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塞泵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1575发布日期:2019-07-13 08:32阅读:8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柱塞泵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机械领域,提供一种柱塞泵冷却系统,该柱塞泵冷却系统以柱塞泵以柱塞泵的工作液并辅助以流动的空气(风)为冷却介质,将结构简单、耐用的冷却器设置在柱塞泵液箱内而成柱塞泵用冷却装置,并配设风冷冷却装置,对柱塞泵的润滑油实施双重降温,冷却效果好,尤其适用于对于大功率、小体积的矿用柱塞泵的冷却。



背景技术:

大功率、小体积的矿用柱塞泵是煤矿采掘液压系统中应用愈加广泛的设备,但也由于其功率大、体积小的特点,却存在散热面积不足的缺点。即使有风扇冷却,也不能保证柱塞泵的润滑油的充分散热,经常导致油温过高,影响泵的使用性能,往往还需要借助水冷辅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技术人员将散热面积大,冷却效果更好的冷却器布置于进液腔中,制成以工作液为冷却介质,通过工作液的循环对润滑油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

上述冷却装置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为板翅式冷却装置。参见图1所示,这种板翅式冷却装置包括工作液箱1、设置在工作液箱1吸液腔2中的板翅式冷却器。

板翅式冷却器通常由冷却器连接板101、翅片102、封条、导流片组成(封条、导流片图中未示出)。在相邻两冷却器连接板101间放置翅片、导流片以及封条组成一夹层,称为通道,将这样的夹层根据流体的不同方式叠置起来,钎焊成一整体便组成板束,板束是板翅式冷却器的核心,配以必要的封头、接管103、支撑等组成板翅式冷却器。

上述板翅式冷却器,用于将板束连接为一个整体的接管103为胶管,用于联通设置在工作液箱1右盖板3上的两个冷却器油管接头104和板翅式冷却器的接管103亦为胶管。

润滑油流经板翅式冷却器时,与由设置在工作液箱1右盖板3上的进液口4进入工作液箱1的工作液进行热交换。

多个板束连接而成的板翅式冷却器体积大、结构复杂,安装不便,胶管较易老化、损毁,缩短板翅式冷却器的使用寿命,同时采用该结构冷却器的板翅式冷却装置,会加大柱塞泵泵体的体积,难以满足柱塞泵功率大、体积小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柱塞泵冷却系统,该柱塞泵冷却系统以柱塞泵以柱塞泵用冷却装置并配设风冷冷却装置对柱塞泵的润滑油实施双重降温,冷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柱塞泵冷却系统,包括泵内油路、与泵内油路相通的泵外油路、串联在泵外油路上的风冷冷却装置和柱塞泵用冷却装置;泵内油路包括设置在柱塞泵泵体上的齿轮油泵,在柱塞泵主轴上开设的、联通齿轮油泵出油口和主轴箱内腔的油孔,设置在主轴箱内腔底部的吸油管,吸油管经齿轮油泵与泵外油路的排油管联通;泵外油路的进油管与齿轮油泵的进油口相通;风冷冷却装置包括格栅散热器和设置在格栅散热器对面的风扇;柱塞泵用冷却装置包括柱塞泵的工作液箱、冷却器;工作液箱为箱型结构,其内部空腔为吸液腔,在工作液箱上设置柱塞泵的吸液端口,在工作液箱的盖板上设置工作液的进液口;冷却器包括至少一根由热的良导体材料制成的热交换管、分配箱、汇聚箱、入口接头和出口接头,热交换管的入口经分配箱联通入口接头、出口经汇聚箱联通出口接头,在分配箱和汇聚箱上皆固连有安装法兰;冷却器通过安装法兰设置在吸液腔内,冷却器的入口接头和出口接头贯穿工作液箱的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柱塞泵冷却系统工作时,工作液由设置在盖板上的进液口进入吸液腔中,经吸液端口进入柱塞泵(图中未示出)并泵出,形成工作液的循环。将工作液作为热交换器的冷却介质,为矿用柱塞泵的润滑油降温。

齿轮油泵将润滑油通路(泵外油路和泵内油路相联通形成的油路)内的润滑油经油孔泵至主轴箱,润滑油升温,带走热量;在齿轮油泵的作用下,升温了的润滑油由吸油滤清器、吸液管被抽吸,经排油管依次流经风冷冷却器和柱塞泵用冷却器。

在风冷冷却器处,流动的空气(风)为冷却介质,与流经风冷冷却器的润滑油进行热交换,对于润滑油初步降温。

在柱塞泵用冷却装置处,柱塞泵的润滑油由入口接头进入分配箱,在分配箱中,润滑油被分配由入口至热交换管,通过导热性能良好的热交换管壁,润滑油与热交换管外的工作液进行热交换,温度较高的润滑油放热,温度降低,温度较低的工作液吸热,温度升高。经热交换后温度降低的润滑油由出口汇聚至汇聚腔,由出口接头排出,形成润滑油的循环、冷却。此处以工作液为冷却介质,与流经冷却器的润滑油进行热交换,对润滑油再次降温。

在齿轮油泵的作用下,经降温后的润滑油经进油管、油孔进入主轴箱。

润滑油在上述润滑油通路内循环,对于润滑油持续降温,即对矿用柱塞泵持续降温。

上述柱塞泵冷却系统以柱塞泵以柱塞泵用冷却装置并配设风冷冷却装置对柱塞泵的润滑油实施双重降温,冷却效果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主轴箱内腔底部还设置有吸油滤清器与吸油管联通。

