔体,第一泄油腔体与第二泄油腔体形成泄油腔81,端盖主体40上设置有排油口82,排油口82与泄油腔81连通,以使润滑油经过泄油腔81后通过排油口82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排油口82具有内螺纹,供油系统的回油部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配适的外螺纹,以使回油部与泄油腔连通并形成有效密封。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排油口82处设置有第一法兰,供油系统的回油部设置有与第一法兰相配适的第二法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连接,以使回油部与泄油腔连通并形成有效密封。

具体实施时,泄油部80具有第一回油口,第一回油口设置在泄油部80远离端盖主体40的一侧,以使润滑油经第一回油口进入泄油腔81。

优选地,如图1所示,泄油部80是朝向压缩机主体内凸出的半圆柱或长方体。

其中,泄油部80可以作为压缩机端盖的加强筋。

具体实施时,如图4所示,容纳腔10包括第一腔段12,端盖主体40的第二端面上设置有法兰90,第一腔段12、轴承20、转轴30和法兰90围成缓存油腔100,泄油部80具有第二回油口,以使缓存油腔100通过第二回油口与泄油腔81连通,以使润滑油经过缓存油腔100后进入泄油腔81。缓存油腔100起缓存润滑油的作用,当油量增多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具体实施时,泄油腔81具有倾斜设置的第一侧壁811、第二侧壁812和第三侧壁813,第一侧壁811设置在泄油腔81远离端盖主体40的一端,第二侧壁812的一端与第一侧壁811连接,第二侧壁812的另一端朝向泄油腔81的底面设置,第三侧壁813设置在泄油腔81靠近端盖主体40的一端。

具体实施时,第一侧壁81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α为10°至30°;第二侧壁81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β为30°至70°;第三侧壁81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γ,γ为30°至70°。

在本实施例中,储油部50包括盖板53,盖板53盖设在储油腔51上,以密封储油腔51。其中,盖板53具有足够壁厚,以承受润滑润介质所具有的压力。

具体实施时,储油部50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52,排气口52与储油腔51连通,以使储油腔51内的气体通过排气口52排出。其中,排气口52将储油腔51与压缩机的电机腔室相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排气口52上安装有过滤网521。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排气口52上安装有弯管522。

对于直联压缩机,只有前端的复合轴承和后径向轴承。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压缩机端盖利用压缩机端盖的空间设计储油腔,在压缩机端盖上设计供油通道和排油口,单独为后径向轴承应急供油。同样的在复合轴承位置。利用蜗壳的空间,可设计复合轴承应急供油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端盖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供油系统与压缩机端盖结合,压缩机端盖包括应储油腔、供油通道、排油口,保证油系统意外失效时,对轴承有效供油;

(2)储油腔的底面凹面设计,保证润滑油全部供给轴承;

(3)储油腔上安装盖板,在盖板上开口并设置过滤网或弯管以便润滑油内含有的气体排出,防止润滑油飞溅和异物进入应急油箱;

(4)泄油腔的3个倾斜平面构成渐扩通道,可以保证润滑油流通顺畅。当出现油量波动时,提供一个缓冲空间;

(5)储油部和泄油部均可作为压缩机端盖的加强筋,即有效利用空间,又能保证压缩机端盖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压缩机端盖、转轴30、轴承20和供油系统,供油系统包括供油部和回油部,供油部与压缩机端盖的进油通道60连接,以使供油系统向压缩机端盖供油,回油部与压缩机端盖的排油口82连接,以使经压缩机端盖完成润滑的润滑油回流至供油系统,其中,压缩机端盖为上述的压缩机端盖。

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端盖通过设置储油部并在储油部上设置储油腔51,可以储存足够多的润滑油,以为轴承20供油,压缩机端盖还设置有供油通道70,供油通道70用于连通储油腔51与轴承20,以使储油腔51内的润滑油通过供油通道70供给轴承20。该压缩机端盖通过储油腔51与供油通道70满足对轴承20的供油,可以在压缩机的油系统突然失效后保证压缩机能安全停机,并且保证轴承20不被损坏,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此外,储油部可以作为压缩机端盖的加强筋,增强了压缩机端盖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