这种改进,滤除润滑油中的杂质,以防润滑油中的杂质进入包括齿轮油泵的柱塞泵冷却系统。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冷却器的分配箱固联在汇聚箱的上面,入口接头与出口接头相平行且皆位于分配箱、汇聚箱的同一侧;热交换管的入口和出口皆皆位于分配箱、汇聚箱的另一侧。

事实上,经过上述改进的冷却器,其热交换管为U型管,在冷却器长度不变的情况下,热交换管的长度增大一倍,相应的,热交换面积也增大一倍,热交换性能显著提高。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制成热交换管的材料为不锈钢。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制成热交换管的材料为铜。

附图说明

图1是板翅式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一种柱塞泵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是柱塞泵用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2-图5所示的一种柱塞泵冷却系统,包括泵内油路01、与泵内油路01相通的泵外油路02、串联在泵外油路02上的风冷冷却装置7和柱塞泵用冷却装置;泵内油路01包括设置在柱塞泵泵体(图中未示出)上的齿轮油泵6,在柱塞泵主轴5上开设的、联通齿轮油泵出油口604和主轴箱内腔的油孔501,设置在主轴箱内腔底部的吸油管601,吸油管601经齿轮油泵6与泵外油路02的排油管603联通;泵外油路02的进油管(由泵外油路02进入齿轮油泵6的油管)602与齿轮油泵6的进油口相通。

风冷冷却装置7包括格栅散热器和设置在格栅散热器对面的风扇。格栅散热器和设置在格栅散热器对面的风扇皆为现有技术,此不赘述。

柱塞泵用冷却装置包括柱塞泵的工作液箱1、冷却器。工作液箱1为箱型结构,其内部空腔为吸液腔2,在工作液箱1上设置柱塞泵的吸液端口9,在工作液箱1的右盖板3上设置工作液的进液口4。

冷却器包括至少一根由热的良导体材料制成的热交换管11、分配箱14、汇聚箱17、入口接头15和出口接头16,热交换管11的入口经分配箱14联通入口接头15、出口经汇聚箱17联通出口接头16,在分配箱14和汇聚箱17上皆固连有安装法兰12。

冷却器通过安装法兰12密封设置在吸液腔2内,冷却器的入口接头15和出口接头16贯穿工作液箱1的右盖板3。

事实上,上述热交换管11为U型管,冷却器为U型管冷却器,冷却装置为U型管冷却装置。作为热交换的主要场所,热交换管11的数量可根据不同条件(如散热面积要求、安装空间的大小)选取,本案中,选取热交换管11的数量为相同的三根;热交换管11的长度也可以根据上述不同条件予以确定。

制成热交换管11的热的良导体材料多选用不锈钢、铜,本案中,选用不锈钢。

冷却器还包括箱体13,箱体13为矩形结构。在箱体13密封设置水平的隔板18,隔板18将箱体13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上面部分为分配箱14,下面部分为汇聚箱17。分配箱14内部的空腔为分配腔19,汇聚箱17内部的空腔为汇聚腔20。U型的热交换管11的两端分别与分配箱14和汇聚箱17相通,皆位于箱体13的同一侧。

在分配箱14上密封连接入口接头15与分配腔19相通,在汇聚箱17上密封连接出口接头16与汇聚腔20相通。入口接头15和出口接头16可以皆位于箱体13的同一侧面上,也可以分别位于箱体13的不同侧面上;两者的开口方向可以同向,也可以不同向。上述入口接头15和出口接头16与箱体的空间几何关系可以根据流体不同的进出口方向要求予以确定。本案中,采用热交换管11位于箱体13的左侧,入口接头15和出口接头16位于箱体13的右侧,热交换管11、入口接头15和出口接头16平行设置。

这样,由入口接头15,经分配箱分配箱14、热交换管11、汇聚箱17至出口接头16,可形成流体流经的通路。

在箱体13上,固连有用于将热交换器安装在目标位置的安装法兰12。安装法兰12与箱体13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安装要求予以确定。图示中,安装法兰12位于箱体13的左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作进一步说明。

工作液由设置在右盖板3上的进液口4进入吸液腔2中,经吸液端口9进入柱塞泵(图中未示出)并泵出,形成工作液的循环。将工作液作为热交换器的冷却介质,为矿用柱塞泵的润滑油降温。

为优化对于矿用柱塞泵的降温效果,降温方案采用以矿用柱塞泵的工作液辅助以空气作为冷却介质的复合方案,将上述柱塞泵用冷却装置和风冷冷却器串联在润滑油循环的通路上。

矿用柱塞泵的主轴5上开设油孔501通往主轴箱,吸油滤清器502设置在主轴箱底部。

齿轮油泵6将润滑油通路内的润滑油8经油孔501泵至主轴箱,润滑油8升温,带走热量;在齿轮油泵6的作用下,升温了的润滑油8由吸油滤清器502、吸液管601被抽吸,经排油管603依次流经风冷冷却器7和热交换器。

在风冷冷却器7处,流动的风为冷却介质,与流经风冷冷却器7的润滑油8进行热交换,对于润滑油8初步降温。

在柱塞泵用冷却装置处,以工作液为冷却介质,与流经冷却器的润滑油进行热交换,对润滑油8再次降温。

在齿轮油泵6的作用下,经降温后的润滑油8经进油管602、油孔501进入主轴箱。

润滑油在上述润滑油通路内循环,对于润滑油持续降温,即对矿用柱塞泵持续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柱塞泵冷却系统以柱塞泵以柱塞泵的工作液并辅助以流动的空气(风)为冷却介质,将结构简单、耐用的冷却器设置在柱塞泵液箱内而成柱塞泵用冷却装置,并配设风冷冷却装置,对柱塞泵的润滑油实施双重降温,冷却效果好,尤其适用于对于大功率、小体积的矿用柱塞泵的冷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